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常州外国语学校作业质量监控方案
 
发布时间:2013-04-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办公室

 

一、关于作业及其监控的一般理解

1.何谓作业

作业是相对于思维活动而言的,是外显的操作性活动,可表现在课堂内、外。从形式上看,有口头作业、笔头作业,也有动手完成设计,形成作品等类型。从功能上来看,有起到预习作用的,也有课堂上结合讲解内容所进行的即时练习,还有在课外为巩固所学的练习以及进一步拓展应用的练习。从学习方式的角度看,有些作业属于接受性作业——为着掌握知识和技能所进行的练习;有些作业属于探究式作业——为着丰富学习经历、着力体现体验性的活动,完成作业的路径不足够清晰,需要学生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方案的探究,摸索具体完成的方法,感悟方法在不同情境下的灵活运用。

2.作业“质”的内涵

如前所述,作业要具有切实的作用,不能达到学习目的作业即是无效的。为此,教师要进一步对照学习目标选择、布置作业,减少作业布置的盲目性;教师不仅仅要关注作业的正确性,更应关注学生作业完成的规范性、书面的整洁度、表达的条理性;无论是教学还是作业,都应遵循循序渐进、夯实基础上的稳步前行、满分前行。

3.作业“量”的界定

作业是一种训练,过程是学习。从提高训练的效果来看,必须严格控制量,作业量并非越多越好,有针对性、典型性并能激发思维、唤醒学习热情的作业更有价值。在一定的间隔周期内,要努力把握训练的时间和训练的强度,教师在布置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均要强化时间规划意识,这比简单要求提升速度更有意义。在作业中体现时间规划,如:教师在其布置的数学作业边写好,作业时间约为半小时,学生记下自己实际的作业时间,家长签字。确保学生在家时间的利用效率,家长对如何进行督促也会感到比较明确。

4.作业质量“监控”的含义

所谓“监”就是要知道事实上学生完成了哪些类型的作业、是否进行了有效的作业。所谓“控”就是要根据作业的目的,制定标准,比对实施,在过程中加以灵活调整。建议开展精美作业展评,以评价促激励,以评价促导向作业质量的持续提高。从当前对作业质量的整体判断来看,我们要进一步以量的适当减少来激励和促进学生提高作业的质。

 

 

二、根据当前作业设计(内容和形式)、作业布置、作业检查与反馈的现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当前七、八年级作业中突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点:第一,理科作业存在盲目地将中考难度题简单下放到作业中的现象;第二,文科作业缺乏整体规划,占用课堂时间对上一堂课的内容进行记诵、默写类练习,导致课堂容量降低,进而导致学生课后作业,尤其是口头类、抄写类作业过分增加。

一方面学生存在能力、基础等差异性大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方面的时间使用差异很大。另一方面,备课组以及科任教师,在对学习标准的解读上还不够,教学中过于追求高难度,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不够精通,不够娴熟,不够深刻而导致学生的分化逐步加大。

从国际比较研究来看,当前中小学的那些由教师硬性布置的、主要用作巩固的课外作业,从其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来看:在小学阶段,这类作业的量与学业成就基本无关;初中阶段,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很显著;在高中阶段,理科方面的及时巩固训练效果明显,而文科方面开放性训练题效果明显。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当堂巩固的作业,其效果均明显优于课外作业。

为此,学校有如下几点要求:

第一,所有作业的难度,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课堂中教师指导下学生能达到的解题能力水平应高于学生独立完成的解题能力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训练的质和量,强化思维引导。二是作业要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在新情景中的运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

第二,文科作业,教师要加强规划,加强指导、及时督促和保障落实。教师自身要尊重、热爱、深刻理解所教学科,因为,学生对于学科的重视和喜爱程度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能力及责任意识。背诵类作业,建议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或者课前时间对学生展开竞赛形式、游戏性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原则上,我们不建议就已经学习过的、且需背诵的内容,延迟到下一节课之前完成。教师要加强背诵方法指导:原则上,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教师要示范背诵,激励学生,能有20%以上的学生当堂完成背诵记忆任务。抄写类作业,当以会写、能写为基本要求,而不应是抄写多少遍为作业要求。确有需要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默写的,其内容当在备课组内进一步统一,并形成阶段性的计划。默写类、背诵类内容,也要尝试学生自主申请模式下的“分层检查”——免检、抽检、必检、面检。

第三,理科作业,那些大跨度综合运用类的练习,教学中可适当渗透,合适的内容方可结合中考要求;作业中以夯实基础为准,可以留一到两题,班级中50%的同学能够挑战完成的问题以激发思考。每周的周末作业中可以留2个问题,而且是50%的学生能够挑战的问题。不宜多和难,细水长流,缓步提升。

三、系统协调,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进一步强化作业质量监控

1.任课教师

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业负责;另一方面,更要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任务,注重方法指导和及时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作业方法的指导。特别关注学生的错题订正、作业反馈到位、加强个别指导, 某种意义上来说,帮助孩子建立好的习惯、帮助他们更及时的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比教授知识更重要。

    避免形成学生错误理解知识,形成知识漏洞,长期影响学习效率。教师要在学生纠错的基础上形成本学科的错题资源:在学生的易错问题中必然暴露出思维的不足、理解的偏差;从学生薄弱处入手分析学情将会使新课教学有意关注学生的易错点。请各备课组做好资料的积累工作,课教处会在学期结束时进行检查.

    基于课教处对作业布置的要求,非中考科目作业随堂完成。

2.备课组长

各备课组定期开展学生的纠错训练。备课组内进一步对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布置。督促和提醒每个教师不要拖课!原则上,当天安排有单元测试的科目,不允许安排统一的笔头作业。进一步尝试作业分层。注重作业的“峰、谷”调整。

3.班主任

能保证每天自习课的时间。原则上,自习课,不安排任何任课教师进行整班辅导。确实有需要的,可以请任课老师到班给学生答疑 ,不主张由任课老师进行统一授课。

看学生刷微博的时间和内容、改Q签名的时间侧面了解学生作息规律和思想动态。有异常时及时跟家长沟通联系。

凡走读学生有手机的,建议家长和学生协商,将手机放在客厅而非卧室。特别要提醒家长:手机的危害性不可小觑,尤其是对尚不具备完全分辨能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干扰心神而影响专注度和注意力,也会因为孩子们的悄悄话多了而少了和父母沟通的时空,更要避免心灵的渐行渐远。

搜集来自家长的反馈,并在班级上予以不点名的通报:引导学生回家后迅速开始做作业;关注学生有效作业的时间(专注度和投入度)。

4.年级组长

每日常规监控:看宿舍,了解寄宿学生当日作业完成时间情况;巡视随机抽样调查、询问学生作业完成时间,了解当天最难、时间最长的科目。

每日常规反馈:将随机了解到的情况反馈到班主任群。

控制作业总量:七年级课外作业部多于1.5小时;八年级不多于2小时。强化学生午休意识。不允许教师利用午休时集中讲课和整班辅导。同时,午休时也要减少个别辅导,年级组检查后在年级班主任群中予以通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