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周四上午第三节课,谢敏英老师在八(10)班开设了一堂题为《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公开课,校领导和生物组的同事们参与了听课评课。
《两栖类和爬行类》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谢敏英基于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视频作为导入,给予学生对这两类动物的直观印象;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和“讨论梳理”、“分析总结”等多个环节,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合作学习策略,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通过图片资料和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动物,形成环保的意识,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改变来保护身边的动物,爱护身边的环境。
课后,生物组的老师们从学科角度交流了对本节课的想法和建议,分享教育智慧,而后,校领导们结合听课和评课情况,也提出了宝贵意见,指出生物学和生活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以下是谢敏英老师整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概述两栖类和爬行类的结构特征,并说明生物的生理结构和环境相适应;通过观察、讨论和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举例说明,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对珍稀动物现状的讨论和分析,形成保护动物的意识。其中“概述两栖类和爬行类的结构特征,并说明生物的生理结构和环境相适应”这一目标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视频为导入,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受和认识,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请学生思考两栖类和爬行类与鱼类的差别,然后采用自主学习填表的方式使学生对这两类动物有一个相对系统的认识并无形中对这些动物进行比较,再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的讨论,同伴之间互相分析;最后组织全体同学一起归纳总结,并附加图片材料进行说明。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另外,在归纳总结的过程当中,穿插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在最后总结的时候,学生就能通过之前问题给出的线索得出结论。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从对珍稀的两栖和爬行动物的介绍到身边的动物的遭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介绍国外的一些做法,开阔学生的认识和眼界。
以下是生物组同事及各位领导对本节课的评议:
陆志英老师:这堂课以鱼类学习的基础为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表单的应用有利于知识点的梳理,并建立生物学最基本的观点,即结构和环境相适应;关注珍稀动物的情感教育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建议: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对情感的激发更好一些。
张蕾老师:本节课中视频和图片的应用恰当合理,丰富了学生对动物的感性认识;自主学习表单的设计和应用是本节课的亮点;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情感教育这一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生物素养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形成。缺点:由于紧张出现口误;视频播放的时候出现画面和字幕不同步。
王艺老师:整体环节设计流畅,时间安排合理;资源丰富,学案应用较好,板书书写工整;情感态度教育方面引用国外的做法,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了思路。建议:引导语应更简洁精准,学生回答后尽量少重复学生的话,而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提升;概括两栖类概念时难度较大,可以在其中设置台阶降低难度。
宋玉珍老师:比较动物的形态特征中应用视频和表格等多种方式,克服了难点;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建议:在概括两栖类不完善的特征时应关注学生的反应;语言表述可以更加精炼、更美,少用日常用语。
邵达宇老师:前面关于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特征分析落实情况好,后半部分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时,可以引用身边的案例,更好地触动学生的情感。
李娟主任: 采用的素材比较丰富;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建议:对学生名字不熟悉;表单设计提前把项目列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角度;可以在课后安排一些关于保护珍稀动物的后续活动。
姜庆军主任:PPT制作的精细程度可以进一步加强,从而增大课堂的容量,把节省下的时间用于后面的部分,这样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块可以加入更多的设计,使情感得到升华。
吴国昌主任:表单的应用效果好,不仅可以在生物学科应用,还有助于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应用,是一种好的学法的迁移。
黄金松副校长:这堂课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学方式的提升;目标设置合理,应用表格和视频等多种手段提炼出动物的特征,使学生理解结构和环境相适应这一基本观点;在保护动物教育方面,从各角度提醒学生做好环境的保护者。建议:注重任务单填写后学生的反馈;归纳两栖动物的定义只需说出主要特征即可,同学间可以相互补充;提问的语言可以更加准确精炼,注重学生回答的及时评价。
曹慧校长:这堂课首先体现了课堂教学形态的改变,提高了教学效益,信息量较大并且与教材匹配,视频知识面丰富,不拘泥于教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回答体现出学生的优秀;国外保护动物的拓展传递出一种态度,但是渗透可以更加深入。建议:提问技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表单可以作为预习作业;可以布置一些非笔头的课后活动,在课堂中分享,或者拟定一些小主题,举办相关的生物学展览,做出生物学科的文化。
谢敏英老师课后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应用以及表格式的分析讨论和归纳梳理,在克服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效果较好,可以考虑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应用,并作为一种示例,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表格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成为一种学法的指导。
不足之处:情感教育的渗透不够深入,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原因在于选取的素材离学生的生活稍远,学生无法深刻体会,所以在选取素材时应注意和学生生活的紧密性;另外,提问的技巧和用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使课堂语言精炼优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