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常外”与孩子们共享学习、活动的过程,我感到非常高兴。
迎着晨光踏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各类成果展板。上面点点滴滴都展示了“常外”学子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挑战、创新自我的校园文化精神。也深深感到“常外”领导和老师们对本次活动的重视。你们的精心策划、悉心准备、热情接待,感动着我。
走进教室,孩子们朝气蓬勃。课中,他们灵动地思维、主动而有序地交流让我们啧啧赞叹;老师们精神焕发,对学生的引导不厌其烦,对问题的讲解丝丝入扣,让我们信心倍增——有这么好的老师,我们家长还有什么不能放心的呢?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周老师的一堂数学课,课中她一边讲解一边总结归纳解题方法,渗透数学思想;练习设计变化多端,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提升,思维得到了拓展。在教学中他不局限于学生会做题目,更注重学生解题策略的适时运用。显示着“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
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自己提出困惑、疑问,再和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她巧妙地将学生掌握的旧知与新知相结合并进行拓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她锻炼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接下来的几节课,让我看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良好师生关系,以及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精美课件的制作体现着常外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教学中精心设计的问题和提问展示着以学生为主体、发展思维、启发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如果我们老师能重视发挥和更进一步的挖掘评价的功能,特别是其激励性功效,营造更为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那我们教学效果则是锦上添花。
下午“感恩父母”的班队活动,增进了我们和孩子的情感。学校创设的各种社团俱乐部等也给孩子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这是以人为本、重视生命、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理念的全方位体现。让我们的孩子能顺应时代的要“成才”,但更要“成人”要求。
在此,我要感谢“常外”对孩子们生活上关心,和对学生生活习惯的良好培养。感谢“常外”!让我们的孩子能在此成为一个个有着鲜明个性的阳光少年,并为将来成为有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来校,深感“常外”是个大舞台,我们家校同唱一曲,共绘一幅美丽的蓝图,为她的今天、明天画上浓墨新彩。相信我们的“常外”将成为,培养建设祖国人才的摇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