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八(13)班毕嘉成同学被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关心下一代周报》评为2013年度“感动读者年度人物”;今年5月毕嘉成同学被共青团常州市委、常州市教育局评为“龙城好少年”,并在市文明办在举办的“首善之城、德韵流芳”的活动中获得表彰,并受到市委书记阎立的亲切接见。
自6年前成为一名“注册小义工”以来,毕嘉成同学从未想到过会获得这些荣誉,“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已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他,是班级同学们公认的“老好人”、是敬老院老人们眼中的“开心果”、是结对帮扶的弟弟心中的“大哥哥”、是外来民工子弟永远的“好伙伴”。毕嘉成懂感恩、乐分享、勇担当。
今年5月,毕嘉成参加“一袋牛奶的暴走”公益活动,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捐赠牛奶钱;“六一”儿童节,他号召班级同学捐赠“布娃娃”,关爱自闭症儿童,并以这样的方式来向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告别;暑期里,他又参加了“小书包、大梦想”的公益活动,去到大别山腹地的贫困县,结对一名山里孩子,并送去了书籍和新书包;就在上周六,他还和班级同学们来到我市一个老小区,为70岁以上的老人们派送了爱心“黄手环”和“重阳糕”,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参加这样的公益活动,数不胜数,“小义工、大能量”,毕嘉成同学身上的“正能量”也源源不断的感染和带动着他周围的人。在他的带动下,许多班级同学都倡导勤俭环保、乐于帮助他人,并积极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在感受到爱的同时大家也懂得了如何去付出爱。13班,不仅是“文明班级”,俨然成为了一个充满着爱与关怀的“大集体”。
“做最好的自己、能有益于他人!”常外的这句校训也成为了毕嘉成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源动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他也在收获着快乐和幸福。去年,当毕嘉成荣获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称号时,《关心下一代周报》的记者到学校来采访他,毕嘉成同学在与记者交流时多次谈到自己参加公益活动时的一些感动和收获。有一次,他到戚区的一个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活动结束后,他扶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回住处,细雨朦朦,老人回到住处后,拉着他聊了好多话,当毕嘉成离开时,老人硬是跟着下楼把他送到了大门口。至今老人那依依不舍的眼神和背影还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前年暑假里,毕嘉成家里住进了一位来位云南大山里的小妹妹,她从来也没有走出过大山,甚至都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吃过一次冰激凌。毕嘉成同学为她安排了丰富的城市体验生活。在几天的交流中,山里孩子身上的那份自强不息和吃苦耐劳让毕嘉成感受颇深。
在常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样的感动也如星星之火般闪烁着。七年级上学期,当班级同学黄宇轩腿部骨折时,毕嘉成同学主动承担起搀扶他上洗衣间和每天中午为他打饭的职责;七年级下学期,毕嘉成同学右手手腕意外骨折时,同学们也争着为他打饭和抄写笔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也正是公益活动的最质朴的内涵嘛!
国庆节前,毕嘉成同学还入选了常外的国旗护卫队,成为了一名护旗手,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期待着在国旗下许下自己庄严的承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