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和备忘录
改错本
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2
自行出卷1
自行出卷2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回顾自己几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其实能讲得并不多,只是做了一个普通老师应该做的。我仅作为一个代表,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不成熟做法和感悟,和老师们交流探讨。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喜欢一个老师,爱上一个学科
“亲其师,信其道”,若想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先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数学向来是学生心中最枯燥乏味的一门学科,所以我尽量让学生抱着“能听到笑料”的心态来上每一堂课,让他们每天都有所期待:今天老邹又会有什么经典冷笑话传达。比如,在某次讲到动点专题的时候,我立刻想到在微博里看到的段子,于是煞有介事的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有一样东西,可以在三角形内穿梭,可以在坐标系内运动,可以在函数图象上跳跃,可以对称,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可以形成直角,可以产生相似,他就是传说中的,动点P!看,传说中的动点P出现了!
也许因为我爱看动漫,爱看小说,喜欢冷笑话,学生觉得跟我很有共同话题,所以我觉得跟他们沟通起来也很容易。7班几个女生对我的点评是:阿邹的属性为腹黑、毒舌、女王。
二、将习惯培养进行到底
1、培养高效的听课习惯
看到有学生发过这样一条说说:当 上数学课当我连题目都没有看懂时,老师与学霸两个人之间疯狂地交流,然后顺利地用多种方法解出来之后,我觉得这仿佛就是我家有两只狗狗,他们对叫我每天都在听,可是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并且还觉得很厉害。
我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置身事外,所以上课的时候喜欢搞“车轮战”,也就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以接龙的形式快速换学生接着回答,或者在讲到某个问题时突然加快语速提问,或者突然放慢语速随机的走到某个同学身边点名回答。这样不仅答题人员覆盖面广,也对他们的课堂专注度有很高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学生了解了我的上课风格之后,有家长反馈过信息给我,说孩子回家说上到数学课必须精神高度集中,因为指不定一不留神就被老邹给黑了。
正因为学生的精神集中和配合,所以也让我能够准备大容量的课堂,能顺利辟出课堂中的拓展板块分享交流一些中档题或难题。发现经过一个半学期,已经有一批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很强的学生凸显出来。
2、培养正确的记笔记习惯
初中学生大部分不具有选择性记笔记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在数学课堂上,笔记内容其实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及时的告知他们哪些赶紧记,哪些不用记,来训练他们记笔记的习惯和能力,并且明白记笔记并不是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落的照搬全抄。经过指导之后的笔记内容也是复习的重要资料。同时,笔记不限于课堂。我也经常教他们如何整理自己的备忘录。把老师经常提及的一些结论,自己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进行归纳,然后整理成属于自己的备忘录也是我提倡的笔记内容之一。
3、培养完整的作业习惯
我一直给学生“作业”内容的定义,应该是从完成笔头作业开始到批改、评讲、订正,甚至是二次订正结束。而我的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必批,改必批”。尤其是对作业的二次批改,必须百分之百到位。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是一阶段下来成效非常显著。学生自然也不会在改作业这个环节马虎应付。
4、培养主动的课外拓展习惯
每周末我有两个板块的自主性作业。当时是这么跟学生分析并要求的:全面把握基础题,功在平时,如:改错本;提高熟练性,认真对待拓展,如:参考书。两项作业隔周轮换检查,并在每周家校上点名表扬认真的同学。
同时,根据参考书问问题情况,全班分享优秀试题。并指明哪一题是由某某提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另一项坚持做的是:期中期末前自主拓展,给定范围、题型、题量考前自己设计一份高质量的模拟卷。可手写、打印、剪贴。然后经过我的审核挑选后专门空出一到两节课交流、共享。并在共享每一题前说明,这是某某提供的,以这样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为自己积累资料,并以此督促自己不断研究新试题提供了资源。
三、感谢
感谢领导的信任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优秀的学生群体,感谢7班班主任赵敏芝老师给我在教学中不断的新尝试给予的支持。同时也感谢我所在的备课组,时常因为我一些不得已的个人原因而减轻我的一些工作量,在教学资料上无私的共享。严云霞老师的勤恳负责,周一花老师的睿智幽默,陆兰兰老师的严谨细致,李娟老师的开朗大气,周琦老师的深邃沉稳,黄韦老师的勤奋活力,两位陈老师的敬业乐业,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备课组,我才成长得更好。再次感谢大家给予我的帮助。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务实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