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提升课程领导力,适应教育新常态——2015暑期教师培训第二天
 
发布时间:2015-08-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尤建峰

 8月12,常外新校区报告厅,以《提升课程领导力,适应教育新常态》为主题的常外暑期培训如期进入了第二天,今天的培训主要内容是三场主题报告及本校老师的主题研讨。上午的主题报告有上海市尚文中学校长朱晓薇老师的《为学生创设更丰富的学习经历——<社会教育基地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和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黄炎主任的《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下午的主题报告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综合研究部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韩艳梅博士的《上海课改进行时: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行动》。

上午朱晓薇校长的报告主要结合尚文中学的课程建设实际做法展示了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朱校长的展示既有宏观的顶层设计,又有微观的案例研究的介绍,这又为本校的老师们打开了课程研究的一扇窗。

朱校长首先给我们展示了尚文中学《课程建设》的微视频,然后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与实践过程、社会教育基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实践效果四个具体的层面展示了他们学校就社会教育基地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成果。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研究与实践过程的扎实细致。他们首先建立社会教育基地信息库,进行社会教育基地的梳理分类,编制社会教育基地资源“地图”,编制不同学科社会教育基地资源一览表,编制教育基地人力资源名录;其次他们规划社会教育基地资源学习项目;再次设计社会教育基地学习单,其中朱校长特别强调了学习单设计要注意的四个问题:记忆性问题、聚敛性问题、扩散性问题、评判性问题。最后还开发社会教育基地拓展课程。这样的研究过程有理论支撑,有实践的探索,不禁让座下的老师们叹服。

除此之外,朱校长还从微观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他们学校的历史与美术课程的社会基地资源利用的具体案例:美术老师庄琪的《上海博物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历史林艳老师的《利用中共“一大”会址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这样的两个研究案例让老师们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获益匪浅。

上午的第二场报告,是教科院黄炎主任带来的《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黄主任从新媒体联盟,地平线研究报告引入,具体而细致的给老师们讲解了关于微课必须知道的7件事,这7件事分别是:1.它是什么? 2.它是如何产生的? 3.谁正在做? 4.他为什么重要?5.它的缺点是什么? 6.它将向何处去? 7.它对教与学有什么启示?其中在微课程的制作中,黄主任主要介绍了微视频制作主要方式:摄像设备直接拍摄、视频素材剪辑合成、屏幕录像工具抓取、PPT软件直接转换、网页浏览互动视频;最后,黄主任特别强调了成功的微课程必须是:幽默风趣、充满激情、分享故事、互动练习、时间精准、个别辅导……相信有了专家的指导与引领,新学年我们学校的微课程建设会更加如火如荼。

经过中午短暂的休息,下午韩博士的报告1:30准时开始。韩博士从上海课改的历程开始谈起,重点讲述了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实践,韩博士说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教育旅程”, 这是一次基层学校大规模的实践与研究, 这是一次凝聚上海全市之力深化课改的攻坚战役。本次课改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启动阶段:整体规划提升课程领导之路;入轨阶段:行动探索提升课程领导之道;攻坚阶段:驱动学校提升课程领导之旅;(这项攻坚行为分为六个步骤:攻坚之一: 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攻坚之二:学科教学有效性;攻坚之三:作业设计研究;攻坚之四:校本课程建设;攻坚之五:课堂教学评价;攻坚之六: 教研团队建设);突破阶段:实践创新提升课程领导之术。(1、研究技术的突破:描绘“可视化”地图,让研究路径“看得见”;2、项目管理的突破:用数字故事展现研究过程,让研究过程“看得清”;3、课程领导的突破:用研究手记再现,问题解决的“关键事件”。)最后韩博士还强调说: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学校教育的问题最终表现为课程问题,学校领导工作的核心是对课程的领导,提升课程领导力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课程领导力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命题,尽管已收获了累累硕果,但课程改革、课程领导力的行动还将继续……

三场报告结束后,全体老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分散到各个教室,对两天来的培训及时研讨,交流心得感悟。大家发言的积极性高涨,有很多建设性的智慧火花的闪现,这是本次培训难得的一次倾述与消化。一天的培训在不知不觉中结束,大家依然意犹未尽,期待最后一天培训的精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