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师发展>>名师工作室>>文章内容
“数字化撬动教育改革,在尝试中寻求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4-1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建军

“数字化撬动教育改革,在尝试中寻求新突破”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石浙苏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大数据时代到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历史教师基本功比、信息化能手比赛、网络团队教研比赛、微课大赛、“翻转课堂”,这些因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石浙苏名师工作室是一次不小的挑战,数字化正不断地撬动着教育改革,教育工作也需与时俱进。石浙苏名师工作室在尝试中寻求着新突破,并以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作为契机,这一学期以来,我们收获颇丰。

 

一、把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契机,推进教育改革工作

1、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孙建军老师撰写的《微视频课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在省级刊物《中学时代》中发表,《大数据定制下中考历史命

题的研究》参加了2014年“黄浦杯”论文比赛,《别让教师在微课的丛林中迷失方向——一次微课比赛引发的三点思考及回应》参加了2014年江苏省优秀教学论文比赛。

2、微课制作。 沈洁、张敏娜、李枝花、孙建军老师参加了2014年江苏省微课大赛,孙建军老师参加了2014年常州市教师沙龙关于“微课制作”的活动。

3、网络团队教研比赛。陈蕾、居恺悌、孙建军老师参加了2014年常州市初中历史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活动。

4、公开课的开设。李枝花老师在录播教室开设了一节名为《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的校级公开课。

收获与反思: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常外石浙苏工作室已经做好准备,并且在创新和实践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脚踏实地、且行且思之路。但是,工作室在信息化的道路中特色不够,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仅仅是适应,很少考虑结合自身的情况去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在结合历史专业在信息化、数字化背景的课程的开发中探索不够。

 

二、开发九年级历史课程资源,走特色课程开发之路

1、认真制定九年级历史教学课程纲要。孙建军老师撰写了《历史教学工作手册》(九下)。包括:教学设计、公开课、教学建议、教学论文等九年级历史教学方面的重要课程资源。

2、积极参加基于标准的e学习教学系列研究活动。工作室积极组织拍摄微课程、研究课、视频录像课。张敏娜老师拍摄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革命》、《华盛顿与拿破仑》等为九年级学生的网络学习也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帮助。

3、认真策划好新课结束考试及一模、二模、三模的自主命题工作方案,做到试卷的准确性、科学性与规范性相结合,高质量的完成命题工作。

4、参加了2014年常州市历史中考阅卷工作。居恺悌、孙建军老师参加了此次网上阅卷工作,对今后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做了客观的评估。

收获与反思:永远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常外石浙苏名师工作室取得优秀的成绩靠的是团队协作、集体智慧、奋力拼搏这三条。当然,工作室的工作也有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九年级最后一轮复习中偏重于专题的讲解和习题的讲解,忽略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忽略了为九年级学生提供适应性课程,在课程的选择性及丰富性方面还需加强。

 

三、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1、市级课题《地方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开展。

1)本学期经过市教研室的研讨及中期评估研究决定,该课题已经获得了“常州市十二五课题”的重点项目称号。在课题的工作方面,李忠俊、孙建军老师全面主持课题组工作;孙建军老师不断完善了了课题组的网站更新;沈洁、居恺悌、

李枝花、段静静、张敏娜、陈蕾等老师继续开发与实施地方历史校本课程。

2)孙建军老师撰写的《复活老常州的记忆,让回忆得到保护》已经在省级期刊中得到了发表,居恺悌老师撰写的《浅谈初中历史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之路径》获得常州市论文比赛一等奖,孙建军老师撰写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学生成长提供适应性课程》获得常州市论文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2、工作室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效果显著。

1)本学期初,工作室开展了“以教科研为抓手,在进步中走向成熟”研讨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本学期工作室活动开展的目标和方向。

2)工作室参与学校各名师工作室工作成果汇报活动,并做了“团结“E”心,我们“E”路前行”的发言。

320145月开展了历史组组内基本功动员及比赛活动。

420145月开展了“感受龙城文化,让回忆得到保护” 常州地方文化研究活动。

3、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师陶杯”论文比赛、2014年“黄浦杯”征文比赛、2014年常州市综合实践教学论文比赛等。

4、参加2014年常州市“教师沙龙”活动。历史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加了课题为《微课制作》的探讨。

收获与反思:教科研工作扎实、稳步的开展,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课题组工作及工作室工作顺利推进,定将在教科研的平台中历练自己,提升教研组的教科研水平,向着优秀教研组迈进。

 

四、脚踏实地、且思且行,继续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1、积极参加2014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李雪峰、陈蕾、孙建军老师积极参加了“中学一级教师”的评审工作,职评工作有序进行。

22014年常州市历史基本功比赛。我组居恺悌老师一举夺魁,拿下了市区及大市基本功比赛的一等。

3、积极开展360度评审工作。要求工作在三年以内的老师积极撰写教学教育心得,参加360度的评审工作,通过评审工作自省教师个人发展,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史一次很好的评价。

收获与反思:2014年职评要求很高,到达年限的老师却因材料不够而暂时失去了职评的基本条件,说明我们教师日常的基本还不够,在基本功比赛中虽有一位老师夺魁,但教师们的基本功素质还亟待提升。

 

五、总结与反思

1、总结:“脚踏实地、稳扎稳打、通力协作、奋勇向前”,整个石浙苏名师工作室充满了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相信我们是一支优秀的团队,一直年轻且积极向上的团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不断完善教研组工作,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2、反思:加强对组内年轻老师的听评课工作;多种方式提升教研组教师的科研能力;积极参加各项省、市、校级教育科研活动;邀请专家对我组进行工作的指导;组织一些校内外的文艺体育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精神面貌,也为教师展示自己提供一些舞台。

3、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进一步整合石浙苏名师工作室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实施特色鲜明、功能明晰的历史课程。

 

 

 

 

 

 

 

 

 

 

 

 

 

 

 

 

 

 

 

 

 

 

石浙苏名师工作室

201481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