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到通知要去采访我校两位出色的初中毕业生——王雨珩、张天屹,他们双双顺利通过了新加坡SM1考试。全常州市一共录取了5位学生,他们便是其中的两位。
附:
所谓SM1——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计划(Senior Middle school scholarship),这是新加坡政府在1991年成立的,专门招生中国学生到新加坡公费留学的项目。新加坡政府该项目到2011年止,已经成功进行了20次与中国教育部的合作。并且目前还在继续每年300人左右的留学生招生工作。SM1的生源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一些特定的重点中学应届优秀初三毕业生。
由于SM1采用的是对口学校的制度,所以招生工作是由该省市在新加坡对口的中学独立进行的。不同的省份、城市的学校有可能会被分在同一个中学,而同城市的不同中学所对口的学校也不一定相同。常州对应的新加坡中学是德明政府中学。SM1的招生考试通常是在暑假期间进行,多为7月底至8月初,学校的报名工作会在学生毕业前结束。获取考试资格的考生将分别参加笔试和面试,一共分为两天。
为了了解更多SM1的相关信息,我和王雨珩、张天屹同学取得了电话联系,挂完电话,自己心情是复杂的,一来突发觉得自己渺小,对SM1不甚了解;二来,钦佩、自豪于学校孩子们的出类拔萃;其实更多的是想看看,这样的孩子他们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怀揣着这些小复杂,我早早的来到了学校的享读空间。不久,王雨珩(以下简称王同学)和张天屹同学(以下简称张同学)便准时到达。一身清爽的夏装,他俩微笑的走来,礼貌的问好。自我介绍后,我们做了简单的交流,采访很快便开始了。两个孩子坦率、真诚、自信、乐观,让整个的交谈变得自然轻松。
我:虽炎热的夏天,但这个暑假对于你们来说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你们顺利通过了SM1考试。现在能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怎样的考查选拔方式?
王同学:这个考试考查的内容比较全面,和中国的中考等一些考试的方式有很大区别。
我:你认为它和国内的考试有什么区别呢?
王同学:考试的内容比较灵活,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考查了这样四个方面,我们称为智商、数学、英语和情商。
我:关于情商,我记得人们常说,现代社会里一个人可以不拥有高智商,但必须拥有高情商。所以我非常想了解一下新加坡对于情商的测试是如何进行的?
王同学:其实就是面试。不同学校的面试内容是可以自由安排决定的,主要考查的是你的谈吐、应变能力。
张同学(笑):其实我觉得里面还考查了一种危机意识。因为他们问的问题还是比较刁钻,甚至有点有意为难我们的感觉。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张同学(笑):当时,那位校长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你在国内上高中,你将来准备考什么大学?我想,这时候肯定要给自己立一个较高的目标,于是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清华大学。结果校长迅速否定我:你考不上!我继续说:那我就考上海复旦!他继续否定:你考不上!我仍然回答:那我考北航!校长继续打击:你考不上!我说:我可以考南开!他又否定:你考不上!我不依不挠:我考南大!校长这才终于停了下来,连续追问了我四次,听说他很喜欢这样的提问方式。
我:那你感觉他为何要采用这种方式来提问呢?
张同学: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测试你面对一些方案是否有紧急的预案,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我:其他三门考试呢?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国内也有。你觉得和国内相比,是简单还是困难呢?
王同学:这三门都是以书面形式考查,考前每人拿到一本精致的笔记本,没有草稿纸,所有的思考过程只能在头脑里进行,本子上只要呈现答案即可。一共48题,只有20分钟,前面几题简单,自信满满,但是越到后面会觉得时间来不及。
张同学:数学相对来说比我们学的简单很多,比中考简单多。但是一定要都写满,它一般考查你知道与否,不会考查过多的知识迁移点。但是会涉及一些高中的知识点来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比如立体几何等知识,就是高中里才学的,我那几题就是连猜带蒙的。
王同学:英语相对来说就要难一些了,主要考查的内容还是你的词汇量。有些东西根本看不懂,词汇量还是有点不够。在这次SM1的考试中我也见识了一些新的英语考试题型,比如说找错题、填词题等,找错题有点像找茬,填词题没有选项,自己根据上下文来填写,会给好所填词语的变形式,有点难度的。但要答对也并不是完全不能。
我:智商呢?考些什么呢?
张同学(自信):图形。三种图形的变化方式:平移、旋转、翻折。基本上每道题只考一个考点,还是比较简单的。
我:感谢你们也让我了解到什么是SM1考试的过程,其实我还想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去参加这个考试,这个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有哪些,甚至你觉得能脱颖而出,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王同学(笑):其实我六年级就知道了这个考试方案,当时老爸建议我去考,我下定决心了。希望去国外多看看,多了解不一样的文化,学更多的东西。说实话,我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优势,只是当时什么也不想,面试完了感觉还不好。常听人说,面试为10分钟,如果你的面试时间达不到10分钟,他提前让你出门,说明你已经没戏了。我才面试了6分钟,当时出来的时候真是胆战心惊啊!如果问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觉得是那种思维方式吧。很多东西看起来简单,但其实不简单;看起来容易下手,但发现操作起来很难下手。因此学习的时候还要更灵活,避免思维方式的僵化,有时候换个角度,一切迎刃而解。
张同学:我是初三的时候才知道这个考试的,当时也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其实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和中国完全不同的考试制度,考试理念,让我很感兴趣,也很有信心面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和国内比,这种考试方式更灵活,或者我想说更加实用、现实吧。我列举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在中国参加的各种比赛考试,第一个环节总是自我介绍,但在SM1不一样,他通过和你平等的对话来了解你的性格,了解你的发展情况,不走形式化,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式。
我:其实我很认同张同学最后说的,不管是怎样一种方式吧,其实都本着尊重和了解,我想SM1的独特选拔方式也正是吸引很多同学愿意前往的很大因素吧!很高兴你们能通过这次考试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家,不一样的制度。我想,可能将来也会有很多的常外学弟学妹们,也很渴望自己能像你们一样前往新加坡学习深造,作为一个“过来人”和当下的“领路人”,在这里能为他们此刻阶段的学习提一些建议吗?
张同学:其实说实话,从决定去到参加考试,这个过程中,我真没有做太多准备。我想可能还是自己平时的积累和积淀。尤其是英语,相比新加坡,其实我们的课本还是很简单,所以千万不要满足于课本词汇的容量,要抓住课余时间阅读,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尤其在初一、初二这两年。
王同学(略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觉得自己真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可能我的学习主要就是上课听讲和下课作业、复习。
我:这些学习环节看起来简单,但是做好,并坚持做好,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我想你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课堂的45分钟效率。
王同学:这一点,我认可的,我上课的效率是很高的,这个环节在我看来最重要,一定要抓住课堂,然后课后适当做一些拓展思维的题目来巩固并提高。
张同学:补充一点,最关键的还是要认真准备中考。如果中考成绩不优秀,连参加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感谢你们的宝贵经验和建议,今天我们由SM1考试其实也引发了一些学习和教育问题的思考,我想人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管在哪里,不管处于自己的哪个阶段,都需要孜孜不倦的学习,现在你们站在了自己人生的又一个路口,也算是一个更新更高的起点,对未来有没有一些新的规划呢?
王同学(自信、微笑):出国留学一直是我的梦想,我想走出国门去了解世界。我想去美国读更好的大学,我想念金融专业。
张同学(沉思了一下):我的未来可能只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和轮廓,我想人生处处存在变化,最关键的是踏实的走好眼前的每一步路。
我:我也祝愿你们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你们在10月份即将离开祖国,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学弟学妹,或者是母校说吗?
王同学(认真、动情):常外真的很好,老师很好,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好,或许老师们不能决定什么,但他们一定是最关心最乐于帮助你的那个。要努力珍惜大好光阴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决不能应付,一个连自己都可以应付的人,是看不到远大未来的!
张同学:我想说,学弟学妹们,认真面对自己将来的每一个人生阶段。
王同学(俏皮):还有记得攒人品!
我:为何要攒人品?
王同学(笑):做最好的自己,一定会有收获!
采访完后,张同学那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踏实的走好眼前的每一步路” 。何尝不是呢?人生,一路的荆棘,变化,探索,我想正是有了这些,生命才展现的多姿多彩。王同学最后的话“做最好的自己,一定会有收获!”其实也在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要做最好的自己,只要考自己真正踏实的努力,才会得到命运的垂青。作为我们与其一味“临渊羡鱼”,有时倒不如“退而结网”,做好自己,走好当下自己的每一步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