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外国际部综合实践活动
深秋,天气逐渐转凉,常外国际部的同学们来到了苏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带着丝丝寒意的秋风,缱绻着发丝,也将漫山红叶渲染上了丹色。天平山,这座海拔仅有201米的山,却葬有范仲淹。站在山脚的古色古香的入口处,抬头望去,山上的枫叶已变红。同学们嬉笑着,结伴进入山中。主道是一条小路,不宽,却蜿蜒曲折。道旁的枫树,并不是平时所见的矮小的枫树,这里的枫树枝干粗大,树上的枫叶从底部到树顶,从深绿色渐渐变黄,到了树顶,枫叶已成了绚烂的红色,耀目,灼眼。一路向前,在枫林间,范仲淹的雕像默默伫立着,衣袂飞扬 ,目光坚定,向远方眺望,似是在惆怅国家未来。据说在范仲淹的一生中,在天平山栽下了两千多棵红枫,虽然,如今只剩下约三百棵存活着,但是,这些枫树仍旧挺拔。
秋风吹过,几片枫叶随风落下,旋转,飘动,漂浮,最后轻轻落在水面上,泛起淡淡的涟漪。范仲淹的雕像旁几片枫叶悄然落下,轻触轮廓,跳跃着,飘落。仿佛是在与历史中的范仲淹私语,告诉他,这里一切安好;感谢他,给了他们生命。树上的枫叶似乎呼应,也仿佛在挽留,摇动着身躯,沙沙作响。这些叶子来于土壤,终是要归于土壤。可是他们的生命并没有完结,它们只是在回归土中是,将自己分解,然后,等待着来年金秋再次经历生命的粲然绽放。它们只是,在用另一种形式延续自己的生命。就如同范仲淹一样,用自己的诗词文章,将自己的坚贞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传达给后世,代代相传。他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且,永不磨灭。最绚烂的并不是色彩,而是 ,生命存在的意义。在这里,我们欣赏到的不仅仅是美景,更是我们品味历史,寻找生命价值的地方。
漫步在木渎小镇,古色古香的小道旁就是一条小河,是标准的江南小镇风格。不宽的河道,有游船载着游客慢慢划过,小道旁的商家紧挨着,从服饰店到食品店,应有尽有,更是有小镇的特色美食。白墙青砖,小桥流水,江南人家。这是我们的第二站,木渎古镇。
既然是金秋,正是枝头挂着橘子的季节。黄澄澄的橘子,由绿叶衬着,将枝头压弯。同学们也体验了一把摘桔子的乐趣。新鲜的橘子,伴有其独特的清香,钻入鼻头,清冽,幽香。这是我们的最后一站,摘橘子。
生命不息,梦想不止。生命的形式不同,可是生活的意义却是相同。脚印四布,脚步坚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