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我校开展了常州市基础教育数字化项目学校展示活动,迎来了来自常州市各地的专家、老师,举行了一场数字化教学的饕餮盛宴。
下午第一节课,徐楠老师和郑小娇老师分别在机房开设了数字化教学背景下的英语和数学展示课。第二节课,在阶梯教室,教研室的教研员对本次教学进行了点评。英语教研员刘芸老师对徐楠老师的课评价颇高。他说,徐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课堂非常精彩,整个课堂主要有四个亮点: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能够立足课本又高于课本;二是信息技术与英语课融合的有效性,将英语软件应用得恰到好处;三是教学内容组织的线索化、主题化,使整体的情境感体现了出来;四是能够用学生能够做什么事来衡量教学的有效性。总的来说,整个课堂中,教师充满智慧,学生充满灵气。数学教研员承锡生从三个方面评价了郑小娇老师的课:一、技术对数学的影响。利用网络对作业统计,使得老师的工作量减少了,效率提高了,并且更加具有针对性;二、讲评课的目标。这是一节单元结束后的讲评课,郑老师让学生暴露出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再针对错误进行纠错,然后再巩固,在对题目的品味中评方法、评思维,是合乎讲评规律的一节课;三、对数字化教学做一些探讨。对于难度系数高的题目,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否则效果就欠佳了。
在专家评课之后,一部精彩的《常外e之路》的视频,从侧面反映了我校在e学习上的探索。随后,曹慧校长汇报了我校的e学习之路。
曹校长认为,我校的e学习之路是一条探索之路、课改之路,也是一条追求之路。我校开展e学习活动的背景,是出于教学大环境的需要,是变革教学方式的需要,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e学习实践顶层设计的思路由一个目标、两条路径、三大策略和四个突破口构成。随后,曹校长重点介绍了我校e学习之路的开展情况:1、开展“基于标准的e学习”培训,理念先行。2、开展教学研究系列活动,实践融通。借鉴翻转课堂的元素将学习内容以微课程的方式前置,课堂开展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依托作业批改系统和阅卷系统对学习过程进行数据记录。3、开展环境和平台建设,技术支持。我校为营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建立了天天e学习平台、少年数学院和享读空间,并完善校园网的建设。曹校长指出,结合学校未来发展,期待为正在建设的新校区探索出全新的设计、建设、运营模式和模型,促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最后,曹校长交流了几点思考:1、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常外都要尝试e学习。2、常外e学习探索既要大胆探索,又要小心求证,这是谋定而后动的策略选择。3、常外e学习尝试要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关注并努力解决。
曹校长的汇报详实、精彩。接着,教科院的蒯书记给我们进行了专业的引领。他认为所有的改革中,没变的是特点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特定的学习内容,这是体系和制度。数字化学习应基于资源学习、基于交流学习、基于评价学习。个性化在学习中有三个点要考虑:一是愿不愿意学,二是学习策略的选择,三是学习的速度。蒯书记认为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发生点。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用九个字概括为:云课堂、大数据、个性化。因此,他提出了在线学习到分析数据的路线图。最后,他提出数学教学是为了解决四个问题,即感知问题、数学建模、具体计算、问题还原。他认为数学教学长期在具体计算,应进一步增强学习感知问题、数学建模、问题还原能力。
蒯书记高屋建瓴的发言赢得了在场老师们的连连掌声。最后,常州市教育局戚宝华处长就此次展示活动谈了自己的感受。他用三个“没有想到”高度赞扬了此次活动的圆满和精彩。他没有想到这项活动策划得如此之好,没有想到参加听课的人数很多,没有想到活动内容如此精彩。他指出改革是持续性的,初中教育本身有着自身教育的独特性,应最终立足于改革我们的课堂和学习,让我们的教育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
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我们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应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相信在e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能团结e心,精e求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