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两个节日,一份温暖——记八(17)班教师、中秋节活动
 
发布时间:2014-09-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八(17)班 袁欣怡

 

  

  又是一季九月,又是一次班会,又是一年中秋。

   丹桂的馨香依然未改,然而今年的教师节主题班会与中秋佳节却大不相同,正应了那句话——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绿叶情浓】

     教师节的气息又伴着秋风习习而来。

     u型摆放好的桌椅,头顶上琳琅满目的花灯,还有桌上一个个可爱的兔灯和月饼……是的,这里,就是同学们为老师精心布置的班会教室;这里,就是八(17)班。

随着曹校长、各科老师的接踵而至,班级气氛立刻就活跃了起来。我们踏歌而行,开始了周五的那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节主题班会。

教室里光线虽然有些昏暗,可这次班会却不留遗憾——沉湎于和各位老师的互动中,惊叹于两位同学翩跹的舞步,回味着教室中悬挂着的灯笼的模样,留恋着味蕾上月饼的滋味……的确,这一次班会,实在令人流连忘返。

回想起整个过程,仍然叫人意犹未尽,尤其是品尝月饼与评选灯笼两个环节更是历历在目——当主持人一声令下,同学们都热情地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与老师同学一起分享,各式各样的月饼令人眼花缭乱,其味道也让在场所有人都拍手叫好;接下来的环节便是评选灯笼。头顶上,五颜六色的花灯都是同学们辛勤付出的成果,让众位老师都有些目不暇接。卡通灯俏皮有趣,日式灯典雅缤纷,宫灯婉约大方,个个都是不分上下的。

在一片欢声笑语里,45分钟显得尤为短暂。或许这一次班会不是最盛大的,但却是最真诚的;或许这一些月饼不是最好吃的,但却是最甜蜜的;或许这几盏花灯不是最精致的,但却是最用心的。小小的一次班会,没有过大的排场,没有过多的矫揉造作,没有过分的约束;八(17)班的所有同学仅把这一次活动作为一次体验,更作为一份教师节礼物献给所有的老师们。

绿叶情浓,我们在感恩。

 

【心花绽放】

     “这些星星的孩子们,对流泪是什么,爱是什么,疼痛是什么,拥抱是什么,亲人是什么,一概没有知觉。”在书里读到这样一段话,那种酸涩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于是,在班会的后一天,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常州天爱儿童康复中心,为他们献上一份提前的中秋节礼物。

早晨八点,我们一行人准时到达他们的“家”,看到了那群孩子们,不禁有些哑然。

这二十几个孩子年龄不等,有的似乎无比稚嫩,也有的与我们是一般大的。他们在老师的搀扶下来到了我们面前。

两个节目过后,我们纷纷将亲手制作的月饼送给他们。这些孩子用他们稚嫩的小手、有些不太协调的从我们手中接过月饼。有的孩子害羞,迟迟不敢接受;也有的孩子大方地拿了月饼,对着我们露出笑靥,更有一个小女孩在家长的引导下对我们甜甜地说了声“谢谢”。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早已融化。

接下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孩子们的教室。他们正在进行康复训练,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他们始终默默地坚持着;面对英语课本,他们一边笑着与我们交流、一边卖力地学着。闲暇时我看了走廊里他们的绘画和写字,一笔一划都流露着勇敢与坚强,这是他们与命运的抗争。

没错,这些孩子存在缺陷。可在他们多舛的命运里,留下的不是他们自怨自艾地阴影,而是他们勇敢抗争的画面。他们在练习中也曾哭泣,可他们却从未放弃。

或许,爱他们、关心他们,就像掉进不知道希望在哪里的无底洞。可是哪怕他们每天只有一微米、一微米的进步,也让人欣慰。在此,我们呼吁社会上的所有人,都能为他们献出一份爱,抛开自己的功利心,为他们开辟一片无垠的蓝天吧!

心花绽放,我们在奉献。

 

【后记】

这次活动在全班同学的献策配合下,举办得有声有色,着实让人难以忘怀。

从开学初老师布置下任务,大家纷纷出谋划策最后裁定方案;到课间课后,每个小组的认真筹备;使最后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

至今,所有活动都已接近尾声,可我仍然搜索枯肠地回忆着这一周里的点滴:那许许多多个在舞蹈房合作制作花灯的中午,仍然浸泡在大家的汗水里;那无数个完成花灯后的喜悦,仍然散落在心灵的角落;班会上各种各样的片段,仍然藏在记忆的深处;在康复中心里看到的孩子们的笑脸,仍然印在心石上无法泯灭……

我们曾经笑着调侃自己的月饼是“黑暗料理”,却不知道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竟然全部出自我们之手;我们曾经退缩着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出花灯,却没想到那些五彩缤纷的灯笼竟然是由我们的双手造就;我们曾经默默地躲在一边以为自己微不足道,却不曾料到就凭我们的付出,让孩子们露出了久违的笑,让这一次班会办的这样有声有色……原来——一切,皆有可能。

开学第一周是那样的繁忙,却也那样的充实。我们感恩,我们奉献,我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还给老师一张满意的答卷、献给孩子们一份忱挚的礼物。

两个节日,一份感悟,是以为记。   

 

 

附:家长点评

 

 

 

                                              

 

           

  

 

 

“今年的中秋因为品尝到孩子自己做的月饼而格外温馨,从一起购买原材料到母女两人在厨房的手忙脚乱,真是欢乐不断!孩子和老爸合力制做的灯笼虽然谈不上高大上,但也让我回想起儿时拉兔灯过节的情形!”

 

“这周是孩子比较忙碌的一周,但却是非常愉快的。每天放学回来的路上总是兴奋的跟我汇报活动进程,而且像个小大人一样郑重的说,老师不在更加要把活动安排妥当。觉得孩子长大了很多,有担当了。”

 

七(17)班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有劳动成果的喜悦,跟那些不幸的孩子比自己是幸福的,要珍惜所拥有,希望孩子爱生活,爱学习,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幸福成长。17班加油!你们是最棒的!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孩子的收获非常大。从做花灯,到做月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还有一点收获是没有想到的,因为要完成手工任务,孩子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每天完成学习任务效率非常高,在完成这些任务的情况下,丝毫没有影响到学习,并且还比以前学习更专注更高效了。”

 

“这次的活动以义工的形式结束,我们觉得非常好,孩子在这次义工活动中感触很大,接触到了很多不幸的孩子,看到同龄人中还有这样的一些弱势群体,孩子心里很难过,希望能够伸出自己的双手,来帮助他们,同时也感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多么的幸福,学会珍惜,多做有意义的事,做一个有用的人!”

 

喜欢,因为它独具匠心

伴着初秋的凉爽,孩子们欣欣然回到了熟悉的校园,见到了久违的伙伴,齐聚在常外的八(17)班,开始了新学期的校园生活。开学报到那天回到家,儿子就让我帮他网购有关自制月饼和兔子灯的各种材料,因为他们要过一个与众不同的中秋节,简约却又深含情意的教师节。在过去的14年里,和孩子一起做过无数次手工,但这两项任务还真未曾尝试过。和儿子一样,怀揣着一丝期盼、几许担忧开始了准备工作。

周三放学后,儿子就一直兴奋地与我交流着,自己在班级里如何主动帮助同学一起做宫灯:糊纸、黏胶、修饰……被孩子这种从所未有的快乐与参与的热情感染着,晚餐后,一家人就打开刚快递收到的材料,开始了全家总动员。儿子有了在学校做灯的经验,迅速地结合兔子灯的制作说明书指导我们分工合作,缠铅丝、贴双面胶、糊纸、剪“兔毛”,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过程,深刻感受到了儿子的学习能力与手巧。用冰皮粉自制月饼,儿子更是得心应手,和面、分皮、包陷、压花,大约一刻钟就把八个月饼装盒了。晚上虽然花了近四个小时才完成这两项任务,但是内心充满激动和感激。

激动的是:第一次和儿子一起自制月饼和兔子灯,在不惑之年体验了孩童才有的那种纯粹的欣喜,为每一步的成功而喜悦。感激的是:在儿子的初中时代,班主任樊老师能组织开展这项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秋节。每日听着儿子高兴地讲诉班里手工制作中发生的趣事,每日看见班级群里上传的活动照片,三三两两围在一起,那专注地神情令我惊诧,亦或笑靥如花。

如果把人的生命演变与精神成长比喻成那更迭有序的春夏秋冬,那少年时代无意就是人生的春天,生命勃发,内容丰富,充满激情。于是,在樊老师的静心组织下,有了周五的中秋节主题班会,有了周六更有意义的集体义工活动,让孩子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与灯笼,走进了自闭症孩子的课堂,与他们一起玩乐、学习、互动。我想,儿子对生命的理解和爱是无法用一段话来阐释的,他在活动完毕上车后,轻轻地对我说:“谢谢妈妈!”

在我们家长眼中,常外富有生命化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想,它不是一节课的呈现,而是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贯穿起来所形成的立体课堂,它不会在一节课里见到多大的成效,而是努力发生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它会因生命的投入而鲜活,因生命的相互润泽而成长,因生命的自由而绽放。

唯有喜欢,因为它与众不同!

唯有感谢,因为它独具匠心!

                                                   

                                             常外八(17)班  张益恺妈妈

                                                 201496日晚

 

 

                       

家长点评.doc  删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