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紧张与期待,沈洁老师的第一节课泼墨般在我们的眼前铺开。“一起携手走进考古世界”,开篇的第一张PPT就打破了教材课题的设置限制,展现在孩子们眼前的不是距离我们久远的原始人类“氏族”、“聚落”等陌生的词汇,而是如梦如幻的考古世界,由此激发孩子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渴望。随后以沈洁老师的指导引领为主,带着整班的考古队员去到长江流域,通过考古挖掘出的丰富文物资料,将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活生生摆在了我们面前。紧接着则由考古队员(学生自己)继续揭开黄河流域半坡聚落的种种,七(4)班孩子们丰富的课外知识、高涨的表现欲望、条理清晰的表达能力都赢得了各听课老师的肯定。课堂的最后,沈洁老师经过精心设计,将常州地方文化纳入其中,通过学生对圩墩遗址公园的实地考察展示,让大家看到了常州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并从内心发出“让回忆得到保护,让常州历史得到传承”的真切感受。
第二堂课则由花园中学的袁老师带来,第一次来常外的她与七(3)班的孩子配合的非常和谐融洽。“第一次来到常外,我要送给大家一份天大的礼物。民以食为天,所以,大家看手里的礼物吧——一小袋小米和稻谷。”这样的开场白,立刻拉近了孩子们同袁老师的距离。她也同样以考古发现的方式带着孩子们一步步走进氏族聚落的时期。期间设置了“我是小小考古队员”“我是小小讲解员”“我是小小观察员”“我是小小读书员”等环节,随堂根据孩子们的表现评出最佳队员并颁发奖状。课堂的每个环节总是会有小惊喜,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考古,一边掌握着新知识,时而集体讨论,时而轻声呵笑,时而发出“哇”的赞叹,孩子们的情绪始终保持在100°的沸腾状态。
听完两节课后,教研员和兄弟学校的老师在会议室1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沈洁、袁云霞老师对自己课堂的备课、授课、课后感想等都做了具体阐述。我校历史教研组长孙建军老师、花园中学历史教研组长李雯老师等老师的真诚点评,让大家看到了各学校历史组的团结向上与智慧创新,同样也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中肯意见。最后,教研员闵晓弘在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功力及各自的亮点之后,一阵见血指出两者存在的共同问题:“这一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没有解决孩子们‘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每一位历史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圆满结束了此次教研活动。
相信,历史的种子会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一代代传承下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