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是我加入常外教师队伍的第2个周四,很荣幸能和八(12)班的同学们一起向校领导和物理教研组的同事展示一节新授课,本节课的课题是《乐音的特性》,作为八上物理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它不仅是本章重点,也是中考的易考点。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评课记录以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物理这门学科,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他们
的好奇心大过求知欲,因此在初始授课时期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更需要及时渗透物理学中科学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思维方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其中音调的学习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音调与响度容易混淆。
2.学情分析
在第一节《声音是什么》的学习后,学生对声音已经有了一定水平的认知,但对乐音的概念却没有清晰的界定,对于乐音更是缺乏细致的分析。
3.教法
强调以生为本。声音与每一个人的关系都很密切,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注重从学生的切身感悟出发,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第一部分响度的教学中,首先用小锤轻、重两次敲击音叉,让学生仔细聆听两次声音的区别,并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声音的强弱?接着利用鼓、粉笔等实验器材通过想一想、猜一猜、设计实验并验证等环节,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渐明白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再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总结影响听声者听到声音响度的因素,使学生明白物理源于生活的道理。第二部分音调的授课过程中,利用改变发声齿轮转动的速度来改变卡片发出声音的高低,从听觉上给学生冲击。选取用卡片划梳子的实验,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自主探究、交流总结,经过教师点拨知道物理学中频率的概念、物理意义以及对音调的影响。由于本节课信息量较大,在第三部分音色的教学开始之前,设置“我来讲话你来猜,猜猜我是谁”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放松的过程中,知道我们之所以能从声音上区分不同的人与乐音的第三个特性音色有关。通过声卡示波器软件,让学生能从图像上直观、清晰的比较出不同的音色。本节课的最后,设置了学以致用环节,目的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点是否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二、评课记录
徐清老师:本节课选取的素材较多,包括视频、音叉、小游戏等,有教师演示,也有学生实验,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基本达成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比较到位。有一处疑惑是提出用梳子和卡片敲击可以发出声音后,未进行实验验证。
邵立新老师:板书清晰,教学过程流畅,越往后上越精彩,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但存在几个小问题,如视频引入时,应在视频结束后再提问;探究鼓面振幅对声音强弱影响时,可以把鼓立起来,让学生更清晰的观察。
叶安然老师:上课流程注重基础,板书内容略长,不便于学生记录,有些实验现象,后排同学看的不清楚。
张义勇老师:这节课有几个特色,王丹老师个人基本功较为扎实,语言清晰洪亮,板书安排、多媒体素材较好,教学板块设计清晰明朗,有任务达成度,注重在物理学研究中思想方法的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也有所表达,并适当的考虑了学科的融合性。建议课堂教学多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让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自主发现。素材需使用到位,注意承上启下。
朱田主任:优点是课堂能够显示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人上课优势较为明显,注重学生基本思维的点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学习。建议是课堂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提升的空间,思考课堂动态生成应该怎么去引导以及到底要抓什么样的课堂动态。对于预习后学生说出的专业术语,可以请学生,从他的角度出发为大家讲解,更便于理解。关于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总结,如果思维量较大,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素材的使用和知识点的讲解可以再深入到位一些。
欧云主任:王丹老师声音洪亮,师生互动较好,课堂管理较及时,注重物理方法的渗透。提出思考:课堂上教材应该怎么用,笔记是否一定要记,在教材中做标记是否更好,笔记是否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总结。
石浙苏主任:课堂体现了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八年级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用什么方式改变教学模式值得思考。课上要能够体现出学生预习的好处,寻找一种方式显现预习在课堂中的作用。
金菊老师:物理学科有科学性的美,有科学态度的引导,课堂上王老师能渗透物理源自生活的意识,教学过程直观且亲切。但课堂发言同学的范围较小,希望更为关注女同学掌握的情况。
李娟主任:课堂比较热闹,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学科观,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充分,要多给学生时间。教学设计中的学以致用部分,能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中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宋玉珍主任:本节课的信息量较大、知识点多,王丹老师表现从容,授课过程流畅,一节课中涵盖了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巩固,但是课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较少,建议多增加些音乐作品以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周华主任:一节课听下来,对本节课中的三个概念可以理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在课堂引入部分,学生要从视频中获取什么信息,应在播放视频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观看。建议:是否可以直接用编钟的音乐引入新课,首尾呼应;关于教材中音色的知识简单易懂,是否可以调整到响度之前先讲解。
张榕书记:课堂气氛活跃,引课时的视频导入前需提出问题,让学生具有目的性。素材都贴近生活,要更进一步挖掘素材的利用方式。课的节奏需放慢些,让学生体会、演示、解说。管类乐器可以让学生参与、体验,从而调动积极性,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
杨宗奇主任:教态自然,课堂驾驭能力强,但节奏都控制在教师手中。对知识点的讲解可以更细致深入,内容也可以继续挖掘。感觉课堂的节奏,越到后面越快。
姜庆军主任:教态老练、自然,建议PPT上已有内容不再板书,学以致用部分题目的难度可以适当加大。
沈亚东校长:教师的基本功比较扎实,教学板块清晰,年轻教师的特点明显,授课过程中能注重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物理学科作为八年级的起始学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要由表及里的教育学生,提问的过程当中不要太急,要留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对于预习充分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同时需要思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根据不同学生的预习程度来设计课堂。
曹慧校长总结: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比较年轻,经验较少,需要扬长避短,每次集体教研活动都需要对课的教学处理进行推敲,在推敲当中让年轻教师能够更准确把握教材,比较好的处理教学。备课时需推敲教学的框架、板块,也要推敲每个素材、活动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指向,同时还需要推敲学生的学习难点。对本节课的建议:1.要以生为本,摸清学生的能力,运用素材来帮助学生的理解;2.对难点概念的讲授应更加清晰;3.问题要突出思维的开放性,问题串要起到启发学生的思考的作用。
三、教学反思
感谢学校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和建议。在这节课中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初步达成教学目标。多样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物理知识。通过同组老师和学校领导的评议以及一堂课过后的切身体会,我认为有些方面需要及时改进:一、需要更加注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在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课堂;二、课前要优化问题串,尽量做到有思维量,让问题有思考的价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并做好学生可能给出答案的预设,以便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三、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程度,明确教学目标,营造出高效课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探索,悉心求教,希望能尽快成为一名成熟且优秀的青年教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