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提升课程领导力,适应教育新常态——2015暑期教师培训第三天
 
发布时间:2015-08-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戚娴雅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为帮助常外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变革教学方式,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实现真正的成长,常外人一直在努力,而第三天的暑期校本培训无疑在知识面的拓宽和发展中指明方向。

龚自珍曾说:“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作为一个地道的常州人,“常州”一词何来?常州有哪些历史?河海大学教授,常州地方文化研究所所长纪玲妹博士给我们做了《漫谈常州历史文化》的专题报道,解答了以上所有的问题。纪教授从常州的地名出发,谈到了常州的“名人效应”,更给我们阐述了清初毗陵词派的相关研究以及毗邻人群对常州词派的影响。何为新时期的优秀教师?有人作了这样形象的描绘:具备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常外的教师们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苦练自己的基本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研能力。但如何结合身边素材做深入教研, 纪教授短短两个小时的报告既是常州文化的饕餮盛宴,更增长了老师们的知识,引领了新时期教师教研的态度:求真、务实。

物理组张义勇老师、语文组赵敏芝老师、历史组朱月红老师更针对此次培训的相关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考、看法和问题,尤其是朱月红老师带来的音乐组在选课方面的预设和举措肯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实施的灵动性以及教师课程整合的能力。而赵老师认为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我们应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内容、结构、资源、实施过程有效结合,最终转变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能力。

最后,曹慧校长作培训总结。曹校长首先肯定并感谢课教处给大家带来的六场主题报告,分别从教科研理论领导力,以及教育实践案例到教育信息化的具体操作给常外教师们以新的教育理念,尤其两所学校在开发课程资源、作业设计上实现了教育科研的不盲目、有方法、有目的,从宏观上、面引领,更从围观上、点上实际操作,令老师们豁然开朗,希望大家很好地消化并付诸实践。同时,曹校长也希望老师们能通过行动研究、思考也让我们的课程计划更加完善,基础、拓展、实践等学科课程和荣誉课程等更细致,老师们共同行动,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拓宽事业,提升课程理解力、行动力。

“关于新堂北路,我能说些什么,十年前为了什么我来到这里,有人相遇有人离开,有人相识,有人相爱,然后我们从陌生走向陌生……”伴着团委张榕书记的歌声,课教处朱田主任开始了她中层竞聘的演讲。为了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激发广大教职工积极进取、务实肯干、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校事业的跨越发展,2015常外中层竞聘于8月13日下午拉开帷幕。竞聘分为述职演讲,必答题,现场提问三个环节。10位竞聘者意气风发,从容镇定,逐一登台亮相,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通过介绍从业经历,展示自身优势,剖析履职要素,畅谈未来设想,尤其是现场答辩精彩不断,赢得了在场教职工的阵阵掌声。演讲完毕后,评委对竞聘者的成绩进行当场评分、全体教师现场测评。经过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综合产生结果。

无论结果如何,常外人一直奔跑在自我超越,自我发展之路上,就像宋玉珍主人所说:“我愿意为常外倾尽自己所有。”从新堂北路13到辽河路55号,我们将用自己的努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再次创造奇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