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纯正的江南青石板路,我们来到了这样一个充满着古韵与厚重,弥漫着热闹而又宁静,新潮而又古朴气息的城市——苏州。
下了车,我们穿街过巷。青石板路错落的躺在地上,粉墙黛瓦的小屋恬静安逸的享受着阳光的轻抚,温暖无比。小河里偶尔驶过的黑布乌篷船,荡起一层微微的涟漪。我们惊讶于一汀烟雨的繁华若隐若现,门可罗雀的店边垂柳依依。树斑驳的光影静静的投在身上,感到了阳光的暖意。湿绿色的盎然之意铺满小巷,淡漠的诗意浸润着心田。大致走了几百余步,苏州博物馆的牌匾赫然映入眼帘,这样伟岸的建筑新颖而不华丽,层楼叠榭而不显俗气,让我们不禁赞叹于它的飞檐反宇。走进去,仿佛是走进了一座历史的殿堂,林林总总的古玩、玉器、书画、木雕、泥塑••••••无不记录了历史的印记。一尊一尺多高的唐代青铜佛像让我有幸一睹佛像国宝的风采,细致精美的线条勾勒出唐代独特的艺术风采。一幅北宋时期市井风俗的画描绘了北宋时的苏州,细致生动的抒写了民间人们的情趣生活。玉器、玛瑙、翡翠石••••••都是皇室贵族、分封诸侯的贴身宝贝。琳琅满目的青花瓷瓶、头饰,首饰都是古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志愿者、讲解员的解说娓娓道来,一直追溯到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成王败寇、宫廷生活、民间人们的安居乐业。同学们的惊叹声和赞美声融合在一起,荡漾在博物馆里永远的挥之不去。
走出了博物馆,各种历史的印记让我们意犹未尽,不知不觉中大巴车已经把我们带进了另一个地方。当我们走下了车,抬头望着高高的城楼,“绿光农场”四个儒雅、丰厚的大字在远淡的天空下显得更为庄重和大气。苍山逶迤如一巨幅屏障,显出磅礴气势。东临碧波荡漾的太湖,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一水绕苍山,苍山抱苏州”,氤氲着烟波缭绕的气息,令人沉醉。
行走在绿光农场里,心绪也被这浩渺烟波一遍遍涤净,心底豁然开朗。走几步,便会遇到几个女生骑着单车飞快的驶过,留下一串串笑声荡漾。牧场、采摘园、骑马场都如下关风的自由随意,上关花的甜美秀丽,闲适温情,一点点幽幽的融进我的心里。 棕榈园的河边有一排木质的秋千,学生们三三两两的手挽着手在河边漫步或是坐在秋千上嘻嘻哈哈的笑着,笑声一直传到河对岸还是那么爽朗。有的同学笑着奔跑在木吊桥上使劲的晃着,然后飞快的跑到沙滩上用手划着碧波粼粼的河水。猪仔不停息的“哼哼”的叫声,天鹅扑扑洁白的翅膀噗通跳下水去,马儿的奔腾声还有奶牛母女的亲昵声,都回响在我们的耳畔,奏起了一曲和谐的乐章。 整个农场里弥漫着薄荷的清香,好多同学都捧着一小盆薄荷小心的抚摸着,薄荷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农场,浸润了苍山,浸润了天鹅、兔子、奶牛还有猪仔,浸润着我们历久弥新的心。
我们在这里拥抱自然,领略到了那么多那么多淡远清丽的风景,感受到的却是大自然那颗最淡然最朴实的心。当我们来到这片土地,我们在寻找无限风光,也在希冀将这里永远的留在我们心里。感谢这里,给予我们了在喧嚣的凡尘之中永远也感受不到的淡泊与致远。
我知道,这时的农场里是笑容,是快乐,是无忧无虑,是幸福。是我们带来的,带来了比氤氲烟波的意韵还要美还要美的风景。
远方的苍山高洁恒远,太湖秋波澹澹,庭院深深、花香碎语、棕榈园、小河边、秋千上、记忆里,都留下了我们寻迹自然的足迹,留下了我们永远的风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