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校新校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如何在学校建设的关键阶段、尤其是装备的定位、设计、采购等环节上更加科学、更加人本、更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我校在会议室一召开新校建设交流会。常州市建装中心的领导和南京相关专家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交流会由沈亚东副校长主持。
曹慧校长首先向各位专家、领导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经过历任校长的用心经营,如今的外国语学校已经成为一所常州初中的标杆学校,她所培养的是“未来世界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切实担当的行动能力”、“有益他人”的公民素养、“包容并蓄”的国际胸怀,绝大多数常外学生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精英。人的培养需要课程支撑,以不断提升常外学子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艺术修养和杰出的语言能力。因此,学校的建设就是为了达成这样的办学追求而设计的。曹校长首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建设中贯彻始终的办学理念。
对于未来学校的规划,曹校长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新校要体现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这样的规划要通过学校的建筑、布局、功能和装备来体现。常外希望通过形态的创新来提升教育品质,未来的新校要建成全校有机融合的基础上突出四大中心,即文化中心、艺术中心、语言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以图书馆为载体,将图书馆打造成集传统阅读、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主题研讨的文化学习中心,同时渗透学校可用空间;艺术中心,以艺术楼为主题,旨在为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创造优异的成长平台,包括钢琴坊、民乐坊、谱曲以及纤维艺术社、烙画、国画等社团以及数字化美术室;语言中心,拟建语言学习中心,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造“语境”,如语音室、语言共修中心,为培养国际人才创造最好的条件,不仅提供英语学习氛围,还要具备为第二选修如日语、德语、法语等语种的学习创造条件;科技中心,常规实验室的形态格局兼顾传统和现代,创新实验室是寻求能体现动手实践和科学小研究的课程载体,机器人、航模、车模、船模、以生物和化学为课程基础的科学实验室,这部分的课程设置主要依托学校教研组,同时向省常中课程基地和高校借力,同时希望在校园的相关空间建成体现常州工业文明的发展史的区域,配上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体现工业发展的仪器和装备;曹校长还提出了在创新实验室中增加3D打印机以及精密切割机的设想,并提请各位专家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在说到装备的选择上,曹校长反复强调必须确保环保、人本和多功能的要素。
沈亚东副校长首先对在新校区建设中各级领导和各位专家的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详尽介绍了新校建设各个单体建筑及整体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目前,主体建筑三幢教学楼、两幢实验楼、图书行政楼、艺术楼、食堂体育馆综合体、学生宿舍楼、下沉音乐广场、看台、风雨操场等,绝大部分主体建筑均可竣前验收交付,只有食堂体育馆综合体到2015年2、3月份竣前验收。遵照教育局建装中心提出“以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一类标准和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为依据,以“按需建设、适度超前、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阶段建设”为原则,新校切实遵循“轻装修,重装备”的装备要求, 在建装中心的牵头和关心下,所有项目都已经进入论证阶段,有的项目已完成论证即将进入采购流程。沈校长希望各位专家能进一步为我校新校建设,尤其是装备建设出谋划策。
南京市教育局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后有为主任对外国语学校“以课程定装备、以培养目标定装备”的理念给予了高度赞赏,认为这样的办学理念,一定能使未来的外国语学校建设成为江苏省内最具现代化的初中校。
同时,站在专业的角度,对学校的四大中心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1.文化中心要同时考虑数字和视频资源;艺术中心,要考虑完善欣赏这块内容,因为对绝大对数人群来说,艺术修养的提高,往往更多是从欣赏名家、名作开始的。语言中心要为语言的学习提供更好的语境,如语速、语感等,这可以从欣赏原声电影开始,尤其是选择有关音乐、美术、文学等方面的原声电影。这样的设计,同时可以更好把文化中心、艺术中心、语言中心整合在一起。
关于科技中心,后主任建议要打破传统的实验室观念,要处处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尤其是理科的教学,原则上都可以在实验室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环节上,处处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感受到科学创新的魅力。同时,后主任建议科技中心应设置在学生活动的地方,让学生利用碎片的时间。通过玩、看、聊的形式去感受科学的魅力。关于语言中心,后主任认为不仅应为外语的学习提供最好的条件,而且应该为国语的学习创造条件,如经典诗词吟诵、汉字的释义等,每一个汉字都是一段历史,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内涵,都体现着文化的传承,因此,语言中心应该承载这样的功能。关于体育装备问题,后主任认为传统的体育器材已经满足不了学生锻炼的需要,如篮球架既要考虑成人,也要考虑未成年人,同时,体育器材还需要考虑自发的、大课间活动需要的体育“小”器材,应将室内场馆与室外场地协同起来。总之,体验装备的购置,应去成人化,去竞技化,要适合初中生的身高和心理需要。
南京专家宋科长和杨科长从技术层面对学校装备的购置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常州市建装中心邹建源主任对我校在新校建设过程中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也期待经过不懈努力,常外新校区的建设能为我市其他学校的建设提供借鉴。
教育局计财处胡祖宏主任、建装中心吴靖主任和蔡伟宏、冯建飞二位老师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