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行政调研,目的在于改进,在于对呈现出来的课堂形态进行改进,对同类型课进行建模……”这是沈斌校长3月28日上午第四节课在会议室一评课时就学校集中开展行政听评课活动的目的发表的观点。
教育教学是学校一切活动的关键所在,如何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我校一直重点关注的课题。在沈斌校长的倡导下,学校调整行政办公会议的形式,第三节课集中听课,第四节课集中评课,听课对象和班级由学校隔天公布。
虽说每周都由行政领导随机进班听课,但是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听课和评课还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九年级毕业班教学在本学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第一次行政集中听课分别选择了九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和历史课,行政领导按照各自的专业,选择相近的学科进班听课。
第四节课是集中评课,首先有两位上课的教师向听课领导阐述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上课过程的感受及后续的改进措施。数学课评课由曹慧副校长主持,历史课由沈斌校长主持。
由于数学王蓓蕾老师第四节有课,所以没有参加评课活动。课教处朱田老师认为本节课设计新型,课堂的环节紧凑,从例题到知识点梳理再到知识提升,符合复习课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曹慧副校长最后围绕“怎么评、怎么看、怎么上”三个环节作了综合点评。本节课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问题串联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架构知识网络,重点突出,通过巩固检查学生复习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也比较注重学生思维深刻性和发散性的培养。但是,课堂教学是一项没有止境的艺术,曹校长也围绕课堂文化建设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要更加关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课堂要进一步体现合作、分享等品质,教师要少将、精讲等。
历史侯黎江老师通过考试真题和中考考点结合,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来展开全课,从形式上来说有创新成分。作为一名第一年上毕业班的年轻教师,应该值得充分肯定。九年级历史备课组的所有成员对本节课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也从进一步提高课堂有效性提出了改进建议。尤其是对第一轮复习的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解决到什么程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要正确处理课时紧张和夯实基础之间的关系。
沈斌校长最后做了精彩的课堂点评。他认为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复习课大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试图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这种做法值得肯定;课堂结构围绕知识梳理、重难点突破、拓展提升等符合复习课的样式;教师自身课前较好梳理了知识,并搜集了许多中考真题,帮助学生熟悉知识的具体运用等,这些都让人欣慰。
但是要把复习课上成扎实有效、朴实而精彩的课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沈校长围绕如何上好复习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1)教师自身必须对所考查的知识点有宏观、细致深入的掌握;(2)要准确定位好第一轮复习课的主要任务,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模糊到清晰、尤其是思维上变得清晰,不建议进行大综合比较、迁移的运用,否则,容易给学生带来挫败感;(3)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课堂大框架架构好后,教学安排上要做实、做细,坚持“大思路、小细节”原则,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模糊到清晰”;(4)整节复习课要把孤立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串联成相关关联的一条线,一节课下来,在学生的脑海中要形成一张知识网;(5)在巩固部分,教师不仅应搜集中考原题,还应该根据考点的难易,有自己的原创题,以加强巩固的针对性,坚持下去,把资料积累起来就是很好的财富等。
扎实细微的评课,无论对上课教师还是对听课的教师,都是非常难得的教学能力培训,相信这样务实的行政研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一定会产生非常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