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24日,我有幸奔赴镇江,参加了由《班主任》杂志社承办的班主任研修班,期间我们聆听了三位优秀班主任的精彩讲座。我感动于丁榕老师给予学生的脉脉温情,她能融化坚冰,唤起我们心底对教育工作者最本真的敬重;我震撼于李俊兴老师对于学生的人格教育,他能化腐朽为神奇,在赢得我们欢笑与掌声的同时引发多元化的思考;我感叹于万平老师赋予学生平凡人生的无限可能,她能以善为灯、以心为田,让我们的心灵触摸到——教育是温暖的……短短两天,我们收获颇丰。
一.让教育在沉静的思考与实践中彰显生命价值
三位优秀班主任的讲座中都不乏丰富的德育案例,很多案例在我们看来的确也很棘手,然而种种成功而富有创新性的教育行为背后,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教育智慧,这源于他们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能常常沉下心来思索教育,在纷繁复杂的教育背景下化繁为简,充分利用一切教育契机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立德树人。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了解什么样的人会得病,比了解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丁榕老师将此延用到了教育工作中:“了解什么样的学生会出问题,比了解学生出了什么问题更重要。”若我们都能觉悟到这一点,那不正是大大提高了教育过程中的预见性吗?
李俊兴老师担任广东佛山南海石门中学校长,曾在南海班主任综合能力比赛中获总分状元,还曾获得南海十佳班主任、全国班集体建设特别有成效的优秀班主任……如此优秀的他在讲课刚开始就侃侃而谈起自己曾经在一次教工运动会上参加三级跳比赛的经历,身材并不高大又较为缺乏运动细胞的他当时屡屡在众多师生面前跳失败,连沙坑都跳不进,最囧的是当他的学生个个拿出相机准备抓拍他跳跃的“精彩”瞬间时,他终于碰到了沙坑,可惜的是双手“跳”了进去……这次经历在李老师的生活中并未一笑而过,而是化为了沉静的思考:“没有完美的个体,只有最好的自己。”他始终以此勉励自己,教育学生。
二.让学生在精致的教育管理中成就快乐人生
李俊兴老师《从专业到乐业》的讲座着实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整个会场笑声阵阵,连我们老师都不禁羡慕起他的学生来,憧憬着每天都被这样一种快乐的教育氛围包围该有多幸福。
身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他着重介绍了他的工作思路:学习管理——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创新管理。
在学习管理中,他教育学生分组记忆、情境再造,收效显著。他密切关注、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的放矢。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他以自己独有的话语系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类问题,可谓句句精辟,例如在解决考前复习练习多的认知问题时,他说:“老师会做没有用,同学会做没有用,以前会做没有用,现在需要你自己会做,需要你每一次都会做。”解决学生对于作文的认知问题时,他说:“写作文要做经营者,不要做消费者。因为经营者让别人舒服,消费者仅仅让自己舒服。”解决平时测验的态度问题时,他教育学生“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好好做,好自为之。”精致有效的学习管理,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遥遥领先,收获大大的成就感的同时,学生真正实现了生命的成长。
在组织管理中,他特别强调课堂规范(礼仪用语、规范语言、课堂笔记、思维步骤……),并利用“能上能下”的班干部职位互换着力培养学生“大方大气沉住气不放弃”的人格,在开学初就努力树立属于学生自己的班级愿景……在众多案例中,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他谈到怎样迎接新生。在新生第一次集中时,每个学生就会拿到一张班主任的名片,名片的背面是全体科任老师的姓名、电话、科目。接着,他提出小小的要求,科任老师到班级来上课时,请不要叫“老师好”,而是叫“李老师好”、“张老师好”……因为每个老师都是需要被尊重的不同个体,而不仅仅是被冠以“老师”名称的某种符号。后来,这个班上的一位任教30年之久的数学老师向他慨叹,几十年来,第一次上课听到学生喊“×老师好”。当任课老师在一开始就发觉你的班级与其他班级不同时,班级文化就产生了。
在生活管理中,他教导学生每天做一件份外的好事,幸福指数便会急剧上升。与此同时,学生便能体会到:有爱的地方,就是人间天堂。
在创新管理中,他实现了班会序列化,创立了家谊会,开设了“人格教育课程”……其中,最为吸引我的是“人格教育课”,他强调了该项课程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在此基础上,他分设了八个主题:人因梦想而伟大(理想教育)、人因负责而伟大(诚信教育)、都是你的错(人际教育)、是否之间(行为教育)、石门情深(爱校教育)、中国少年说(爱国教育)、名生的成长途径(目标教育)、片言只语话别离(感恩教育)。每个主题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即是——“人人都是石中名片”,这便是该项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不得不为李老师的创新教育拍案叫绝。
此外,不管李老师以怎样专业、精致的管理方法来教育学生,他始终都以给予学生爱与尊重为前提。他给学生这样的承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老师都会帮你,不悲不喜;你进步或者退步,老师都会关注你,不离不弃。”在我们会心一笑的同时,设想自己是学生,若能拥有老师这样的承诺,心底的某个角落总会升腾出一阵暖意吧。
听完优秀班主任们的精彩讲座,似乎意犹未尽。对照自己的教育工作,则还需作出更深入的思考、更多的修整与完善。最后,我想化用万平老师的一段话来勉励自己——现在研究教育教学的人不少,但是能够沉静地行走于教育之路的人不多。因为,那意味着要坚持并放弃着什么;珍惜并荒废着什么;把持并流失着什么……因为,那是一种取与舍的决心,是一种刻苦与努力的态度,是一种永远不太时尚的坚忍……我希望,在每一个充满希冀的日子里,我能够沉静而快乐地行走于教育之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