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第四节,七年级全体备课组长会议在会议室4召开。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地理学科备课组长,分别交流了相应的工作。交流的内容包括:1、 经过一个学期,七年级学生在学科学习的哪些方面做到了适应,备课组采取的相关措施是什么?2、结合两次大考(期中、期末),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学科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以及本学期开始将采取的措施。3、希望年级组在哪些环节提供支持和协助?
语文:
七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基本适应文言文,尤其是课内文言文的学习,掌握扎实,失分较少;并且在阅读的质和量上都有大幅提升。不足之处在于答题的规范性和课外文言文的迁移运用能力薄弱。针对这两点不足,语文备课组本学期将采取以下措施:1、抓作业和课堂,在习题讲评中强调答题规范。2、练习中逐步渗透课外文言文,并帮助学生归纳整理。
数学:
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听课、记笔记、作业答题规范等;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足在于:学生答题急躁,审题不清,解题节奏把握不到位;学生对于一些问题变式以及新背景的问题处理能力较弱;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能力有待加强。本学期的具体措施有:1、明确任务,精心集备。2、关注学生,养成习惯。3、分层作业,减负增效。4、提优补差,减少分化。
英语:
备课组在上学期做到了三个“关注”:关注作业习惯,关注查漏补缺,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期末考试中,暴露出学生以下能力的欠缺:1、阅读能力不足,2、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足,3、做题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4、语音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根据这些问题,备课组在下一阶段将采取以下措施:1、仍然着重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2、做好基础知识的夯实工作,落实重点语法,词组和句型的巩固,帮助学生记忆。3、继续加大课堂阅读训练。4、加大听说的练习,提高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并增加学生在写作反面的语言积累。
生物、地理:
由于学科的趣味性较浓,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不足之处都在于,个别学生不主动记笔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差,因此导致分差较大。本学期,备课组将多督促学生记笔记,因材施教,课堂活动中增加动脑环节,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撰写实验结果、报告的能力,后进生方面多做指导。
历史、政治:
经过一学期学习,学生在政治、历史课上基本能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认真听讲,有一定的历史思维意识,也具有课堂展示政治知识的能力。但历史学科中,七年级学生答题时的阅读能力薄弱,看不懂题;解题能力,如圈关键词的意识还不强。政治学科中,七年级学生答题还只能局限于书本知识,不关注时事。本学期,备课组在保持好习惯的基础上,将着重于后进生的督促和辅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