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欣赏成长传递正能 唤醒性灵助推发展——常外2013年德育工作研讨会”会议报告
 
发布时间:2013-08-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袁丽平

 

依然是酷热难耐的温度,依然是热情似火的态度,虽然有烈日的考验,但是我们常外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各年级年级组长、全体班主任和见习班主任都于八月十三日在常外阶梯教室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德育工作研讨会,期待着这场德育之风的沐浴,享受着德育细雨的酣畅。

 

一、黄金松校长助理研讨会动员(8:10——8:30

首先在宋玉珍老师的主持下,黄金松校长助理讲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的影响力,并且结合《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中的主题曲和现实生活中的雷夫老师的实例,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用爱、用博爱之情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伟大力量。

每一位学生的性格、能力、资质、心态等都是不同的,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必须要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去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发展方向。在黄金松校长助理声情并茂、动之以情的动员下,德育工作研讨会拉开了帷幕。

 

二、欣赏成长(8:30——8:50

一段长达20分钟的视频让我激动不已,一幕幕画面让我用心感受到作为一名常外学生的自豪感和作为一名培育优秀学子的教师所体会到的幸福感,学生们的一段段回忆所带来的快乐感受让我更加去期待即将开始的常外工作。

视频中,展示了2013届常外毕业班的三年作业展。我们都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哪怕会受伤,哪怕有风浪,风雨之后才会有迷人芬芳……

毕业班的照片让我看到了一张张由稚嫩到挺拔、优雅的转变;校园风景的视频让我感受到学生们对校园的爱恋和珍惜;学生的作文书写让我体会到他们作为常外学生的智慧和同学之间的共同友爱;家长的寄语让我懂得了学生家人对学校的认同和感激。

学生们的情感和感受是细致的、真诚的,他们让我这位即将进入常外工作的新老师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常外学生内心的幸福快乐之感: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同学们、老师们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在最快乐的时刻,还是学校里的师生和他一起分享和向往;三年的时间是漫长的,这三年里,学生们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与喜悦,刚进入学校的迷惘,渐渐的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与师生的相处,内心的情感变化,以及中考压力下的责任和满足;三年的时间也是短暂的,日子如白马过隙,转瞬即逝,匆匆的初中生活也已结束,迎接他们的,将是一所新的学校、一群新的伙伴和一批新的老师,未来是未知的,是需要他们去承担和挑战的,但是曾近一路上共同见证的欢笑和泪水,永远不会磨灭,它存在一张张相片中、一段段文字中,更存在他们初中记忆的脑海中。

 

三、成果汇报、智慧碰撞(8:50——10:30

今年开学,我们学校成立了三个德育名师工作室,宋玉珍老师很形象地介绍了他们:像水一样的赵敏之老师、像火一样的魏东华老师和像风一样的尤建锋老师。果不其然,这三位老师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他们分别像我们展示了这一学期德育工作室丰硕成果。一次次活动精心策划、一篇篇作品费心费力、一项项成果令我敬佩,他们在普通的岗位上,带领着自己工作室的成员取得了一项项为校争光、为校出力的成绩。

另外,这三个工作室的成员也进行了自己的成果展示,首先是王莹老师“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做有贵族气质的人”这一主题的发言,她仔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她带领全体学生所努力做到的贵族气质,即学业专精,在班级内部营造“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责任担当,使学生们成为有责任感的人;优雅温和,即常外所倡导是“挺拔担当、独立优雅”的独特气质;崇尚运动、强健体魄,在体育锻炼中挑战自我,克服心理障碍;艺术怡情,除了学习好,更在音乐、书法、舞蹈等方面陶冶自己的情操;周游世界,拓宽自己的眼界和世界观。

然后是尤建锋老师关于“坚守自己的这一块阵地——谈系列班会助推班级快速成长”的发言,尤建锋老师的发言内容是丰富多彩,启迪智慧的,他通过自己开展主题班会的经验和收获来让我们认识到主题班会给班级向心力、凝聚力和学生能力培养所带来的收获。他分享了他所召开的22次主题班会的特点,并且提出了关于班会主题选取类别的建议,分析了班会开展的五个阶段,以及班会教案的编写。他还着重指出,在班会结束后续工作的重要性,即在班会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让我印象深刻的,他指出主题班会课不只是一个班级内部的会议,它更可以作为观摩课让老师来听课。尤建锋老师的发言深入浅出,让我收获颇丰,虽然只是一位见习班主任,但受到他的灵感激发,我会竭尽自己的智慧帮助我们班的班主任和整个班级将工作做好。

最后是刘玉娥老师关于“追求凤首和豹尾——三年一轮的教育工作感悟”的发言,刘玉娥老师经过了三年一轮的班主任工作,见证了学生们三年的发展变化,有很多的感概和经验与我们分享。她指出,七年级是三年的开篇,应做好充分的谋篇布局,如开好第一次家长会,塑造好第一印象;坚守自己的原则,不盲从家长等。她还指出,九年级是三年的结尾,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如三年的教学风格不应该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策略,她在九年级中开展了学习合作小组,这一教学形式不仅让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参与进来,而且开发了学生的潜力,如领导力、合作能力等;另外,她还指出,在九年级中,班主任应调整心态,不是要求学生,而应该是陪伴学生,在陪伴中见证了学生的成长,也使自己成长了许多。

 

四、智慧交流(10:45——11:45

针对每个年级的不同议题,三个年级组分别在不同的教师进行了分年级讨论,在七年级组中,对于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两个议题,我们年级组的大部分班主任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班主任们的讨论让我认识到习惯作为一种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的重要性,我们应从生活方面、学习方面等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优秀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对的;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用爱心和以身作则的力量来感染学生;在学生有不良习惯时,应细心帮助他们去努力克服习惯的养成也并不是老师一人的力量,还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帮助和督促。

 

五、汇报交流(13:30——13:55

每个年级组经过早上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在下午的研讨会上,在黄芸校长助理的主持下,各个年级组代表进行了汇报交流。每个年级的学生特点不一样,所以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也应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不可以缺少的,是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心的培育,正如沈亚东校长在早晨的研讨会中所说的,我们要像对待九年级一样重视七年级,以对待七年级的热情来对待八、九年级。

 

六、专家引领(13:55——15:40

今天,最值得我细细品味和深深思考的,是李家成博士关于“让班主任工作成为愉悦自我的工作”这一发言。博士从理解、改变和意义感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并结合自己参与的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来使这一专题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博士发言时和会议结束后,我进行了一些思考,有一些自己的收获,我相信未来真正深入到教学中,我还将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要真心地去理解学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行为、言语等都有自己的原因,我们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行为,通过交流和陪伴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命观,我们所做的都是为了学生可以得到永续的发展;我们也要理解家长,多和家长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教育期望和教育理解,更好地和家长一起,促成学生的发展;我们还要理解学校的教育,每个学校的理念和追求各不相同,同样,管理领导方式和文化制度也不相同,要根据自身所处学校的特点进行教育和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思考,我们的工作促进了学生哪些素质的发展、怎样来证明这些发展、学生们的发展是怎样实现的、怎样才能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些问题是深入的,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并付出于实践;教育工作的意义感也让我明白,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瞬间点滴的感动,它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放在心中,让它成为永恒,在实践中,珍惜友谊和各种美妙的情感,用自己独特的教育视角引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让教师工作成为愉悦自我的工作。

 

七、总结展望(16:00——17:35

在最后的总结展望中,首先对2012——2013学年的校级优秀班主任进行了表彰。

曹慧副校长德育工作的建议与展望让我认识到德育工作的相关内容,为今天一天的研讨会内容进行了总结。

首先,德育工作的宗旨是用心于每个,养成最好的自己,班主任的作用就在于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和积极的情绪,从而激发正能量。其次,德育工作的原则是严中有格、严中有爱、使人开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用爱心去感染,使学生得到感悟,从而渐渐养成良好德行。再次,德育工作的要讲究艺术,达到心灵碰撞,弦歌互答,春风化雨的作用。最后,德育队伍的建设要讲究机制创新,抱团发展和家校协力。

今天研讨会以沈斌校长的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作为结束,我们要做一名智慧型教师,用智慧的方法去启迪学生,使学生、教师和学校得到永续发展。我也将时刻在思考沈斌校长所总结的这几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学校?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班主任?符合常外的教师特征又是什么?

 

虽然在阶梯教室里已经坐了整整一天,略显腿酸脖子疼,但是我们的收获是颇丰的,精神上仿佛饱餐了一顿,今天研讨会的内容还时刻萦绕在脑海之中,不愿散去。

刚走出读书的校园,学到的永远只是书本上平铺直叙的述说,现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参加学常外的各种会议,聆听前辈老师们分享的点点滴滴的教育经验,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快速融入教师的氛围之中。作为一名教师,辛苦和心酸是难免的,但是学生们成功的喜悦和愿意和你一起分享的甜蜜真的让我十分向往。我相信,有一份好的心态和做好教育的理念指引,我也会像所有成功的老师和班主任一样,收获到属于自己的喜悦和自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