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师发展>>名师工作室>>文章内容
新情境下学生历史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石浙苏名师工作室研究日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3-12-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建军

2013年12月25日周三上午,我校石浙苏名师工作室特邀常州市历史学科教研员闵晓弘老师来听课指导,并针对九年级毕业班的历史教学情况作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石浙苏名师工作室研究日活动的研究主题是“新情境下学生历史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上午第一节课张敏娜老师以“创设情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为研究方向,在九(13)班上了一节题为《俄国向何处去》的新授课。第二节课由居恺悌老师在九(3)班开了一节题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新授课,研究方向是“新情境下史学思维的培养”。两位青年教师从自身对教材的分析和解读出发,基于对学情的分析、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以及对九年级教学的注意点等,将九年级的历史课堂出色的展示出来,工作室全体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两节课后,在历史教研组组长孙建军老师的主持之下,特邀教研员闵晓弘和工作室领衔人石浙苏对全体成员给出了恳切的评价和建议。

闵晓弘老师指出,历史教学必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第一,抓住一节课的核心、主线。让整个一节课围绕其主线发展和构建起来,不能零散混乱。第二,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的围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等方面加入课堂环节的巧妙设计,追求能力培养的时效性。

同时,闵晓弘老师对历史教研组建设及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恳切的建议。第一,历史教师要多读书,教师才能对某些历史问题深刻而全面的认识;第二,历史教研组要建立资料库,多命题、命好题,不断提升教师的基本功能力。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石浙苏作了如下总结:课堂教学要注意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以有代表性的设问画龙点睛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情境的创设中要把重点放在教材之外的新元素上,在保证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中考对知识点的能阶要求融入其中;毕业班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穿插典型考题和原创新题,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使学生的能力逐渐提升。

本次工作室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学习提升的机会。我们充满信心,工作室里有这么多有思想有能力的青年教师,一定会进一步地开拓创新,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满怀豪情地学习、反思、践行,研究的脚步不会停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