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拂晓,大雾,似乎老天也在陈述着此次之行的沉重。当大巴不紧不慢地行驶在高速上时,心中的浓雾却未曾如窗外般散去,反而越来越重,因为此行的目的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937年12月13日——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伤痛的日子,在六朝古都,日本侵略者经行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这该是怎样惊人的数字,却在几个星期中都化为了累累白骨,整个南京城飘荡着缕缕冤魂的哭诉。这段沉痛的历史永远铭刻在了中国人的心中,融入了国人的血液,每当这一时期,总有国人来祭祀凭吊,为的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常外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首选地也必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是有着特殊含义的:当孩子从小学的懵懂进入初中的成长,他们需要清楚自身担负的责任与使命,历史的教育是唤醒孩子沉睡中的理性与理智的最好方式,让孩子逐步成长为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一路曲折,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踏入纪念馆,孩子们就沉静下来,车上的喧哗不见了,边上的路人也视而不见,他们一个个端正地站着,只是默默的等待,等待祭奠仪式的开始。
当全体七年级同学进入悼念广场后,主持人七(11)班刘子昂同学宣布“奋发图强 牢记历史”哀悼仪式正式开始。两位男生代表整个七年级的师生敬献花圈。之后,全体师生向死难同胞默哀。默哀毕,七(4)班徐希瑶同学代表发言,她回顾了历史,表达了作为21世纪少年,“牢记耻辱、奋发图强”的决心。而之后黄芸副校长的慷慨陈词,更是警示七年级学生要牢记历史,牢记“我们国家曾经因为经济落后、政府腐败、人民贫弱而遭受的侵略和屠杀”,激励孩子们要“脚踏实地,艰苦自立”,“为国家的强盛和复兴而努力奋斗”!
整个仪式庄重、肃穆,广场四周围观了很多参观的人,静静地和我们一起进行了这场祭奠仪式。
仪式结束后,我们开始参观整个纪念馆,广场陈列、史料陈列馆、万人坑遗址。一路走过,孩子们出奇地安静,一边走一边仔细地阅读着一段段史实,审视着一幅幅照片,甚至不放过一个个刻入石墙的人名。来之前,我一直担心着我们班几个调皮的孩子。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氛围,孩子们的心早已接受了一次洗礼,他们沉静在历史的悲愤与哀伤中。即使是从史料陈列馆到万人坑遗址的一小段脚印路,孩子们都不自然地放慢脚步,低头看着脚下一个个名字,自发在为这些逝去的灵魂而默哀。
走出黑沉沉的悼念厅,来到和平广场,我沉重的心略微宽松了,孩子们的脸色也转寰些。忽而想起黑色石墙上那醒目的白色大字——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孩子们,你们记住了吗?
下午,孩子们参观了南京科技馆,21世界,振兴中华,科技为先!
回来路上,我闭目凝听,偶尔还会听到孩子们在议论着那场浩劫,看来那段血泪史已然深深印入了孩子们的脑海。看着一张张鲜活的年轻脸庞,我百感交集:孩子们,你们记住了历史,是否能明白历史赋予你们的使命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