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行政评课实录——九年级王佳老师的化学复习课
 
发布时间:2014-05-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整理人:王佳

     

本人有幸于2014520日在九年级(2)班对全校中层及化学组的同事开设一节复习课,主要内容为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质量守恒定律》。

一、设计出发点及备课思路:

本节课立足于新的课程标准,以中考考试纲要说明为规范,在研究了近几年中考卷的前提下,主要复习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守恒原因、实验验证及计算应用四个模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提高相关实验综合题的解题能力,掌握综合计算的解题方法。。

思路思路:备课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项重要定律,是确定化学式的依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同时也和后续化学计算密切相关。该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定律的内容、定律的宏观和微观解释,实验验证及具体应用,尤其是具体应用部分,涉及到的题型非常广泛:如解释日常现象、化学式的确定、化学方程式的确定、物质质量的确定等等。但通过分析中考考纲、中考例题并结合一模试卷及学生平时的反馈情况,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位在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探究,特别是有气体参与的实验装置的设计。计算部分结合学生平时的难点将重点放在化学变化中如何根据具体数据确定化学式。通过对中考题的统计(近几年的中考该部分都是考察的计算,并没有涉及到实验)上述两部分内容将更侧重于实验探究的复习。

其次,本节课包括之前的复习课,一直在探究如何平衡讲习题和复习之间的关系。理科的复习课不可能不讲习题,但单纯讲习题,那么复习课就是习题评讲课。学生无趣,教师无味。我的思路是习题归类评奖,通过习题找方法,通过习题总结策略,并且尝试让学生来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抓住一类题目的本质。本节课也是尝试让学生归纳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回忆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评讲过的习题由学生反思、总结解题方法。

二、化学组同仁对本节课的评议:

周秋云老师:本节课给了我以下几点启示:(1)展示课标要求及中考能级要求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2)给出该部分内容在近三年中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让学生明确该部分的重要性。(3)本节课以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为重心,内容重点突出。(4)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建议:(1)若考虑到时间不够,可将第四部分的计算放在计算模块中复习。(2)总结的一些实验方法应再配以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

杨天一老师:本节课的建议(1)书本实验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是为了防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即可证明反应物是气体也需要密闭环境。(22011年中考题讲解所所放的时间较长。

沈书君老师:(1)上课思路清晰(2)中考说明的呈现不仅让老师心中有数,更让学生心中有数。(3)本节课的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体现了创新。(3)新课阶段已经对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进行了探究,本节课从复习课的角度出发,切换重点,改为对实验装置及实验设计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3)注意方法的引导和引用,达到了一轮复习的目的:以不变应万变。改进之处:(1)板书中第二部分:守恒原因中的“变”与“可能变”是否与大标题逻辑相符合。(2)长颈漏斗学生的回答也有可取之处,应该重视,善于倾听,给学生展示的机会。(3)气球浮力要根据具体的情景结合应用,防止学生思路的偏差。(4)元素计算难度稍大,要注意循序渐进。

宋曙波老师:(1)例题不偏重解题过程及答案,而是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将评讲过的例题进行反思总结,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帮助。(2)考查虽侧重于计算,但实验题的设计一般是从定性到定量,最后一问的定量一般都是较难的问题,一般层次的同学无法做到这一步,针对这样的学生,用定量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能力无法达到。以草酸钙分解为例,确定分解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可以不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利用信息中钙元素质量不变,得出固体就是氧化钙。

华正洲老师:(1)王佳老师在这四年中从青涩慌乱到基本走上了轨道。(2)课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题目从基础中档到较难,层次分明。(2)课堂分为两块:基础知识及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侧重的实验设计评价和综合计算历来就是学生的难点。其中对于设计评价的讨论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起来。建议:(1)课堂表现欠沉稳,主要表现在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足,语速过快。(2PPT已经有的内容板书可以省略,可以请学生陈述课件内容来代替。(3)对细节问题的把握要进一步把握。板书要板演计算过程,防止学生会做但拿不到分。学校的行政听课对于年轻老师的成长是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王雁婷老师:(1)王佳老师做事认真,善于学习,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各项活动,上课能力得到了提高。(2)愿意专研中考题、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建议:上课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解去思考,教师要做的就是倾听和总结。

邰洋老师:(1)中考的计算难度逐年增加,和高中的学业水平测试相当。常外学生起点高,作业难度也较大。本节课以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为背景进行复习,因此概念复习也可以以实验为载体,用实验主线贯穿始终。(2)复习课要解决学生虽然懂但是不会做,做不对的现象。

三、学校领导对本节课的评议:

姜庆军主任:(1)本节课逻辑性强,有针对性。(2)课堂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不能硬将学生一直往教师预设的方向上拉,要让学生有发散性思维。(3)九年级要引导学生对资料的整理,防止开始评讲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准备好资料,

黄金松副校长:质量守恒定律是非常熟悉的考点和定律。在之前的化学课听评课过程中,该部分的内容正如周秋云老师所说,以计算为重点,强调计算的各种方法和应用。本节课却定位在实验探究和实验验证,特别是对实验的设计和评价,所以给本节课的定义是传统但有想法。“传统”指的是本节课采用了理科复习的一般模式:给出方法进行总结,结合变式进行训练。但本节课有想法,这个想法基于对中考试题和学生学情的研究。学生学情主要是对实验探究部分掌握有困难,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总结本节课的三个亮点(1PPT上呈现中考能级要求,分值分布、具体题目的呈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注重对已有例题的解释。(3PPT上用问题串的形式围绕目标解决问题,层次鲜明,有知识层面、有理解层面也有分析层面,及评价层面,前两者属于低水平层面,后两者属于高水平层面,都有涉及。

有改进的空间:(1)课堂需要教师的调动,教师的语言稍显单一,缺少表扬、激励性的语言,导致后续题目难度加大后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跟不上。(2)辅助方式:PPT、板书中真题的呈现价值在哪?最终能达到什么目的?真题呈现需要考虑的问题有:错误原因有哪些,有何解题策略,最终何有收获。(3)例题的分析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没有给学生发散出来,或者是教师定好方向,或者只让一个学生回答,是否还有更好的形式?解题的方法也不止一种,多种方法更需要学生来提供。(4)学生讨论需要放在真正要讨论的环节,应该让学生先思考再讨论,讨论活动真正要达到实效。

课后需要思考:今天所讲的问题学生能掌握百分之多少。

曹慧校长:对化学组的情况分析:(1)祝贺化学组在金钥匙比赛中获得佳绩。(2)本节课体现了化学组团结互助、关注每个老师的专业成长。(3)化学组目前教科研稍显不足,教师不仅要上好课,更好做好教科研,这样才能看问题有高度,把握好方向的引领。

行政听课的目的是行政介入,备课组联动,以某一个老师的课堂呈现为载体,目的使为了使大家更好的研究教学,关注教学,更好的提升课堂效益。

本节课反应出了王佳老师在四年过程中进步明显,课堂思路清晰,语言规范,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学生的驾驭能力也较强。在距离中考不到30天的时间内,必须要认真思考如何提高课堂的绩效。听课后有以下几点想法:

复习必须围绕考纲、中考链接及学生学情的分析,但必须坚持。复习必须考虑到

学生的学情,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握好学生弱点,切中要害。(2)教学要给足空间,

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只能被动的接受,就只是支离破碎的记忆。一些小问题可以以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先思考,教师帮助归纳总结,教师就是引导者的角色。如果教师只是主观上替代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学习肯定收效不高,教师一定要少讲多思考,多总结。(3)知识归纳固然重要,但反馈练习更重要。知识点归纳后需要换一个情境让学生再次练习,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再次感悟。(4)老师的专业知识要加强,备课组的集备要充分,备课组要打通仗,防止课堂上出现科学性错误,只有专业性加强了,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倾听学生。(5)教学要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唯一。以草酸钙为例,既可以定量也可以定性,我们要学会智慧型的解决一些问题,让学生有多种方法去解决一类问题。

四、我的课后反思

1)正如同仁们和领导指出的,课堂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起注意。  (2)一类问题老师先要多角度思考,看看那有没有多种解题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3)多预设,多思考,尤其是复习课,实验课这样的课型,更要预设问题的生成,并做好适时的引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