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生活小常识——字体及其可能对形成近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06-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常州外国语学校

   近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其中,调节学说一直是近视的病因学研究的热点。调节幅度、调节的灵敏度等均认为与近视的形成有关。

    研究发现,以中文字体为研究对象,字体越小越容易引起眼调节的变化。其原因可能是,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具有文字特征和图像属性。因此,汉字的识别将服从图形辨认的一些规律。图像的影纹特征,在频域反映为空间频谱特征。在空间频率条件恒定时,字体越大,汉字的总体空间频率能量谱就越高,汉字越容易识别。

    另外,在阅读时,当字与字间隔过小,将会变得难以识别。这是由于临近字对目标可视度的干扰,使得字的细节相对难以辨认,需要眼动用更多的调节。研究提示,增加字的大小,则字与字中心的距离也会增大,可以达到和增大字间距相同的效果。

    而行间距的改变对眼调节没有明显影响。如行间距设为“1倍”,此行间距值可能已远远超过人眼纵向分辨的临界视角,所以即使增加行间距至“1.5倍”,行间距也不会成为影响阅读时眼调节的因素。

    因此,为了减少阅读材料对形成近视的影响,可以考虑增大字体或字间距。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