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带着对教育研讨的热情与期待,赵敏芝老师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相聚图书馆三楼,开展了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名师工作室会议。
会议首先在新老成员的自我介绍中拉开序幕,今年的工作室融进了更多的“新鲜血液”,把一些年轻的非班主任们招募到工作室中,这不仅为工作室今后的研究发展拓宽了渠道,更为年轻教师们今后能够顺利走上班主任岗位铺平了道路,提供了经验指导。
接下来,赵敏芝老师以学校即将在七年级开展的“阳光男孩”、“阳光女孩”评选活动、八年级“美德少年故事会”活动为载体,以下发的《班级建设中初中生领导力的培养和研究评价表》为衡量标准,建议在七4班和八6班各开展一次班队活动观摩课,在活动中观察、总结不同年级段学生领导力发展的差异,争取逐步形成领导力能力评价等级,使研究内容更具体化。当然,对于年轻的非班主任们,赵老师则引导其在各自的学科建设中,努力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领导力。
名师工作室成立至今,已经步入第三个年头,在这三年中,各位成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工作中以不同的形式不断推进对初中生领导力培养的研究。今天,刘玉娥老师以所带班级体育节活动、班会组织和日常常规管理为例,向新成员介绍:在有领导能力的学生的带领下,班级其他成员领导他人的能力也会逐步提升。樊丽红老师则介绍:以工作室开设的“第二课堂”为平台,对某些学生进行持续的跟踪调查,逐渐对学生领导力有了深入的认识,她们发现,学生在领导他人的过程中,自律、自控、自我优化意识在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两位老师以生动具体的案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领导力,关键是我们老师要去引领、开发。
赵敏芝老师对班主任老师们在这三年中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两点希望:第一,希望各位老师立足于课题研究实践,深化对学生领导力的认识;第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和交流过程中,一旦产生思维的火花,一定要付诸于文字,把闪现的灵感及时记录下来。
工作室在赵敏芝老师的带领下和各位组员的努力中,逐步发展壮大,关于“学生领导力”课题研究也在市里立项。相信全体成员一定会继往开来、携手并进,共谱发展新蓝图,为常外的班主任团队建设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附:新成员活动感悟
袁丽萍老师:
1、我对学生领导力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学科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去发掘学生的自我领导力和对他人的领导力。
2、要挖掘学生的领导力,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帮助,相信每位同学都具有自我完善,并能影响他人的能力。
3、学生领导能力的种类是繁多的,在培养学生领导力的同时应了解其在哪些方面具有优于他人的领导才能。
4、在语文学科教学上,领导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具体体现,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拘泥于一。
5、在通过小组合作来发展学生领导力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弊端,做好应对措施使小组合作的方式能有益于每位小组成员。
汤璇老师:
1、从教育学角度看,领导力首先是自我领导力的培养,它包括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评价、自我学习、自律自制;其次是指对团队的领导,在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小到村长大到国家国际领袖,各个层面都存在这种领导。
2、 从领导力的价值追求看,一是对团队、公众、社会、人类世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对民主正义、人本等基本行为准则的认同和捍卫;三是团队组织背景下的自律、忠诚、协作;四是教养、诚信、执着等人格魅力的形成和培养。
3、从领导力能力要素看,首先是形成远景目标及筹划未来的能力;其次是表达力、说服力、影响力等;第三是策划、设计、规划、决策能力;第四是坚持、让步或妥协、沟通、协调能力等。
4、从实施对象看,中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主要是面向高中学生,从初中学生开始要全面感受和接触。在中学生领导力培养中,要明确领导力应该是有教养的中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每一个有教养的人都应该首先具备自我管理、自我领导、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尉晋童老师:
在平时学校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交给学生自主设计组织举办活动,锻炼学生的领导力。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都应该有担当的意识,组织者领导大家安排分配工作,组长领导组员完成任务。不光是班干部,班级中每一位成员都可以参与到每一次活动组织中,从而锻炼自己的自信,交际能力,领导力等方面的才能。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对今后学生升学后加入社团、学生会,步入社会工作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欧阳旭老师:
中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与要求。这也是中学生成长的特点与实际需求。若涉及学科教学中学生合作的培养,就我所教的学科美术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