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对于常外毕业的校友们而言,常外是他们为之牵肠、为之自失的心灵栖息地,带给他们无以言喻的,或强烈或朦胧的精神眷念与幸福感。 常外总有种温柔暖人的力量在召唤着他们,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重回常外,追寻往昔的美好时光。我们的小记者对这些返校的校友们进行了采访,现将相关的文章刊登。
梦想的荣勋
——记学长回校
六月的天空蓝得安静而透彻,沉重湿润的云朵游荡漂浮,给不算明媚的光线打上淡漠的阴影。慢慢凝固在光线中的时间是一张单薄的老照片,似乎下一秒就会消失不见,如同站在风中握不住掌心青春的温度。
这时常外寂静的街道上行走着一些身影,没有校服的严肃规整,斑斓的色彩绽放了一路。他们或随意单肩背着包奔跑,或挺直了身形规矩又小心地行走,生怕惊醒了他们沉睡于此的落花经年。这样的身影蓬勃而鲜明,仿佛周身都洋溢着灼热的,不可触及的光芒。他们的笑脸都写满了岁月赐予的纯正的骄傲,像一件件被打磨得恰到好处的艺术品,没有稚嫩的轮廓,亦没有世俗的尘埃,他们带着这样耀眼的光泽走上展现生命的舞台。
他们曾经从这里走出,跨出优雅的步伐迈向令人羡慕的殿堂,也必将从这里,书写他们跌宕起伏的故事。当他们走进教室时,九年级同学的目光汇聚在他们身上,寻找着精英的焦点。来自省中的学长学姐给九年级的同学带来了他们成功经验的分享,带来了衷心的祝愿。常外的成功与非凡之处不仅仅在于培养了优秀的学子,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刻上了属于常外的烙印,代表着荣光,更意味着责任。常外的理念,常外的思想,都与那些高尚的精神碰撞,影响着每一个常外人行走的道路。走出常外的学生永远不会忘记这里,这个让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生命深处属于常外的痕迹牵绊着他们,就像故乡声声的歌拉扯着游子的心。所以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不会迷失一路走来的旅途。在他们或诙谐幽默,或严肃沉稳的讲话中,九年级的同学们更获得了迎战中考的信念与勇气,一个个备考的小诀窍,或是放松心情的小秘诀,连同他们的期待与祝福,传递给每一个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他们身上那种无畏的气息,那种灼热的光芒,激荡在每一个挑战自我的勇者心中。
当被采访到为什么回常外时,几位学长学姐这样说:“主要就是学弟学妹们快要中考了,来送送祝福,表达一下我们对常外的那种感情,给他们加加油,回忆一下自己以前的心情,还有就是看看老师,看看我们的常外。”是啊,我们的常外。这样的句子带着阳光明朗的气息,带着深深的无法割舍的怀念与自豪。
带着希望的目光,带着诚挚的祝福,我目送着又一群明亮的繁星飞向初夏梦的远空。
八(5)班 郑溧筠
寄语常外,展望未来
——记学长回校
又是一年六月既望,花开花落,恰逢省中七天的长假。于是,偌大的常外校园里便有了这些人的身影——他们或驻足观望,或与老师旧友相谈甚欢,或略显漫无目的地在小径上踱步,也许是为了回顾自己当年在常外的点滴。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回常外看看时,多数人的回答很简单:放假了,想回母校看看。说起常外的景物与人物,学哥学姐们无不是怀念而感慨的。的确,三年峥嵘岁月,一朝逐鹿考场,还没有来得及缅怀,就已经各自走上殊途,不能不说常外令人流连。
当然现实还是这样,高中生活与初中生活可谓大相径庭,没有了老师悉心的叮咛嘱咐,更多的是要培养并发挥自我学习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长,知识不断更新,带来的还有更多的作业,更大的压力。几位学姐坦言,初中生活的确算是轻松的,起码有空余时间还可以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之类的,而高中则没什么可以供来自由支配的时间。需要提高的,仍旧是自己的效率。
而作为重回常外的毕业生,学长学姐们对于“后辈”的寄语可谓略有雷同,若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利用初中的闲暇赶紧读书,高中就没时间了”,亦或“
随着午自习下课铃的打响,曾经在常外度过难忘的三年的莘莘学子们,带着一丝依恋、不舍与昔日的校园再次告别。今朝,他们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明日,我们将怀揣那一份美好的理想与希冀,走向更远、更美好的未来。
八(17)班 陈安琪
以先行者之名,寄语青春
——记学长回校
高考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中考也迫在眉睫,已经离开常外进入各个高中的学长、学姐们也趁着这次高考占用考场的机会,回母校重温旧时,也给九年级的同学们送上祝福。我得幸以小记者的身份零距离采访他们。
首先采访的是一位学姐,她正在省中就读,抽空回母校来看望老师。“学姐,请问你对于高中生活有什么感受?”“省中的节奏比起常外更快,课上大家的思维都很活跃,老师讲的也很快,如果你不提前预习的话,就绝对听不懂。”“学习节奏如此之快,那你们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么?”“省中的活动很多,五花八门的,也要求人人参与,在学习紧张和活动丰富的情况下,好的学习方法是必要的。有些东西不能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带来很大益处。九年级的同学即将面临高考,学姐对他们有什么寄语或者好的建议么?”“我建议在初中要多读一些名著,这对高中语文学习很有帮助。对九年级的同学我想说:加油,在中考中发挥你们的水平,向着自己的梦想迈进。”“谢谢学姐。”
从跟学姐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很多,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方法。在这点上,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他人的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接着,我碰到了一位学长,在得知他在美国上高中后,我顿时兴趣盎然。
与学长进行了细致的交谈后,我了解到了一些美国高中与中国的不同之处。与我们听说的相同的是,在美国的高中,作业量确实比中国少,活动也很多。但与我们观念有出入的在于,在美国,高中的压力并不亚于中国高中,我们不能盲目地羡慕他们,而忽略了自己所处环境的幸运。当问到“是否是因为想要逃避中国的高考而前往美国读书?”这个犀利的问题时,学长脸上没有一丝逃避,而是很坦然而干净利落地回答:“不是。因为我觉得中国高中的文理科很难选择,所以前往美国读书。”最后,我问到:“学长,对于常外学生有什么想说的么?”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这位学长所说的与之前那些“要好好学习,为常外再创辉煌”之类的截然不同的是:“我们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找到我们应该做的事并且努力地去做好它。”与学长交流的整个过程中都洋溢着轻松的氛围,也慢慢感觉到他是一个思维开阔的人。
许许多多的常外学子在离开常外后,还不时回到常外来重温经典,也是为在校的学生送上青春寄语。他们作为先行者,以勤奋为斧,以智慧为锄,耕耘着自己的土地,得到丰厚的收获。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参考,再结合自己的情况,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生活,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青春已至,为梦想扬帆远航!
八(3)班路梅翌
远飞的风筝
——记学长回校
今天,趁着高考放假,许多常外的学长回到母校。我有幸与几位去年从常外毕业的省中学长交流。
谈到对高中学习的印象,一位学长说:“高一其实是最辛苦的,有70%的知识要在高一学掉。所以说不要怀念初三中考前的生活,进了高一天天都是中考。”学长几句幽默的话语勾勒出了高中忙碌的形象。
“还有,课程一下子会有九门。”另一位学长插话道,“不过小三门就是睡睡觉的。”“哎,别带坏小学弟。”又一位学长笑道。他们在常外,就像在家里一样,随意,自在,嬉笑,玩耍,就像是离家不久的孩子回到家中一样。
他们笑着,闹着,仿若鱼之于水,鸟之于空,看不出他们所说的那份疲倦与劳累,也看不出那“天天中考”般的紧张与高压,他们在这里完全释放,完全舒展。
“那对常外的学弟学妹们,你们想说什么吗?”
“有啊有啊,要玩赶紧玩!”“还有还有,要好好预习,不然到高中你就会崩溃的。”“……”还是一样的欢笑,一样的嬉闹,一样的放松,回到常外,回到自己的家,回到那个不论走到多远都不会忘记的,都会一直记着的地方。他们进入常外的那一刻,他们被烙上了常外的印记,不管他们有一天走向哪里,走向什么地方,留下什么回忆,他们都不会忘记的,是他们曾经作为常外人而骄傲,曾经在常外播种过青春,曾经像在家里一样呆在常外,甚至他们将来的一颦一笑间,留下的都是常外的印记。
这就是风筝般连着常外的常外校友。
八(7)班 白文煊
最美的时光
——记学长回校
随着时光在慢慢流淌的水墨中消逝,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热烈的六月。已经就读高中的常外学姐学长们就在这美好的时节回到了母校,又一次漫步在熟悉的校园。
迈入了高中生活的学长们在成长中体会到了责任与担当的分量,回忆起常外美好的初中三年生活,学长们提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温馨”。学长们表示,师生之间温馨的日常互动以及浓浓的学习氛围是常外值得为之自豪的优势长处,而其中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与付出更是三年初中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而在学习方面,常外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更是为学长们的高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常外,学长们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了自身的活动能力,为登上一个更高的平台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与此同时,学长们也提醒七八九年级的同学们需注重课外名著的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自己的文学功底,并需要及时预习相关课程内容,解决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对于即将到来的中考,学长们纷纷为九年级同学送上了真挚的祝福,希望常外能够再创辉煌,在常州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九年级的同学一定会勇攀高峰,做最好的自己。
转眼间学长们又将要离去,常外并不是他们人生的起点也不是人生的终点,但我相信,常外生活一定是所有常外学子记忆中最温馨的时光,一定是一个最美丽的转折点。
八(7)班 李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