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我校举行“To be best,携手共成长”导师制签字仪式
 
发布时间:2013-05-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宗奇

  5月9日下午第四节课,外国语学校在阶梯教室举行了“To be best,携手共成长”的导师制启动仪式,66对学生和家长代表与其对应的导师参加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由校长助理黄芸主持。

  大学,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学校,亦同此理。学生的生命成长离不开一群有爱心、能育人的教师的悉心指导。全面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全魅力人格,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获得优良学习绩效,帮助学生在常外的三年生命成长中受益于常外教师,当他回忆在校生活时,能有至少一位教师令其终身难忘,感恩于情。因此,“扩大优秀教师的专业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和名师对话,让其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成为常外推行导师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八(14)班张雨璐同学的家长作为家长代表就学生推行导师制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常外教师的辛勤工作表达了内心的感激。家校的同心协力,让我们更有信心行走在教育之路上,创新形式,挖掘内涵,追求卓越。

  导师制的实施,将学生与教师更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架构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导师代表解华志老师和学生代表谭时雨、别玉峰同学朗诵了《在这里,我们一起成长》的抒情诗,伴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和唯美的画面,在场的所有学生、家长和导师被深深感染着。曹慧副校长和张雨璐同学及其家长作为代表在现场完成了签字仪式,其他的导师和学生家长代表也纷纷完成了各自的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后,曹慧副校长方表了题为“与优秀教师对话,让其成最好的自己”的讲话,曹校长希望通过导师制的推行,进一步放大优秀教师的指导面,惠及更多学生;也希望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助推机制,成为最好的自己。

  据了解,本次八年级和高一共有200多位学生选择了自己的导师,学生在选择自己导师时大致有三种选择标准:一是学科提高型,此类学生大概占到40%左右,这些同学希望自己在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个性化辅导,从而在学科学习上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凡是此类学生,选择的导师以数学和英语教师居多;二是亦师亦友型。谢林同学在选择秦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是认为其亲切、和蔼,是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好朋友;三是志同道合型,殷悦同学在选择卢老师作为自己导师时说,“我发现卢老师是一个很有爱心,处事低调的人,她对生活乐观、热情。业余时间参加义工活动……”后两种类型差不多占到总数的60%,所选择的导师所教学科比较广,信息技术、政治、生物等都有涉及。

  常外本次在八年级及高一学生中推行的导师制,有别于学科的个别辅导,根据学校的要求,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不仅有面上的要求,还有具体的量化细则,如,作为导师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翻阅一次家校联系本,每月至少和学生交谈一次,至少和学生共进午餐一次……学生也必须每周能主动找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交流思想发展动态,有困难能主动寻求导师的帮助等。

  导师制的活动虽然已经启动,但是其效应的发挥还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持续关注和密切沟通,期待这项学生成长的助力系统,能使“用心关心每一个,让其成为最好的自己”落地生根,成为可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