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走进常外新校区,畅想未来新蓝图——记常州外国语学校家委会代表走进新校介绍会
 
发布时间:2015-01-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辰怡

1月23日下午两点半,常外家委会代表及部分中层干部前往新校区实地参观。常州外国语学校新校区位于新北区龙虎塘,处于通江路西侧、辽河路南侧、千岛湖路北侧,西邻省常中教育集团天合国际校区。

沈亚东副校长带领一行人参观并对学校整体布局以及工程进展予以介绍:新校区占地153亩,建筑面积75196平米(含地下停车场9000平米),总绿化面积47140平方米,绿地率46.7%。主体建筑为三幢教学楼、两幢实验楼、图书行政楼、下沉音乐广场、艺术楼、学生宿舍楼、食堂体育馆综合体、风雨操场,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新校区以不同色块设置校园功能分区,灵动生趣;以学生为主体布置校园环境,“让学校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呈现成长精彩;大片水域“荷塘月色”,林荫道等校园绿化,香樟、榉树、海棠、桂树、香柚交相辉映,诗情画意;四个可容纳100人的小报告厅,为学生活动提供平台……高端大气、灵动雅致的建筑风格让家长代表赞不绝口。

参观结束,家长代表随即参加“走进常外新校区,畅想未来新蓝图”新校区建设情况介绍会。会议由副校长黄芸主持,曹慧校长、沈亚东副校长、常州市高新区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吴炳荣以及全体中层干部与会。曹慧校长详细阐述了建设新校区过程的思考。新校区建设,是常州教育整体规划布局的需要,是促进教育资源分布的均衡化的需要,也是通过新建,扩建优化办学条件的需要。常外新校区和天合国际将会是新北乃至整个常州教育的国际化窗口。常外以整体搬迁为发展契机,向现代化、国际化深入迈进,而伴随工程的稳步推进,学校对教育形态的思考更为深入。“我们并不仅仅是在建设一所学校,更是在打造一所理想的常外。”曹校长如是说。常外所要培养的是未来世界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具有切实的担当行动能力,有益他人的公民素养,包容并蓄的国际胸怀。而育人目标的培养需要课程的支撑,来让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严谨的科学精神,艺术审美的素养以及语言能力。因此,基于育人目标,新校区建设突出四大中心——即文化中心、艺术中心、科技中心和语言中心。文化中心,以图书馆为载体,将图书馆打造成集传统阅读、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主题研讨的文化学习中心,同时渗透学校可用空间;艺术中心,以艺术楼为主体,打造成集艺术技能学习、视听体验、艺术特色课程学习、艺术社团活动为一体的艺术活动中心,包括钢琴坊、民乐坊、弦乐坊、谱曲以及纤维艺术社、烙画、陶艺、国画等社团以及数字化美术室;科技中心,常规实验室的形态格局兼顾传统和现代,创新实验室是寻求能体现动手实践和科学小研究的课程载体,机器人、航模、车模、船模、以生物和化学为课程基础的科学实验室,同时争取在校园的相关空间建成体现常州工业文明的发展史的区域,配上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相关仪器和装备。语言中心,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造“语境”,如语音室、语言共修中心,为培养国际人才创造最好的条件,不仅提供英语学习氛围,还要具备为第二选修如日语、德语、法语等语种的学习创造条件。

而后,曹校长就搬迁事宜做了具体五点回应:施工进度合理且有余地,2014年10月教室墙面涂料已经完工;设备采购规范、环保,同时为确保生态化环境,学校将老校区课桌椅以及宿舍组合床带入新校区使用;工程验收,前期已经多次环保检测,在交付时必将遵循环标检测的流程要求,也将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大力宣传,让社会各界人士分批参观新校;及时通报,校园网开设“新校专栏”,对新校建设的进度具体情况详细了解。曹校长说,“尊重事实,相信科学,人本,我们始终在坚持。”

“我们坚持用心做教育,用心做建设。2014年9月1日至2014年12月28日校区除食堂体育馆和看台所有的外墙涂料已经做完;2014年10月30日,教学实验楼内墙面涂料已经全部完工;宿舍内墙面2015年1月全部完成。到目前为止上级质监、安监部门抽查检查次数已达36次。”沈亚东副校长就工程进展和后续建设情况再作详细介绍。

会议最后,常州市高新区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吴炳荣对学校地下水环境质量、周边空气质量、长江塑料化工交易市场废气排放的排查情况予以回应。他表示,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做大格局,加快发展,新校区值得期待。常外致力于建造一所学生最想去的学校,一所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学校,一所人文情怀,幸福快乐的学校。我们一直在努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