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为更好解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的效果怎样?”的核心问题,探索更优化的教学策略,打造高效课堂,“基于标准”是方向,是契机。
2014年12月11日,常州外国语学校举行“基于标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全校13个学科面向全市开放课堂,全市各兄弟学校教师莅临观摩,交流指导。语文特级教师郭家海、市英语教研员刘芸、市物理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汪明和钟楼实验中学姜燕青老师还分别就各自学科基于标准的教学作了主题讲座,引领发展。
教育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构建智慧而幸福的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常外不懈的追求。
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王利琴老师的作文展示课《尽精微,致广大——细节的魅力》,抓住学生作文中满纸大话空话,缺乏细节描写这个久治不愈的顽症,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感受了细节的巨大魅力,并通过层级评定与修改作品的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在实际训练中培养细节描写的意识与能力。
王莹老师紧扣《生命与和平相爱》的文本内容,引领学生由一位犹太优秀青年到一个优秀的家庭,从一个优秀的家庭到一个伟大的民族,层层深入,逐步升华,由浅入深地感受了犹太人的教育理念,以及重视文化熏陶的传统和为民族生存而奋斗的精神,并最终在震撼人心的历史回顾中感受了犹太人珍惜生命、祈祷和平的民族愿景,品味了生命与和平的意义,发人深省,余味无穷。
两节展示课后,常州高级中学特级教师郭家海老师《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确定》的讲座,从确立目标的基本标准、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目标动词的基本认识、目标分解的基本策略、课堂目标的基本定位五个方面,以一位一线资深教师的视角,解读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并对实际教学活动,尤其是作文教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英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七年级赵静老师所教的是7A第七单元Shopping的导入课,别出心裁的以即将来临的圣诞节作为导入,将教材重新整合,优雅的教态,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优秀的英语基础,幽默的对话内容让所有听课老师赞叹不已。
吴娟老师敢于挑战,选择8A第七单元Seasons的一首小诗作为展示。英语诗歌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吴老师善于创新,由四季视频的导入新词,从诗歌的韵律美,独特的修辞手法感受英文诗歌的美。八年级(9)班的学生与老师完美的配合赢得了在场所有听课老师的高度赞扬。课堂最后学生们朗读自己创作的小诗,用稚嫩纯真的语言赞扬了四季之美,以出色的表现彰显了常外学子的风采。
常州市英语教研员刘芸老师为老师们深刻剖析了过程写作的教学流畅与策略,并指出在英语教育变革的大趋势下,英语教师们也需与时俱进,跟进改变自己的写作教学方法:从以听促写,以读促写,以说促写,以评促写这四个方面开展写作技巧的训练,尤其是要关注评价多元化,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成长。
物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张义勇老师创新展示翻转课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在课前,学生们按照张老师布置的前期预习菜单认真完成了课前预习任务。课堂上,张老师从展示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和照相机结构引入新课,分析照相机主要光学部件与成像原理,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独立分辨照相机各组成部件与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各实验仪器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如何利用照相机拍摄近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亲自模拟照相机如何调节拍照。接着给学生展示了眼球结构图,分析主要光学部件和成像原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凸透镜厚度对焦距的影响,在活动中认识凸透镜厚度、焦距大小、会聚能力的关系。然后分别通过光路图分析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学生模拟实验探究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张老师通过课前对全班近视眼的人数调查,表明现在近视眼在学生中的普遍性,让学生主动找出近视的原因及如何进行视力保护。最后,展示了学生课前对视觉暂留的自学成果,简单介绍了视觉暂留现象及应用。
田家炳高中副校长、高中物理特级教师、市物理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汪明老师做了题为“MOOCS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学术讲座,详细介绍了目前全国慕课研究现状,并与大家分享了他在翻转课堂上的实践成果。汪老师指出,要进行翻转课堂实践,需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简明扼要的视频、结果的准确反馈、有效的个别辅导,而实现这些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学生课外学习要自觉。接着,汪老师介绍了如何去具体实施翻转课堂,要进行顶端设计,要对整个课程安排进行精心设计,列出章节的知识图谱,合理设计各知识的进阶练习。学生在课前需要自学微课程,完成导学案自测,对预习中出现的困惑和质疑进行记录。然后到课堂上,老师对重难点进行点拨内化,通过交流合作,解决学生课前的疑难,同时可以配以练习巩固,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最后总结反馈,对知识点适当拓展提升。最后,汪老师对制作微课做了细致介绍。评价一节微课程是否优秀,标准包括微课理解透彻、时间不超过十分钟、知识点精准、受众和情景定位明确、内容准确无误、知识点讲解不照本宣科、语言通俗易懂、PPT有视觉美感、视频画质清晰、板式设计好、音乐配合好及节奏感强。每一个微课制作,都只能聚焦一个知识点,在短暂时间内简要说明所学知识点,点拨重难点,突出注意点;制作时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语言文字清晰布局合理,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美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陈丹斐老师的课堂《装点生活》,从器形的设计和装饰两个方面指导学生如何设计饮食器具,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微视频,更清晰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制作方法,引人入胜,令人兴趣盎然。
钟楼实验中学、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姜燕青老师的讲座《回到学生本身—多媒体的有效融合》,启人智慧。他对标题中的“融合”一词做了解释,强调课堂要能够体现学生的活动与参与;要关注认知的内化过程;要把握好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尤其是多媒体与教学的有效融合。姜老师还就制作多媒体课件提出了三点建议:1、要体现学生的活动与参与,让多媒体成为学习和探究性资源;2、关注认知的内化过程,让多媒体体现教学理念及思路;3、把握好技术与教学的关系,让多媒体体现教学性。
半天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是对基于标准的教学的探索,理论与实际结合,丰富而充实,真实而全面地呈现了常外课堂的独特魅力。
我们一直在行走,一直在探索,期望聚焦课堂,优化教学,让教学智慧、学习智慧、评价智慧熠熠生辉。
数学课堂展示活动
12月11日,九年级数学备课组郑小娇老师以及七年级数学备课组的王蓓蕾老师分别开展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复习课》以及《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展示课,课堂得到了听课同仁的一致认可。继“给予标准优化教学,聚焦课堂创生智慧”教学展示活动后,杨裕前老先生为我们做了主题为“边学边教研”的讲座,围绕“研究学生、研究课程内容、研究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展开。杨裕前老师以自身教学经历为案例告诉大家,教师所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讲了什么;教师需要去探究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问题的原因,使学生真正经历懂、会、悟三个水平。
杨先生主张,思维是教学的魂,要引导学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去探索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因,注重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