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走进常外>>校务公开>>发展规划>>文章内容
学校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3-0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办公室

                                                      弘扬人文精神,彰显教育品质,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常州外国语学校(2010.2~2013.2)发展规划
                                                                           (讨论稿)
                                                                                前  言
       常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常外)成立于2001年8月,是经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省常中)独资创办的公有民营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占地近1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4.5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初、高中班共53个班级,2200名学生,教职员工200多人。
       创办至今,学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秉承百年名校省常中的优良办学传统,依托省常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坚持“视质量为生命,将人民作父母,把学生当子女,让每一位学生都接受优质教育”的办学宗旨,坚持“积极实践,开拓创新,努力办一所让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优质学校”的办学方向。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艰苦创业,追求发展,努力创新。      常州外国语学校无论是在学校教育整体设计、办学特色建设、学校文化氛围营造、教师专业发展,还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业素养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2007年3月,常外制定并通过了《常州外国语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提出了“志存高远,严谨笃学”的办学理念,学校未来发展愿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构建和谐教育,把学校建成教育优质、管理科学、特色鲜明,在民办教育中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学校。”2010年2月,学校经过自评,基本实现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具体表现为:第一,常外已成为一所管理规范、治学严谨、务实创新的学校。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学校已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形成了井然有序的教育环境和严谨务实的校风。第二,常外已形成了一支年龄合理、专业优秀、爱岗敬业,乐学善教、和谐上进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学生素质全面、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积极上进,为常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常外显示出了更加丰富的教育内涵,办学亮点凸显。不仅在学科教学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年为省常中、常州市四星级高中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而且在外语教育、艺体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特色课程和活动中,成效显著。第四,常外已从民办教育的优质品牌学校逐步成为常州基础教育中的一个优质教育品牌代表。办学业绩得到了社会普遍的好评、学生家长广泛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常州市各级领导及业界同行的高度肯定。
       近几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常外人需要立足学校现状,着眼未来发展,积极探寻下一阶段直至未来十年时间常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上一轮办学规划的完美结束,正是为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也是推动常外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背景分析
(一)现行的教育政策环境
       2010年 4月15日,国务院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发展纲要》)的审议。《发展纲要》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我国教育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把“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教育未来十年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发展纲要》关于基础教育的阐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家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公平、均衡、优质、多元”的发展宗旨。
       《发展纲要》也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指引了方向,明确提出 “(义务教育)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现行基础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政策环境,实质上为常外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彰显办学特色,打造优质教育,为更多的学子提供一种选择教育的机会。
(二)特定的区域教育环境
       常外所在的区域城市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时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常州处于国务院规划重力打造的长三角城市群,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常州市现有公办高中35所,初中132所,小学222所,在校中小学生45万左右,在江苏省教育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常州市大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主动发展四大战略,加强学校的硬件投资,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等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在国家及省内各类竞赛中,常州学校多人次斩获殊荣,二本上线率连续两年位居江苏省第一,在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教科研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常州作为一个经济、教育发达的地区,家长的整体素质较高,对教育有较高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非常迫切。在对教育高度重视的同时,对教育又有着较为矛盾的心理期望:既希望孩子学业成绩优秀,能顺利进入到优质的高一级学校读书,又希望学校能给孩子营造一种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常州地区特有的教育环境,对常外的管理、教育教学、特色建设、学校发展各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常外作为一所民办学校,要在常州基础教育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平衡好当前学习与学生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常规教育与特色教育之间的协调,厘清学业成绩提高与综合素质养成之间的一致性。
(三)学校办学状况分析
        常外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办学业绩,这既有省常中优质教育资源因素的影响,也是十年来学校几任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结果。常外在发展进程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机遇,也面临挑战。挫折与挑战,有些是因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有些是受制于外部环境和资源。
      第一,办学成绩显著,但尚未形成符合常外“外国语”学校特性的主题办学特色。
       办学十年时间,常外在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使常外在常州基础教育中保持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办学特色上,常外师生,做了很多探索,如外语、数学等学科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德育工作,学校文化建设等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突破。但常外尚未形成适应常外学生特质的常外教育特色(精神和气质),在高质量的教学背后,课堂教学的创新探索和课程的有效设置还不够,不能充分满足常外学子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在特色建设上,与一些知名的外国语学校相比,从更高的标准要求来看,常外的办学特色主题不够鲜明,“外国语学校”的特性不突出,在特色教育建设上尚需创新思维、整体规划和设计。
      第二,通过规范管理,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但仍需要突破公办学校的管理机制和理念。
      常外有一支经验丰富、老中青结合、富有职业精神的管理团队,通过规范严谨的管理,已形成了较好的校风、学风,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从常外民办学校的属性出发,促进常外可持续发展,常外需要突破公办学校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在坚持校本管理的基础上,构建起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管理框架。在管理理念和策略上,更需要大胆突破,积极创新,在严谨管理的基础上优化管理。
      第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好,但在教育观念和专业能力上仍需要不断提升。 
      常外扎实的教师培训和教科研工作,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爱岗敬业,在常州初中学科教学中颇有影响的师资队伍,为常外的优质教育服务提供了专业保障。从常外可持续发展着眼,常外的教师还需要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针对现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在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和方式、课堂教学艺术等方面不断改进,主动学习。
      第四,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影响成为常外教育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但现有的办学条件已不能满足常外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
      常外作为省常中创办的分校,一方面得到省常中品牌的辐射影响,另一方面是省常中通过派遣核心管理人员和教学骨干,加强常外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在招生方面,省常中在保证优质的前提下了给予许多特殊的优惠待遇。此外,常外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在招生方面所享受的可以提前招生、可以全市范围内招生的特殊政策。这些都为常外的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质量的保证、教育特色的建设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受到办学经费限制,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均已落伍于常州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公办学校,与常外优质教育的办学定位不匹配,也难以满足常外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第五,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已成为常外教育快速发展、优质发展的外部动力,同时也给常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添了重重压力。
      常外从创办至今一直得到了常州市政府、市教育局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对于常外特定体制下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保障作用;有一大批懂教育、支持教育的高素质家长,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由于社会各界与家长对常外了解还不够充分,以及在教育认识上的差异,常外在教育上的任何改革和变动,极易引起领导和家长们的“特殊关照”,也给常外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无形压力。
      梳理常外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提升常外教育发展的内驱力。常外的未来改革与发展,首先是弥补常外教育的不足,丰富常外教育内涵,其次才是充分发掘学校内部潜力,提炼“核心竞争力”。
      (四)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要求
      随着外部政策环境的不断变化、家长对教育的理解程度的提高、学校自我完善的要求不断增强,在新的发展阶段,常外需要辨明下述发展中的困惑:
      第一,新的发展阶段,常外的改革和发展之路在何方。
      随着上一轮规划的实施完成,常外基本实现了三年规划中的发展目标,成为常州基础教育中的优质教育品牌,也成为常州民办教育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学校。新的发展阶段,常外在现有的办学基础上如何突破,常外应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常外的近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应如何确定,这些问题不仅是常外人在思考,也是各级领导、家长及其他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新的发展规划中,应能给予明确的回答。
      第二,新的教育环境下,常外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的政策环境和民办学校的外部办学环境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对于基础教育层面的民办学校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常外既是常州民办教育中的一面旗帜,又是常州基础教育中优质教育品牌的代表,在当前背景下,常外的改革与发展,在常州民办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都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保证常外在“民办、基础”教育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和标杆作用,不仅是常外董事会的要求,也是常州市政府领导、教育局领导、常外家长的共同期望。因此,常外的发展策略不仅是常外正常有序发展的保障,同时还需要特别强的超前思维和创新措施。
      第三,现有的教育元素中,常外应如何进行教育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评判标准的多元化,家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理解的多样性,导致了现行学校教育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更是深刻影响到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目前的常外,在管理、教学、德育、信息技术、艺体活动等方面,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这些众多的教育元素中,常外如何取舍,选择什么元素作为学校的主体特色,界定什么内容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题,通过什么理念诠释常外教育,这些都需要常外人的理性、智慧和勇气方能实现。
      《常州外国语学校2010、2~2013、2发展规划》的制定,将立足现状、着眼未来,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教育内涵,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质”为目标。通过规划明确学校发展定位,指引学校发展方向,指导学校办学实践,适应国家与社会对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同时为常州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研究范本。
二、学校战略定位与发展愿景
      基于常外所面临的宏观和区域教育环境,常外办学的优势和不足,常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常外的学校战略定位确定为:
       在坚持教育优质、管理优化、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把常州外国语学校打造成为一所具有国际教育元素、人文精神浓郁、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优质学校。
    “教育优质、管理优化、和谐发展”是对常外十年发展的教育成果的继承,在其内涵上又有新的发展。
培养“人文素养”既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凝聚常外文化特质的需要。
       教育优质:实现教育优质的保障是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教育优质的途径是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具有常外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轻负高效的教学策略;教育优质的突出表现为: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谐的身心以及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愿望,具有批判精神和理性思维的能力;更多的学生能进入到优质高中学习且能脱颖而出。
       管理优化: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遵循市场运作的规则,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身心成长,以服务为理念,以人本为核心,构建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营造健康、和谐、高效的管理文化。
和谐发展:灵活处理学生的学业素养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之间协调关系,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共处,倡导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共同发展,倡导个体与教育环境之间共融共生。
      国际教育元素:常外的国际教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引进国际课程,积极参与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主动与国际教育接轨;另一方面是常外的学子应该了解国际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思维,初步掌握国际交流的工具,为未来驰骋国际舞台创造良好条件。
       人文精神浓郁:常外教育的内涵是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的每个环节,把人文精神作为培养学生精神品质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积极、健康、向上、阳光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操、远大的志向和健全的精神追求。在此基础上,又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的养成,让常外的学子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表现在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的各个方面,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心存感恩、为人谦和,对人生充满信心,对知识充满着探求的渴望;他们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和气质,品行高雅、落落大方。
       以人文精神统领常外文化,也充分体现在常外对教师的管理与服务上。牢固确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为教师提供最人性化的个性关怀,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永远是学校的根本,常外的主体特色设计应立足于学校根本,围绕教育教学做文章,方能有恒久的生命力。为此,常外的主体办学特色分为两个方面:外语教育特色和人文教育特色。一方面,以外语学科学习为抓手,打造外语特色课程,实行小班化课堂教学,形成常外外语学习水平标准。通过外语教育氛围的营造,差异化的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培养听、说、读、写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初中生,以外语学习、国际交流促进各个学科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以人文素养的提升与养成为核心的德育特色。通过特色化的校本课程和教育活动设计,逐步提升不同年级学生不同层面的人文素养,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格魅力。
       现代优质:常外通过发展,形成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系统的教师专业培训模式、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在常州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通过理念传播、管理体系输出、优秀教师资源分享与培养以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等工作,去影响常州基础教育中的其他学校,在常州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学校愿景,是指学校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学校发展的蓝图,体现学校永恒的追求。基于学校的战略定位,常外的发展愿景,确定为:
      把常州外国语学校打造成为一所教育内涵丰富、办学特色鲜明、生命意义充盈的现代优质学校。
常外的校园,处处充满着人文关怀,拥有阳光,拥有绿色,拥有文明;常外的校园,处处浸润着外语学习的芳香,流淌着国际教育的色彩。常外的教育,重视孩子生命成长的品质,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基;常外的教育,重视教师的职业成长,为教师的职业幸福谱写和谐之曲。常外的学子,未来社会的公民,充满着理想,充满着活力,他们敢于担当、乐学善思,他们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常外的教师,优质教育的构建者,充满着执着,充满着激情,他们勤于探索,甘于奉献,他们专业精湛,从容睿智。
      今天的常外,群英荟萃,群贤毕集,明天的常外,桃李纷芳,香远溢清!
三、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学校文化,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
      我们将“人文精神”确定为常外学校文化的内核。从“以人为本” 的理念出发,关怀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
 办学理念:优质立校,外语强校,对人的生命成长负责
      “优质”已成为常外教育品牌最显著的标识,是对常外过去十年办学历程的肯定,是常外人孜孜不倦的办学追求,也是社会各界人士,广大的学生、家长对常外发展的永远期望。唯有优质,常外才能在的严峻的民办教育环境中突出重围;唯有优质,常外才能在理念先进、发展超前、资源丰富的常州基础教育中脱颖而出;唯有优质,才能为常外学子赢得更精彩的成长空间;唯有优质,才能为常外的教师提供更宽广的发展平台。优质立校,体现在教学上的高质量,教育上的高品质,管理上的高效益,服务上的高品位。
       “外语强校”表明了常外独特的外语特色,常外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外语教育”作为常外教育永恒的亮点,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得到凸显,它已成为常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元素。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孩子获得终生发展的能力,提升生命的价值。每一阶段的教育都应为这个终极目标服务,关注所在阶段的孩子生命成长,并为提升孩子生命成长的品质积极创设教育情境,提供最适宜也是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校训:   志存高远 ,求是创新
      “志存高远”是指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卓越的精神。
      “求是创新”是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去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
      多年的办学常外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作为一所供老百姓选择的民办学校,始终必须要有远大的抱负、追求一流的精神,同时应积极探索并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脚踏实地地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常外的每个师生员工,必须胸怀宽广,把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以认真的态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求真、求实、求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结合前文所述的学校战略定位和发展愿景,确立培养目标以及学校整体发展的目标系统。
培养目标:培养未来世界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
       常外的教育着眼于未来,关注孩子未来的发展,为孩子成为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期望,常外的学子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充满着阳光与活力,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切实的行动能力。
      我们期望,常外的学子敢于担当,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关爱,对团队忠诚,对国家感恩。
      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系统:
近期目标(2010~2013)
1. 优化学校管理,初步构建出以人为本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
2. 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以生为本的常外特色课堂教学风格和高效轻负的教学策略;
3. 深化外语特色,凸显外国语学校特质,营造浓厚的外语教育和学习的氛围;
4. 重塑德育体系,构建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大德育建设系统;
5. 优化信息技术教育,以此为龙头,逐步推进分层教学,探索常外差异化教
   学模式和个性化学习模型;
6. 探索国际教育办学模式,逐步形成常外国际教育的特色;
7. 基于团体互惠学习、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和学校(组织)知识管理,打造 “理念先进、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
8. 提升教育品质,使常外在常州基础教育的同层次学校中名列榜首。
中期目标(2013~2015)
1. 形成系统的,支撑常外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2. 形成具有常外特色,满足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3. 形成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完整教育理念。校园里充满着浓厚的人文色彩和外语教育的氛围;
4. 打造一批在常州市及江苏省基础教育领域富有影响力的专业团队;
5. 成为其他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办学标杆,通过品牌输出、理念输出、管理输出、人才输出等方式,辐射和影响常州的基础教育发展。
长期目标(2015~2020)
1. 保持着卓越的教育品质,成为常州基础教育领域中现代教育、精品教育的
杰出代表和标杆学校;
2. 人文教育特色和外语教育特色成为常外教育品牌中最凸显最直接的特征;
3. 高中国际化教育富有成效,形成规模,在江苏省国际教育中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为实现学校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愿景,在学校现有发展状况和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不同阶段的目标,我们将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定位在五个方面:
第一,完善学校管理体系,优化学校管理,形成支撑常外未来持续发展,具有常外特色的管理模式。
确立“以优化管理保障办学品质,以人本管理激发教育活力”的管理理念,分为三个阶段实现这一目标。
第一阶段:梳理学校现行的管理制度,从适应学校现代发展要求和民办学校的属性出发,调整学校管理框架,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完善学校现代管理体系中七大体系建设:行政管理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师培训体系、课程管理体系、学生管理体系、后勤服务体系、家校服务体系。推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构建人本管理的氛围。
第三阶段:形成系统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该体系既能保障常外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也能为常外的教育输出、品牌辐射提供管理支撑。
第二,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完善学校的文化建设,形成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文化氛围,实现文化管理,环境育人的目的。
      深入学习人文精神内涵,针对常外的教育现状,提炼出符合常外教育特质的系列办学理念、教育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
       在常外创设浓郁的人文精神氛围,将理念体现在常外人的各类行为中,将理念物化与常外的校园环境融为一体,真正实现理念引领、环境育人。
       用理念来指导常外的办学行为、教育教学行为、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用理念来引领常外的未来发展。
第三,丰富学校教育内涵,构建以外语教育特色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德育特色。
制定《常州外国语学校外语教育特色建设方案》,明确常外外语教育特色建设的目标、内涵、策略和工作要点。
       开发外语特色教育校本课程,构建《常外中学生外语学习水平评价标准》并逐步向常州市乃至江苏省推广,扩大常外在外语教育领域的影响。
       强化外语教育氛围营造。在常外的教育周期中,经过优化思考,固化外语教育的特色活动。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中,将外语元素艺术地散落在校园的各个场落,形成了突出的外语教育的物质环境。
       制定《常州外国语学校德育工作大纲》,明确常外德育工作的主题、目标、内容、实现途径和工作要点。
制定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体系,根据中学生不同级别,提出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并针对人文素养目标设计中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
       形成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优异的学业成绩,高雅的行为举止”的常外学生特质。
第四,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强化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力”,精心打造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教师队伍。
       建立系统教师培训体系,针对教师的素质差异,不同需求,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建立教师职业发展的科学指导体系,结合教育行政部门评选活动,构建教师“五个阶梯”、“双通道”(管理与教学)的发展模式。
       以教育科研为抓手,积极开展“外语教育与素质培养”、“高效能的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班级管理中的人文精神渗透”等课题研究。
       形成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优良的教育效果,和谐的人际关系” 的常外教师特质。
第五,探索常外的课堂教学,逐步形成高效轻负、自主探究、轻松愉悦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特色;以分层教学为路径,构建差异化、个性化的学生培养模式。
       分析常外生源特点,以英语学科为龙头,探索具有常外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高效轻负、自主探究、轻松愉悦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特色。通过课堂模式打造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针对学生在学科学习上参差不齐的问题,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范本,在学校的特色课程英语教学和相对薄弱的学科上,根据学生原有的水平及接受程度,打破班级界限,开展多层次的差异化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逐步构建差异化个性化的学生培养模式。
四、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
1.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团队的专业能力
(1)管理团队建设
· 通过招聘、竞选、省常中派遣等方式,立足本校,组建一支具有锐意进取的
   精神,高效的执行能力,丰富的管理智慧,较强的职业精神的管理团队。
· 梳理学校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能,编制部门职位说明书,分析各部门职位胜任素质和能力模型。
· 建立系统的管理干部培训体系,定期对管理团队进行教育学和管理学的通识
   培训。同时依据部门职位胜任素质和能力模型,开展自我评估与诊断,设计
   课程模块,开展管理工作的专业培训。
(2)教师团队建设
· 完善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爱岗敬业的
   教师团队。
· 建立系统的教师团队培训体系,根据年级和学科特点不同,分析不同年级、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构建以年级为单位的学科素质和专业要求模型,开展针对性的教师专业培训。
· 针对教师的不同年龄特点,开展新教师的上岗培训、青年教师的成长培训、
   骨干教师的发展培训。
· 通过高校教育研究机构,引进PDS(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加强教师课堂教
   学、现场教育的指导与交流。
· 加强教育科研,以课题研究推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通过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学校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创设条件,加快教师的职业
   成长与成熟,并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宽裕的空间。
· 积极开展名师工程、校内教师五阶梯评比活动、“一对一青蓝工程”、开设“常
   外教育论坛”、“教育故事会”、“教师读书会”等长期性活动。
· 学校将逐步完善教师的保障体系,解除教师职业发展的后顾之虑,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提供较好的物质保障。
(3)服务团队建设
· 完善学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后勤服务的质量标准。
· 建立具有较强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富有爱心的服务团队。
· 建立后勤服务岗位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定期开展专项培训。
· 定期开展后勤服务的评估工作,建立奖罚激励机制。
2.构建学校管理的七大体系,加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实现优化管理的目标
    学校七大体系构建是完善学校现代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既是学校优化管理的目标,也是实现学校优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体系建设均可从:岗位设置、职责分工、管理制度、运行流程、结果评估几方面着手。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规范影响教育教学的具体环节,建立学校、教务处或教科室、年级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关键在质量标准的建立和质量评价手段。
(2)现代教师培训体系: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岗位为结点,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研发或组织多层次多方面的培训。培训体系的重点在于长效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3)课程管理体系:分为常规课程管理和校本课程管理。其中校本课程管理包括拓展性课程、特长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课程管理包括课程的研发、实施与评估。
(4)学生管理体系:分为学生常规管理和学生社团管理、教育活动管理。
(5)行政运行体系:学校日常工作管理,重点在于计划的落实。
(6)后勤管理体系:学校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7)家校服务体系:家校关系管理、学校品牌推广及宣传与招生工作。
       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尊重教师个性差异,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差异化服务。同时调动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并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实现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
3.突出两大特色建设,支撑学校的内涵发展
(1)外语教育特色建设
· 外语教师团队建设
       严控入口关,配齐配足外语教师队伍,形成以本国教师为主,外籍教师有益补充的一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学习型团队。
       制定《常外外语教师职业素质和能力标准》,加强外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出国游学等方式强化外语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外语教育能力的提升。
       制定《常外非外语教师外语水平培训教材》,加强非外语教师的外语学习,实行等级达标制,纳入到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的考核中。
· 优化外语课堂教学,探索差异化教学模式,形成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特长
   课程立体式的外语教育模式。
       优化外语课堂结构,逐步打造具有常外特色的外语教学模式。同时根据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程度,展开差异化的分层教学活动,巩固并深化常规课程,在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形成外语特色课程和外语特长教育课程,在整体提升学生外语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打造外语学习的优秀生。通过国内外外语比赛来检验学校外语教育的成效,扩大学校影响。
· 建立《常州外国语学校中小学生外语水平评价标准》,逐步推广至常州市中小
   学外语教学中,成为评价常州中小学外语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
· 强化学校外语教育氛围营造。加强校园环境布置,在校园的主要位置,如学
   校文化展台、学校的标牌、墙面甚至地面等,通过艺术设计,镶嵌外语教
   育或学习的元素,通过校园广播、电视台、外语校报、外语角、外语游戏体验园等营造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
· 通过冬、夏令营,中外友好学校,加强国际化教育交流,引进国外教育课程,
   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外语思维习惯。通过新颖的办学思想、稳健的发展模式、显著的办学成果,逐步扩大常外的国际教育在常州的影响,探索常州基础教育学校开展国际教育的新思维和新策略。
· 创建富有特色的外语教育活动。在一学年中可固定设1~2次外语教育大型活
   动,如“外语活动周”、“国际文化节”、“外语能手风采大赛”,这些活动可与
   外国的一些节日“圣诞节”“万圣节”等联系起来,可以与国内外的一些外语
   大赛结合起来, 既是外语教育的活动,也是常外外语特色建设成果展。
(2)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德育特色建设
        根据常外的育人目标和学生特质,我们对常外的学生发展提出了如下要求:
在品行上,常外学子应具有阳光心态,积极参与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主动融入各种学习和生活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用心去体悟生命成长的过程;能够静心体察他人内心世界,尊重和理解他人,用他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帮助他人;作为社会的公民,主动了解社会、走进社会,逐渐学会用理性的角度去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力所能及地去关爱和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
       在学业上,常外学子应该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对知识的探索具有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发自觉的学习和思考,积极参与到各类教学活动中;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置疑、敢于猜想,敢于创新;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乐学而善学;认真细致,在学习中培养严谨务实的精神。能以较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各种考试,学业成绩优异,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行为举止上,常外学子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文明素养,言谈举止,落落大方,与人相处,不卑不亢,进退有度;了解和掌握基本礼仪知识,不做有辱国家、集体和他人人格的事,不说有伤国家、集体和他人名誉的话。
       为实现上述目标,学校全力打造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常外的人才培养特色。
·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大德育阵地。将学校德育工作延伸至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充分整合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达成常外学生的发展目标。
       设计《常外学生成长手册》,将学生发展目标细分到学生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家庭生活培养目标和社区活动培养目标,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定期联系,对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区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跟踪评分;
·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与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结合起来。
       根据人文精神的内涵,制定《常外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目标》。作为学校层面,明确提出中学生人文素养主体要求:关爱、合作、责任、超越。不同年级进一步细分目标:如初一年级,主题为“感恩与关爱”,初二年级,主题为“合作与进取”;初三年级,主题为“自律与责任”;高中年级,主题为“价值与超越”,再细分到班级。根据主题再细化为具体的德育目标。
       根据《常外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目标》体系,开展不同层面的德育活动,如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课、义工课等;研发德育特色课程,如“感恩课”、“晨会课”、“礼仪课”、“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等;
·打造以班主任为核心,以课堂为主阵地,形成学生自我、教师、德育领导三级德育工作团队。
首先,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和班级中的成长发展目标。以课堂为主阵地,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目标在课堂上的实现成效,通过学生自我、同学、任课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表现,并定期给予总评和交流。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直接指导者和实施者,应赋予学生以角色和职责,对每一位学生的角色意识进行分析,每一位学生既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加深学生不同角色的意识体验,并及时给予评价。如“代班主任制”、“模拟家庭”、“今天我是弱者”(一同学全天模拟残疾人,其他同学照顾和关心他)等。
学校德育领导应通过学年度大型主题活动设计,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展示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符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校本材料。
4.强化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两大工作。整体优化课堂教学,保障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科研力度,促进学校整体提升。
(1)整体优化常外课堂教学
· 以教研组统领,备课组为单位,实施“常外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
· 以1~2门学科为试点,分析课堂类型,设计“不同课堂类型的目标要求”。
· 围绕“优化课堂教学”主题,确定常外课堂教学特色,备课组教师按照同课
   异构的思维,组织开设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从多个角度提炼常外课堂
   教学的优化元素。
· 对课堂教学的优化元素进行分析整合,初步确定常外课堂教学特色,对课堂
   特色通过教师的课堂实践不断检测,逐步调整,最后形成课堂教学模式。
· 根据学校工作规划,在未来三年之内,将已形成的课堂模式逐渐由实验学科
   推广到所有学科,形成独特又有影响力的常外课堂教学模式。
(2)提升常外教育科研质量
· 提升常外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
       强化科研意识。要充分认识到不能搞教育科研、没有科研课题的教师就不是一名优秀教师。逐步形成“青年教师人人有课题”,“中年教师人人带课题”。
        加强理论学习。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改变旧的师生观、课堂观、育人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培养教育科研能力。邀请专家,开展教科研专题培训,培养教师组织教科研活动及做课题、写论文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
· 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制度建设,做好教科研的规范管理,同时通过奖励机制促
   进学校教科研优质发展。
· 教科研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关注学校发展、课堂教学、学生成长、教师
   提升,并为此提供智力支持。
· 根据学校状况和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科研活动,如教研
   组活动、课题研究、论坛交流、名师讲坛等。
五、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分析
1. 现行教育政策影响
        国家及地方关于“清理公立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可能会影响到常外学校的性质。公立学校教师的待遇的持续改善,会更多增加常外的办学成本。常外在招生上受到政策和规范的限制,在收费审批上受到政策的约束,在办学经费和教师资源调配上会捉襟见肘,学校的改造缺乏资金的保障。
2. 常外与省常中的关系处理
       常外是省常中办的分校,前期借助省常中品牌、师资、资金、特殊招生政策的帮助得到飞速发展。随着常外发展壮大,有了独立的品牌影响力,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清。否则纠缠在一起,常外将损失掉优质教育品牌的价值,在人事权、行政权和财务权方面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常外的自我发展。
结束语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是学校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是学校优化管理,提升品质,强化质量、突出特色的发展过程。常外通过学校规划向社会承诺:常外追求的是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优质教育,常外人有这种信心也有这种能力和激情!
       我们坚信:常外人将在常外规划的指引下,在全校师生共同努下,锐意创新、和谐共进,再创常外教育的辉煌明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