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郑燕芬
8月13日,在这个浪漫的日子里,常外七八九年级的班主任、见习班主任齐聚阶梯教室,享受了一场思维碰撞的精神盛宴。当下的德育工作不光讲究责任,更要求智慧,常外每年暑假的班主任研讨会,就旨在让所有班主任交流心得,分享经验,汲取智慧。
开胃品:金松校助深切动员,学生作业精心感人
首先,黄金松校助别出心裁地用《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天籁之声开始研讨会动员,传递出常外班主任追求自我发展的需求。接下来的13届常外三年作业展,每一件都精致、用心,它们串联成一个视频,寄托着毕业学子对母校、对老师、对新堂北路一切的钟情与留恋。每一张照片,每一句文字,都镌刻着对常外的深情,这就是相互牵绊着的真情,即使随着时光的流逝,记忆中的照片、笑脸会逐渐模糊,但心底的这份情感绝不会消散……
营养汤:名师工作室专业引领,德育工作形成体系
2012-2013学年,我校正式成立了德育名师工作室,赵敏芝名师工作室、魏东华名师工作室在这一学年都做出了哪些成果?听听他们的汇报。
赵敏芝老师的《班级建设中培养初中生领导力的实践研究》,旨在探究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成员分别在七八九三个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七年级樊丽红、郑燕芬、钟晓群三位老师研究基于“第二课堂”开设下的学生领导力培养,曹彬兵、吴立宇、刘玉娥老师在八九年级基于小组合作研究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在汇报中,樊丽红老师强调,第二课堂的开设教师只作为协助者,授课是由家长负责,其他活动事宜将由八年级的学生带领七年级的志愿者一起完成,这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形式我们才看到了在活动的不同阶段这些学生能力的成长和显示出来的问题。从七年级下半学期开设以来,“第二课堂”越来越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学生的领导能力也在活动的组织中得到很大提升。
魏东华老师在汇报中呈现了工作室的工作会议纪要、教育手册纲要,聆听教育最前沿的声音,友好名师工作室四个板块的内容。魏东华名师工作室着力于教育手册纲要的编写,赵静、沈金仙、周铮、王莹老师都参与其中。工作室还与常州田家炳中学张萍德育活动策划名师工作室友好合作,共同研究。
李家成博士在下午的点评中说到,正是有了名师工作室的引领,常外的德育工作才能够形成一个个完整的体系,使得常外班主任更为专业。
副餐:唤醒性灵坚守阵地,追求凤首和豹尾
名师工作室引领之下,一线的班主任们又有哪些智慧和经验与大家分享呢?三位班主任分别代表七八九三个年级上台交流。
王莹老师作为七年级班主任,旨在“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做有贵族气质的人”。 何为贵族气质?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伊顿公学用10个关键词阐述了“贵族精神”的内涵:独立、个性、友爱、忠诚、尊严、勇敢、传统、绅士、幽默,还有使命感。在此基础上,王莹老师围绕学校“独立而优雅、挺拔而担当”的培养目标,在开学初对班级成员提出了以下要求: 学业专精、负责担当、优雅温和、崇尚运动、同时还要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情怀和周游世界的眼界和心胸。
尤建锋老师侧重谈了系列班会对于班级快速成长的助推作用。尤建峰老师指出,班会课是我们班主任的一项业务,班主任平时不能把班会课上成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而应该是将各种教育结合起来。他认为班会课大致有常规班务课、民主生活课、主题班会课三种形式。我们的班会课应具备六个“有”:1、有明确的体系2、有小巧的主题3、有实在的效果4、有新颖的内容5、有灵活的形式6、有精心的组织。此外,尤建峰老师还教给在坐班主任选择班会主题的方法、班会设计的五个阶段,让人获益匪浅。
刘玉娥老师分享了三年一轮的教育工作感悟——“追求凤首和豹尾”。刘玉娥老师指出,七上开篇,首先要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塑造好的第一印象,坚定自己的原则,不盲从家长,恰如行文之始,谋篇布局,为后面两年半的工作做好铺垫,之后的班级管理将水到渠成。而九下结尾,需调整策略,可以开展学习合作小组;调整心态,陪同孩子,合作进取的学习。一次次陪伴左右,见证了他们的成长,老师也学会了慢慢等待,懂得了“大浪淘沙”需要时间的衡量。
正餐:分年级交流给难题支招,李博士解析常外班主任之乐
思维的碰撞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经验分享之后,班主任分年级开展交流,由一位代表上台汇总。七年级的议题是“习惯的养成”和“班级文化建设”,王静老师在汇报时说,学生习惯的培养需要无痕,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 树立良好的班风;加强训练, 反复实践;班主任老师还要以身作则。八年级的议题是“能力养成”和“逆反期学生的思想工作”,徐晓红老师汇总了学生的几种能力:德、才、学、乐。九年级的议题是“激发学习兴趣”,周一花老师汇报说,1、班主任利用好开学初的教育契机,宣扬任课老师。2、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制定阶段目标,让学生体验目标达成的成就感。3、利用榜样,让学生明确方向。4、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表扬。5、对于不够努力和缺乏意志力的学生,要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午的专家指引把整场研讨会推向高潮,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家成博士带来了《让班主任成为愉悦自我的工作》讲座。李家成博士从丘成桐的演讲《数学与生活》说起,对班主任职业道德发出在思考的要求,最后通过常外班主任老师们的材料再解读,分析常外班主任快乐的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理解学生,理解家长,理解学校教育;二是改变:以李娟老师的一则教育案例为素材,指出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李博士还给“新基础教育”实验教师提出的四个问题留给大家——1、我的工作是否促进学生发展2、怎么证明学生发展3、学生的发展怎么实现的4、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能有哪些发展。这四个问题将是我们每一次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三是意义感:从三个维度,结合李博士眼中看到的常外活动,阐释了瞬间与永恒的意义,他人与自我的意义,实践与价值的意义。最后,李博士还要求班主任针对常外学生,为每一个班级形成一个与学校培养目标想通的发展目标。
过去的一学年里,每一位班主任都付出了许多,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演绎别样的精彩,其中不乏一些做出成绩的班主任,为了鼓励先进,学校为12-13学年校级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颁发证书。
甜品:曹校展望教育魅力,沈校寄语字字诤言
总结阶段,曹慧副校长引用南京师大鲁洁教授的一句话——“让德育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我们德育工作的宗旨是:用心每个,助力成长,养成最好的自己。如何用心于每个?这就跟我们学校的学校愿景:“让每个生命尽情绽放”相吻合。班主任的作用就在于充分挖掘孩子的有点、天赋、潜能和积极的情绪从而激发正能量。做有魅力的教育,需要我们指导细致,帮助学生建立养成基础上的好品性,养成良好习惯;还需要我们开拓视野,帮助学生建立发现意义上的自我准备。在建设德育队伍时,坚持机制创新,抱团发展,家校协力。曹校长还特别指出,班主任应该严而有格,严中有爱,使人开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师生切磋,弦歌互答。
沈斌校长寄语全校班主任:要有基本的思想观念、原则,系统设计,动态生成,综合融通。常外的班主任可以有个性、有思想、有探索,但前提是符合“常外”这个修饰语!借用沈校长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人生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但请相信,相遇就是缘分,重逢就不该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