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常州外国语学校向各位老师、各位家长、社会各界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
回首2015年的常外发展,注定是承载历史意义的。
这一年,教学质量再攀新高。在三所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试中, 52人被省常中预录取、18人被一中预录取、16人被北郊预录取;六月中考,高分段人数具有绝对优势,密集度高,市区最高分李宇宣655分(裸分),市区中考总分裸分常外独揽前11席,整体表现优异,市区中考630分以上总计88人,常外60人,占比68.2%,综合实力继续领先。
这一年,学生成长个性多元。丰富的德育活动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常外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表现出众,彰显智慧与活力。荣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省选拔赛第二名;郑斐同学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潘天睿同学荣获省第十届“时代英语杯”英语风采大赛初中组特等奖第一名;邓可欣同学荣获省“领航杯”中学生英语口语电视大赛特等奖;“青果在线学校”初中物理能力竞赛全市荣获一等奖共28名,我校占20席,包揽大市前四,前10名我校学生占9席,前20名我校学生占15席;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获得体育、艺术类国家级荣誉的学生共有42人次,获得省级荣誉的有83人次,获得市级荣誉的有129人次。
这一年,教师发展精益求精。多名教师在省、市级个人基本功、评优课比赛中获得佳绩。姜碧、姜骁威、赵俊杰三位教师获市“教坛新秀”称号,张王平老师获市“教学能手”称号;四个省规划课题立项,数量居同类学校首位。
这一年,教育形态不断创新。借助建设契机,学校将未来课程实施的规划与设想和新校建设相整合。立足课程开发的适应性和选择性,有47门校本课程和37个社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开放式图书馆、创新型实验室、学科专用教室、艺术教室、运动场馆的设计均结合常外学生的特质与个性。
这一年,智能校园初具基础。校园一卡通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构建基础,校本选修和艺术分层走班均采用网络平台实现在线自主选课,英语口语听力测试采用普九平台进行在线考核;组织“提升课程领导力,适应教育新常态”教学系列研究活动,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研究,打造具有生命力的智慧课堂。
这一年,学校发展引进外智。学校积极响应常州教育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号召,引进第三方上海普教所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评估,通过大量数据的支撑肯定学校当前发展的同时,也对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上海普教所的参与将为常外教育的特色化发展、机制体制的主动创新提供专业支持。
这一年,国际教育再上台阶。高中国际课程由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CIE)授权,与苏教国际联合引进最具国际认可、最富权威的A- Level课程,实现了国际课程的成功转型。
这一年,家校共建凝聚合力。膳食管理委员会,2015家长委员会,家长义工,家长开放日,网上家长信箱等渠道,进一步增强家校互动,凝成教育合力,共谋学校发展。
从新堂北路13号到辽河路55号,2001年建校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在这一年开启了新的征程。前路漫漫,我们踌躇满志;锐意进取,我们共谱新篇。
感谢砥砺走过的2015,师生努力家长理解各界关心,相携相持相依相行!
展望春暖花开的2016,我们每一位常外人团结一心,乘风破浪踏歌而行!
恭祝各位,猴年大吉,平安喜乐,幸福安康!
常州外国语学校
2016年2月8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