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为了激励我校教师振奋精神,开拓进取,进一步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开创常外的美好未来,2015年9月24日下午第四节课我校全体教师齐聚报告厅举行以“学习榜样力量,践行高尚师德”为主题的师德论坛活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首先观看视频《陶行知》,了解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开展乡村教育的始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是真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接着,我们欣赏了汪蓉、万岩林、金晶三位青年教师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心中的陶行知”。爱满天下,乐育英才,陶行知用实践证明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全部教育学说,一切为了人民、为了民族解放、为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竭尽生命最后一息的传奇般的实践,为后世矗立了不朽的丰碑。
近期,我校新教师也在积极学习陶行知精神,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实践,正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中学教师,会上,有三位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学习感悟。李乾老师《四颗糖果》的故事让我们启发颇深,他强调要注重发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赏识教育就是让教师以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以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以耐心期待学生的转化,从而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能;陈阳老师强调教师要用生命影响生命,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深处,越优秀的榜样,才能成就更优秀的新的人;叶安然老师认为爱的基础是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孩子,教师对于孩子的热爱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要铭记爱与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接着,我们欣赏了《感动中国》视频——《格桑花开》,感动于最美乡村教师格桑德吉的感人之举,她一切为了学生,用纯净的灵魂,脉动着一群人的心,她是我们师德的楷模,师风的领袖。
真正的好老师并不是遥不可及,真正的圣贤也不只是在古书中,不只是在电视屏幕里,师德师风也不是枯燥的理论和高举的旗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接着,我们又聆听了我校李婷老师带来的师德故事演讲——《爱,是最美的陪伴》,她用一个身边普通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教育,应该是慢的艺术, 幸福,就是有一群孩子相伴。
最后,我们听取了黄芸副校长的专题报告——《勤勉务实正行风,开拓创新促发展》。学校教育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千家万户,可以说教育无小事,因为教育事业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加强学校行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推进学校效能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理解——“三严三实”,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要求我们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廉洁从教;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遵循实际情况、客观规律、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要求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创造实绩;要求我们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对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来说,其实最为重要的,也就是“务实”二字。对此,黄校长为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增强学习意识。
2、正德修身,尽心履职,增强自律意识。
3、勤勉务实,开拓创新,增强效率意识。
4、人文关怀,科学引领,增强责任意识。
有人说师德是光,照亮了你我的生命;有人说师德是火,点燃学生的热情;有人说师德是一种力量,可以让身为老师的我们,平凡踏实的奉献在教师岗位上。通过此次论坛活动,我们期望能共同继承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遗志,以行知思想引领我们成长的方向,以行知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以行知精神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以实际行动铸就高尚师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