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师发展>>班主任研修>>文章内容
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记常外班主任校本研训活动(三)
 
发布时间:2016-1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何蓉

 

11月7日下午,常外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赵敏芝老师开展了题为“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讲座,全体班主任在蔼然厅聆听了这场讲座。

赵老师先从题目中的“有效”出发,阐述了“有效”就是指能达到预期的交流效果。赵老师说,我们要达到有效的前提有两个,一个是班主任的自我定位,我们的学习提升很重要;一个是对谈话对象(家长)的了解,包括对当前家庭定位的了解自己对家长个体的了解。班主任自身的心理预期具有时效性和细微性。班主任也要通过自我学习、培训、同伴间的交流讨论来学习提升。《班主任》《演讲与口才》《青年心理》《教育科学研究》这几本书都是很好的学习素材。

接下来,赵老师分析了目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列出了十个焦点问题。主要问题总结为学习和生活,缺乏主动,缺乏勤奋。我们与家长交流的时候,不要就学习谈学习,而是建议家长通过生活来改变学习。家长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起得到成长。成长本身应该是一种习惯,一种能力。赵老师总结出几种类型的家长。第一种是民主型的家长,孩子做事往往缺乏持久力;第二种是唠叨型的家长,孩子一般缺乏执行力;第三种是溺爱型的家长,孩子往往缺乏承受力;第四种是放任型的家长,孩子会缺乏责任心;第五种是强势型的家长,孩子会缺乏敬畏心。我们要告诉每个家长,每个孩子,都有成长的动力和智慧,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独立面对风雨;告诉每个家长,你的孩子可以不优秀,但不能不成长。

随后,赵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国外的几种家长会,给我们提供了家长会的不同可能。赵老师对分组参与的沟通方式予以较高的评价,并且介绍了具体详细的会前准备,与我们分享了她曾经的真实案例。她说,我们做班主任,需要有创意,还要有热情。

最后,赵老师耐心解答了年轻班主任在家校沟通方面的一些疑问,并给我们推荐了一种好的创意——纸版对讲机,也就是一种留言簿,将需要做的事情留言在这个纸版对讲机上,并且发动班委的力量,一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赵老师以玩笑的口吻说,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喝点鸡汤,也需要喝点鸭汤,意思是,我们不仅需要教育的热情,也需要平稳的心态,让班主任工作更为幸福的进行。

赵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支撑,为我们开展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多思路,也让班主任们充满了工作的信心与激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