9月1日起,我校英语教师陆源通过中丹AFS项目到丹麦从事英语教学,该项目至11月10日结束。从开学第一天起,陆老师把自己在丹麦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悟写成教学随笔即时发回学校。其中涉及丹麦的课程设置、评估标准、课堂提问和管理、学生分层教学等话题,在这些轻松话题的背后还被涉及计划生育、言论自由、社会保障以及达赖和人权等严肃话题。通过陆老师的教学随笔,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常外教师在国外作为一名教师的敬业爱岗,作为一名公民的爱国之情,读来令人动容和钦佩。
丹麦的学校生活(一)
观察,思考,提问,纠结,解疑,这就是我这三周在学校里做的所有事情。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涵盖Grade0-Grade10 的典型的丹麦学校,丹麦语“folkeskole”,即涵盖0至10年级的公立制学校。里面就读的所有的丹麦籍的孩子费用全免,也有外籍学生大约需要支付每人、每年10,000kr的费用,可见教育费用在丹麦还是相当昂贵的。在享受全免费教育的同时,学生们只需自行购买学习用品,但是丹麦的教科书异常昂贵,以七年级的一本数学书为例,大约为350克朗。当然,学校会开放图书馆,提供足够整个学校运作的书籍供学生借阅,而学生们也一概使用铅笔做必要标记。
下面就是这本价值不菲的数学书了。
观察:
我的学校联络人Helga为我安排了每周二十二节跨越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的课程。这也让我每天的行程异常充实。我所在的Y组,是学校三大组“X,Y,Z”组中规模最小的。他们既不以年级组分割,也不以学科分割,而是以团队形式组合。Y组共8名教师,需要共同负责三个年级中的5个班级,这一点也是我最为佩服的,在丹麦每一位老师都要身兼多个学科,横跨各个年级,以Helga为例,她教授English,Danish,Deutsch三门学科,横跨三个年级,和Lene一起负责两个班的家校联系工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班主任。而来自德国的Hikke更为神奇,除了担任Deutsch,Social study还要去教体育,另外还要负责学校实验室。在我们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丹麦,他们的老师却做到了。
下面,晒晒我的课表:
学校的课程安排同样也很有意思,每天都会安排所谓的大学科,数学,丹麦语,英语,其实和中国一样,不就是语数外么。而体育课却出乎我意料的少,一周只有两节,而且还是同一天之内连上。里面我最感兴趣的除了我的英语本学科,大概要数social study了,类似中国的政治课,Hikke每次都布置学生在课前先预习今天要讲的话题,然后在课上提出各种具有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虽然课程是以丹麦语授课,但是凭着google翻译还有可爱的学生的帮忙,我连蒙带猜居然每节课都能听得津津有味。在七年级的社会课上,hikke问学生,你们觉得小布什是个好总统么,为什么?事实上,小布什当政的时候这些孩子才4年级左右,这种问题能回答么。结果出乎我意料,学生们各个思维活跃,言语激烈,有的直接说stupid,让全世界人们为战争买单。有的说,作为美国的总统,他为自己的国家占有了石油资源,还是可以的。还有的说,他其实是去解放阿富汗的人民,给他们带来民主。(其实个人不喜欢这种上帝视角,后面会详细讨论丹麦朋友们这种拯救世界的心态)。然后Hikke总结了同学们的发言,主旨一个,根据客观实际发言,有独立思考的一律表扬,其他的没有依据支撑只凭个人喜好评判的一概敦促回家好好做做功课。然后她布置了一个更加有意思的作业,每个小组自己成立个国家,然后present你治国的理念还有政体等等,下周交流。
学生一周差不多也是26-28节课,从早上7:55到下午14:30结束。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生活是短暂而又快乐的,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说各种体育活动。我每周都会主动留下来参加他们的HAND BALL俱乐部,这是我最近迷上的运动,相当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当然也有学生来挑战我们的国球---乒乓。哈哈,这不是送死么,虽然姐姐很长时间不练了,架势还是有的,当然是赢得赞赏一片啦。我还经常看他们踢足球,这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奖牌数量那么多,足球却老是踢不好的原因——群众基础太薄弱!这边的足球爱好者众多,很多同学下课就留下来踢球,很多七年级的孩子脚法精湛,配合默契。最让我惊讶的是女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极高,很多女生球服一穿,拼抢的姿态真是英姿飒爽!
在这里,我最喜欢的事是每天走在学校里,各个学生对我灿烂的笑,说着“Godmorgen”或者叫着音调奇奇怪怪的“你好”。每个人都那么的快乐和阳光,所以即便每天的听课和上课的任务很多很重,我仍然动力满满,心情愉悦。
思考:
在来丹麦之前,我已经有了很多问题,上了三周的班又增加了更多的问题: 1、课程的设置,教师的安排,考评机制等:前两个问题通过观察就已经知晓。至于为什么丹麦的老师一人能担任这么多课程的教学任务,我想是和他们的考评机制有关。以初中7到9年级为例,七、八年级是完全没有统一考试的,到了九年级,所有学生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所以九年级相对有节奏。有个别学科会有计分形式的assignment出现,我觉得也不足为奇,他们平时几乎没有作业,难得一次作业当然要计分了。因此学生在七八年级完全没有考试的压力,而且老师的状态也极其轻松,我听了Helga十节英语课,有6节是在看电影和写影评,3节课是我上的展示课,1节课是给学生展示他们九年级即将面对的State Test的范卷,以我们英语学科的眼光来看说严重点那就是四个字:不务正业。老师基本上除了找找DVD,想想问题,别的啥事儿也不用干。所以看似课程很多,但是不用改作业不用改默写,到点下课。而中国的老师,上课之前看教参,写教案,做课件,整合各种高效练习,挖空心思想课堂环节,课后改默写改作业盯人提优补差,还要分层作业,可以说,我们课前课后花的心思和时间大概是他们的10倍。从我观察的三位不同英语老师的不同课型来看,他们比我们先进的是:
一、设备。丹麦教学的设备是Hi-tech everywhere,电子白板,学生自备电脑,一水儿的ipad,mac,没有电脑的学校一律提供笔记本,wifi无处不在。
二、课程材料的选择多样化。由于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老师选择的教学材料形式新颖,我也颇具私心的印下了整整两本Helga从USA带回来的质量极高的阅读材料。我觉得常外的英语教学完爆丹麦英语教学。只是有一点,我们实在受限于考试,材料无法拓展,而且英语课时间太少,学生没有那么多展示的机会,所以想要英语教学实现国际化,除非我们能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拓展视野,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表达。
如果问,是不是理科真的是传说中的那么弱?我全程参与了七年级的数学课,八九年级的化学/物理课(两课合一)。七年级到现在为止还在上百分比,还有分数。学生允许使用计算机计算四分之一等于零点二五等一系列弱智题目。但是后续的思考非常有意思,老师让学生事先带了很多的食品,让他们观察能量表,自己画饼图或者柱状图,得出哪种物质的比例高,哪种食物对健康有利。九年级的物化课基本都是实验课,三节课连上,完成大约五个实验,自由探究然后教师总结。
实验之一:加热铁丝,然后将铁丝放置在纸片,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玻璃等不同材质上观察反应,得出结论,盛着热菜的锅子还是放在什么材料上的垫子上最好。
实验之二:加热各种液体或固体,测量他们的熔点和沸点并记录(这个实验时间最长,大约30分钟才能完成),以我初中的经验,上课之前预习下记一记就拉倒了,不过学生确实通过自己的实验牢牢的记住了各个数据。
实验之三:拿酒精和各种液体混合,观察反应。得出结论:酒精在人体中可以带走哪些物质,给人体带来哪些反应和危害。我们不难看出,貌似弱智的理科题目背后都被结合了生活的技能,这是一个理念问题。丹麦人认为能用计算机帮忙的就不必苦苦去记忆和计算,而生活中的技能却是任何东西帮不了你的。所以他们的孩子中nerds非常少,基本动手能力很强。而且他们的解题习惯很棒,什么问题都会画图或做模型,可能简单的问题看不出优势,一旦上到有难度和复杂的问题,这点动手能力恐怕大部分中国的孩子还真超越不了。
下图为有点难度的实验:
其次,E教学是什么,究竟好不好。这回的暑期教师培训就围绕着e教学整整讨论了两天。我在后来的反思中写到:“从本学期开始,沿用了数十年的英语教材也变革了,这一系列的变化是对我们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很棒的机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资源整合材料,只要资源准备的充分,一支粉笔也能上得精彩高效,我觉得这才是e教学的核心所在。” 带着一早对丹麦先进教育手段的丝丝了解和点点期许,我终于见识到所谓的E教学。其实里面应该含有两个部分,E教和E学。既是两种教育活动,又是两种不同对象。硬件的普及是e教学的一大前提,在丹麦,政府出资支持学生租赁电子产品,以mac book为例,一个学生一年支付300多克朗便拥有一年的使用权,而这边孩子基本自持电脑的就很多,不是mac book就是ipad,再不济Dell,学校还给每个组提供二十多台笔记本供学生借用。wifi无处不在,学校360度无死角。班级一台电脑,一个电子白板,各种多媒体。下面来说说他们是怎么使用的:老师使用班级的电脑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视频或者ppt,这个和我们现在做的差不多,所有的板书都是电子白板进行展示,环保健康;由于老师布置的任务非常的多元,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和成果的展示,都需要电子产品的辅助才能事先,因此电子产品是必备的。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搜索引擎和各种软件,做的presentation相当专业、相当精美,课后学生也经常和我一起讨论imovie,keynote的技巧,可以说电子产品在他们的手中完全就是运用自如的工具。这样的优点是:资源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缺点:学生自控能力不好的就会用mac来植物大战僵尸了。在我所在的7Y1班,有严格的班规,只要被发现使用电子产品不务正业的,一律没收一天,并且第二天不准带来学校,所以一般没有学生会在课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我个人感觉还是那句话,e就是个方式,核心应该是教育资源的整合,别的都是假的。
想写的太多,未完待续!
2012-9-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