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国际理解>>国际课程>>文章内容
因材施教,灵动机变,提升素养—记常外国际班高中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5-06-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语文组 开明

 

两年前,应邀来常外国际班执教高中语文,虽说几十年的教书生涯接触过各种类型的学生,诸如省招班、县招班、教改班;文科班、理科班、体育班乃至戚实中的合作班,但施教常外国际班还是第一回,新鲜也不无忐忑。两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对国际班的语文教学积累了一些想法和做法,我认为常外国际班的学生有别于上述学生,他们的培养目标是世界名校预科班,未来是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更注重系统的英语强化课程与全面的国际精英素质课程。故此,我改变了过往一贯的普高生语文教学策略,因材施教,灵动机变,重组整合出一些针对常外国际班高中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活用教材,提升文学素养

国际部名校预科班培养目标第一条定位于“扎实的国内高中基础课程”,学生需要参加国内小高考,所以语文仍依托苏教版语文必修15册。然学生毕竟不需参加国内高考,教材完全可以适当调整,灵活处理。

1、强化外国文学作品

既是出国留学预备生,必须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广泛接触世界各国优秀文学作品,为日后与国际生交流奠定基础。五册必修教材中 外国文学作品均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如《肖邦故园》、《最后的常春藤叶》、《巴黎圣母院》、《一个人的遭遇》、《品质》等等十多篇英美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重点研读赏析,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2、择优现代文学作品

择优的标准是名著,如高考必考名著沈从文的《边城》,曹禺的《雷雨》,励志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有所侧重,而一些科技说明文,鲁迅杂文等就从略处理或直接删去。目的是使学生既能与普高生交流名著,又可节省时间选学其他。

3、降低文言古诗难度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首先是重名言警句熟记理解,不强调全文背诵默写。如《离骚》《滕王阁序》《谏太宗十思疏》等。其次是重要旨理解,重人物形象,如庄子的《逍遥游》,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不死扣词义句法,而这些恰是普高生的重点。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与英语的语法掐架,有利于学生顺畅的学好英语。

4、选修现当代散文

2013年之前,国际班语文在五册必修学完后是选修“唐诗宋词”,我则在课程与教学处石主任的支持下改选“现当代散文”。我认为长时间专读唐诗宋词未免单调枯燥,而现当代散文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学生可从中看到诸多必修教材中没有的名流大家的上乘佳作,如胡适、梁实秋、丰子恺、钱钟书、徐志摩、汪曾祺、林清玄等,还包括一部分外国文学作品。名家的精深思想、博学才华、华丽篇章、精湛语言深深影响了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注重口才,锻炼交际能力

选择出国留学深造的学生,未来注定要走出国门,融入大千世界,所以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尤显重要。国际班的学生除了每学期有口头作文外,另有系列的口头表达训练,具体为:高一上学期配合“向青春举杯”诗歌单元教学,举行“中外诗歌朗诵比赛”,老师率先示范,学生积极参与。高一下学期配合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组织《我有一个梦想》演讲比赛,要求学生必须在讲稿中明确自己未来的求学国家、入学校名及所学专业。这样,既作口头表达训练,又成为他们求学之路的一个动力,促进学生为自己的留学梦早作打算。

高二年级组织对口头表达要求更高的辩论比赛,辩题来自学生提供的热点话题,如“好的家庭背景对孩子成长利大弊大?“人的相貌重要吗?”“通信工具是促进还是阻碍了家庭成员的关系?”等。学生围绕辩题,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组团对垒,展开激烈争辩。有的平时内向腼腆不善言谈的男生,如上届学生周明远在辩论中反应敏捷,措辞锋利而不失风度,因脱颖而出,表演上佳而获得了最佳辩手。

上述各项比赛已成固定格局,连续进行了三年,每次活动都评出一二三等奖及最佳辩手,以资鼓励并为学生日后报考学校提供一些申请材料。

三、配合写作,增设专项训练

听说读写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学好写作对学生发展终身有益。高中写作教学除按常规要求进行之外,还配合其他学科老师进行专项训练。如高二的政治、历史学科不参加小高考,结业考试是写学科小论文。受两位任课老师之托,语文课专门进行了学科小论文写作指导,从如何命题、选材到结构、语言,系统指导直至写出比较像样的学科小论文。

国际部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余主任希望学生为每次活动撰写通讯报道,在校园网汇报交流。我又专门指导学生写作通讯报道,学生围绕“义卖”“秋游”“走访启东”“演讲比赛”等活动撰写了多篇报道,上网交流。配合学科,注重实用,使学生写作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平时作文中的优秀作文会在班上及时展出并择优提供给常外校刊《鹿鸣》发表。

两年来,根据国际班学生留学深造之材,明确其“扎实的国内高中基础课程”之标,改变语文教学常规之法,目的只有一个,即全面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全方位重视“听说读写”语文综合能力,为他们学好其他学科,顺利走出国门乃至终身发展奠定扎实良好的基础,从而更具自信,更有实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