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思维的碰撞,语言的殿堂——记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班会课专题研讨会现场会
 
发布时间:2017-04-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郭舒梦

 

 

2017年4月7日至8日,我校吴玲芳老师和郭舒梦老师参加了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班会课专题研讨会现场会。7号聆听了李镇西教授的讲座,大师之言,真实而深刻;观看了名班主任田冰冰的班会课实录,娓娓道来,层层递进,以小见大;丁如许教授带来的四节微班会,让我简直一分钟都不想浪费,他身体力行,和孩子们进行思维的碰撞,虽短小却精悍,内涵丰富。学生们自我主持的课,也展现了班主任大智慧和学生们的合作才能。      

8日上午,6位老师进行了班会说课展示,我校吴玲芳老师的“珍惜时间,感悟人生”从小游戏入手,一分钟能干什么?让孩子们静静感受。但是却也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时间的短暂和宝贵,然后递进到怎么来节约和合理安排时间,从虚无的感受到现实的操作,让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时间,最后家长的参与让孩子们情绪更高涨,家校互动让主题更好的执行下去,最后以真心英雄作班主任寄语。整节班会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她的课实际上没有学段限制,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生都可行。特别是在电子产品占据孩子课余时间的当下,孩子的兴趣需要从网络游戏转移到学习和有益于身心的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中。科学地安排,高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地复习,有张有弛地学习,才能学有所成,拼搏一个无悔的青春。另外,吴老师准备的这节课非常精心,用心,设计的活动很有心。家长寄语环节比起每天面对面的“唠叨”会更容易触动学生心灵,引起共鸣!所有说课老师都体现了各自学段的特点,精彩纷呈,所设置的环节都值得我们借鉴。             

这两天的学习对于我来说就是视觉的盛宴,语言的殿堂。一堂班会课绝对不是一堂课的时间能解决的,我们的班会课要学生自己组织,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准备,有时候我们的班会课就类似一场表演,老师就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但并不是为了演出,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课堂展示过程则更是孩子们沉下心去学习感悟的过程。这一切离不开老师们的精彩准备和教育智慧。一袭绿衣的黎老师就像一缕清风,给我的脑袋里装入了文艺浪漫的色彩。她同时又不乏理智的判断,她说:班级不仅要管,还要理,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日常,深切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专注于琐事和提要求,没能更高效地帮助孩子们成长。 10节微班会,小小的故事,大大滴智慧;微班会给繁琐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一缕阳光。今天10位老师的微班会,尽显班主任的智慧。相信今天的学习一定能运用到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用智慧让学生内心的纠结,化于无形之中,这些方法,远胜于枯燥的说教!如今较为浮躁的社会,作为一名教育者需要静心而理智面对现实,但又不失教育之情怀,因为我们面对的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一个个拙壮成长的精灵。在他们的心里,我们这些老师是他们精神的依托,尤其班主任老师更在他们心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每位老师一定要用发现美、挖掘美的宽容、大气之心去陪伴这些孩子们慢慢成长,静等那花绽放时;更要将“教育”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下,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无微不至”的时代,而依托微信平台等进行的微教育也应运而生,微课、微班会、微点评等微教育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与传统班会形式相比,微班会是传统班会的浓缩与升华,既具备了班会课的许多共性东西,同时又彰显了自身微、细、精、活、效等特点。 

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就具体问题进行微班会,需要老师们不断学习和探索。最后丁如许教授就微班会如何进行做了简短的讲座。实践出真知,老师们必将会把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此次的大会真是“思维的碰撞,语言的殿堂”。是大家德育工作的心灵鸡汤。(常州外国语学校 郭舒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