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师发展>>班主任研修>>文章内容
学习取经验,反思促成长
 
发布时间:2013-03-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姜碧

3月9日~10日,我有幸前往南京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含中职)德育管理创新与新时期智慧型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为期两天的培训,大容量、高强度,让我们在研讨交流中互助学习,在智慧碰撞中积蓄经验。专家的精彩报告,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源于实践的经典案例,更为我们年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并且可以借鉴的管理模式。
      3月9日全天我们聆听了周红五教授《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交往艺术》专题报告。他从一位心理老师的角度,结合他处理过的一些经典案例,为我们讲述了师生交往艺术和管理智慧。幽默、风趣、智慧、大胆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场掌声也是此起彼伏。教授的报告精彩纷呈,听众也是积极探讨,形成了非常融洽的现场互动氛围。3月10日上午我们又聆听了郑学志教授关于《班级的自主化管理实践》主题报告。郑教授带着他班级管理的经验娓娓道来,言辞严谨,颇有大师风范。非常实用的小组自主化管理经验也为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导。
      抱着虔诚的心态全程积极参与、认真记录,同时也与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相联系,不断反思,不断涌现班级管理的新思路。结合此次培训会议上深有感触的几个内容与大家分享。
一、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作为“人”的发展。
      周教授在报告中不断强调“教师要学会倾听”,“作为教师,无论学生是什么个性的人,我们只能爱你没商量”,“做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是眼睛永远看着学生,对所有的学生永远一视同仁”……我们在感叹周教授智慧语言的同时,更为他强大的爱生情怀所动容。记得以前一位专家讲过,教师若能心怀学生,真心喜爱关怀学生,即使欠缺一些管理智慧,这个班级管理也会有效的。听了周教授一席话,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关爱学生这一班主任工作最基本的原则的重要性。我也开始反思自己一个学期以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所做的事情是否真的在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发展还是带着功利的色彩?记得在组织生命教育月相关活动的时候,一边梳理活动项目,一边也在关注最后的奖项设置。有部分学生经常参与策划组织班级学校的相关活动,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经验,这些活动交给他们做比较放心,效果也比较令人满意。但是另外一些孩子渴望参与,但可能因为经验的缺乏并不能十分出色地完成,因此缺乏自信主动参与承担活动。如果老师再不给他们机会,那么学校和班级活动慢慢地就会变成个别学生发展的舞台且越发集中,星光愈发灿烂,而周边的小星星会愈发黯淡。于是,我在我们班以每人承担2项活动的方式组织报名,可以独自承担,可以抱团承担,目的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尽情参与,发挥特长。就像周教授说的:“每个学生都独特的生命个体,关键看你如何看待如何挖掘。”尊重学生,由衷为学生着想,才能让每一个生命尽情绽放。
二、以感受为基础,带着同理心答疑解惑。
      我们总说走不到孩子们的心里,孩子们总抱怨和老师父母有代沟。有时候,矛盾的产生并不是年龄的差距而是我们没有学会感同身受。同理心便成了拉近与学生距离的良方。何为同理心,周教授说:“同理心指的是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说出对方的感受。”这一点和我们思想品德课上讲到的换位思考很类似。然而,说出对方的感受并不等于认同学生的观点,作为教师我们在说出学生感受的同时仍要学会发现问题,并把这个问题像踢皮球似的再踢回去。既让学生感受尊重又艺术性地解决了学生问题。例如,学生A向老师埋怨学生B经常讲话打扰自己上课。老师可以这样说:“孩子,你因为学生B的打扰导致无法安心上课而感到很苦恼很烦闷,是吗?”这样的叙述既是尊重理解学生也获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好感。学生在肯定的同时,我们可以继续追问,进一步解决问题。同理心为我们解决学生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加以尝试。没有解决不了的学生问题,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主动思考和实践。
三、以老师为舵手,走向班级自主化管理。
      两位教授都谈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而郑教授的报告则更系统更具细致。郑教授是语文老师出身,他的班级自主管理非常有效,而且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撑。1、班级文化引领。班级文化不在于华丽辞藻的堆砌,哪怕是简班级规章制定。郑教授讲述了他的班级自主制定手机使用规范条例的案例,学生主动参与,建言献策。因此班单朴实的话语,但需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从人际关系到阳光心态到信心激励,班级文化的作用显而易见。2、级管理中,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制定规章,更要把把制定班规的过程当作孩子们表达心声的过程。3、完善的小组建设。郑教授的班级开展了基于“三人行”的小组建设,小组有完善的组织制度,全员参与,有竞争机制、奖励机制、协调机制、干部机制。班主任充当了舵手的角色,不用事必躬亲,但是运筹帷幄,效果非常理想。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从班主任引导走向学生自主管理,才刚刚起步。想要更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可以以此为模版结合班级实际加以利用。
      教授们倾囊相授,我们受益匪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感叹教授们智慧和艺术的班级管理的同时,我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善于并勤于向他人学习,结合自身实际,走出独具特色的班级管理之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