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小小科学家,十佳小院士
 
发布时间:2016-09-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常州外国语学校

创新在于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如果你能认真观察生活中每一个的细节,我相信,你也能成为一名小小发明家!

 

——王臻爔

 

王臻爔,常外七年级新生。

初见他,彬彬有礼、言语不多,是一个腼腆内向的男孩子。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男孩子,刚获得第四届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十佳小院士”荣誉称号,他的课题《新型雨刮片诞生记》被评为2016年江苏省少年科学院科学小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从小学三年级搞起小发明到现在,四年多来,王臻爔共有5项创新发明,3项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还有1项专利已经获得受理;获奖及荣誉共计17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9项、市级5项。

小小发明家的成长之路究竟有着怎样的奇遇。带着好奇,我们与他有了一次会面。和他畅聊小发明时,腼腆男孩的话匣子立马打开了,如数家珍般地一一为我们介绍了他的发明——隐性晾衣架、机场接客管理系统、升降式水槽等等,从设计构思到作品成型,智慧的光芒在闪耀着。

 

好奇、留心观察,是科学发明的起点。王臻爔从小就是一个好奇宝宝,小脑瓜里总是会蹦出十万个为什么。不仅如此,他还爱看科技类的书籍、爱玩乐高、爱摆弄各种小模型……渐渐的,在他心里,有一颗科技发明的种子萌芽了。

“如果问我为什么能发明这些,我想只是因为我比他们更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他说道。因为好奇,他会留心生活里的点滴,很多的想法、灵感涌现,也会及时记录。直到小学三年级,王臻爔不再满足于“想”,他开始尝试去改进、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于是,第一个作品——隐性晾衣架,就这样诞生了。

“这是我用了将近一个学期的作品,从三年级下学期到四年级上学期。我发现在高层晒衣服十分不便,因为晾衣架一直悬挂在空中很不美观,且城市规划中也明确指出,不能在高层安装;更重要的是还有安全隐患。所以我就开始琢磨是不是能发明一种晾衣架在不要用的时候可以收回家中,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延展出去,摆放一个杆子就可以晒衣服了,既美观、安全又方便。”

这个小发明,是王臻爔在科学发明的探索上迈出的第一步。从此,也便一发不可收,利用课余时间,他开展了更多的发明探索。有次去机场,他发现接机的地方秩序很糟糕,而堆积拥堵的原因大抵都是下飞机的人找不到自己的接机亲属,又或者接机亲属找不到他们,只能干巴巴在一隅焦灼的等候。为了解决机场到达航班出口处旅客及接机者短时间内无法相互找到、堆积混乱的糟糕状态,维护良好、有序、安全的机场秩序,“机场接机管理系统”也就应用而生。王臻爔设计的这个系统带有自动的编排系统,将出口处划分区域,只要输入亲属的姓名和航班号,系统就会安排出相应的区域等候位。“如果系统支持的话,我还可扫描乘客的机票,让等候位更加的精确。”王臻爔补充道。

发明,是需要不断完善的。而支撑起想法的是科学探索、科学创新与科学精神。这些品质,在眼前这个腼腆男孩身上,熠熠生辉。

“有些发明虽是很普通的东西,但大家用起来更加方便就是成功了。”这位小小的发明家这样评价自己的发明。因为不忍心看到爸爸妈妈弯着腰洗菜洗碗,他便萌生了发明“可升降式水槽”的念头。它的优势在于可使用于各类人群,无论高矮,均可自由调整水槽的高度,以一个最舒服的姿势使用水槽。

谈起这些“成就”,王臻爔总是很谦虚地说:“我只是在发现生活中一些不恰当的物品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思考,寻找它们的改进方式罢了。”于是,一张张雪白的纸,经过王臻燨的勾勾画画,成了一张张发明设计图,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设计模型。白皙的皮肤下,是代表着理性的蓝色血管,那探索的根仿佛深深地扎在他的血液里,蛰伏着似乎随时都会以惊人的能量疯狂蔓延开来。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热情,对日常生活的留心、留意,对解决问题的渴望、探求,让他总是以一种不同于普通孩子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大脑的神经元锲而不舍地工作着,打开了一个个科学的枷锁,挣脱着“平常性”的束缚,理想着解开“科学性”的谜。

而对于这位稚嫩的发明家来说,常外,是他曾经最神往的中学。现在,更是他血脉相连的的母校。他说:“很早开始,就想来这里学习了。这里的一切都吸引着我。进了常外,发现她果真很美。和蔼的老师,丰富的课程,先进的设施……都让我喜欢常外。”他同时还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机器人社团的一员,如此,自己在探索的同时也可以得到更多老师的专业指导与帮助。常外,不仅开设了指向七大领域、76个门类的学科课程,也有多样化、可选择的活动课程,社团、选修课程种类繁多,更有如3D打印、机器人等创新型实验室的“学科空间”支撑课程实施,具备了充分满足常外学生个性化的多元发展需求的硬件条件。“未来在常外,我一定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诞生的。” 王臻爔的眼睛里,有着一股执拗和锐气。

短短的会面,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小院士所散发的光芒。他严谨细致,有快人一步的思想与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更可贵的是他有那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努力踏实的作风和勇于创新的思想,能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细心探索。

 

王臻爔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而如今,他已经用行动向着梦想更近了一步。

发明,仍在继续;而他的故事,也仍在继续。

 

(采访、组稿:八年级7班沈科宇、周思嘉,八年级10班贾聆艺,吴辰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