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2017年常州外国语学校暑期教师培训系列报道(二)
 
发布时间:2017-08-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金珊

812日,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暑期教师培训进入第二天。

上午的培训活动由黄金松副校长主持。黄校长对昨天的培训做了简短的总结,希望全体教师能够把昨天的培训内容内化于心。

接着,由常州教育科学院朱志平院长为我们做了《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报告。朱院长从常州教师参加省评优课,基本功竞赛成绩连年进步这个案例出发,分析了常州教师团队出现的几点现象。朱院长希望我们教师牢记迈克·富兰的提出的教师教学的最大特点。一、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二、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三、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和不可复制。接下来,朱院长便从什么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习,什么是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怎样进行“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这三个问题进行展开,倡导深度学习,非认知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连接学习和数字化学习。最后,朱院长提出,教学即研究,学科即问题,预设促进生成,评价养育个性,向我们揭示了素养教学的四大要义。

下午,首先由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益民和九年级16班的学生们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王老师选择视频作为本次写作课的素材,创设情境,不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王老师设置的由浅入深,拾级而上的问题串引导着学生思维的逐步深入。在王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通过两两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们慢慢打开思维,不断丰富自己的联想,最后通过自己对于视频内容的复述,讲解,得出了对于平时自己写作的启发。

 

精彩的展示课之后,王老师又给我们进行了《课堂,“折磨”学生的秘密》的讲座。王老师提出,课堂是一次“探险”,步步惊心,也步步惊喜,问题设置是关键;课堂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接受与建构,要有后者的自觉;课堂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彼此的精神的敞开,课堂是一个悟道的过程,悟出何道,要编织成网;课堂的第一生产力永远是师生关系。王老师最后强调,只有教师有自己的精神底色,才能称得上传道受业。

短暂的休息过后,曹校长总结了为期两天的教师培训。首先曹校长和我们分享了她自己的心得体会。第一、从自身出发,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专家提出观点,想法,而我们应当自身主动获取。第二、加强学习。加强学习既是自身追求主动发展的需要,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信息化,全球化,人类社会迅速转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决定了当前人才需求,学生成长方式需要改变。第三,教学无止境,素养不是单方面的东西,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其次,曹校长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加强对学科的理解,加强课程观;教研组强化数学研究的功能,教师要不断实践能够体现核心素养要义的教学。

最后,主持人沈亚东副校长简单回顾了两天的培训内容,提出转化,反思,感悟,学习四大关键词,希望各位老师牢记培训目的,将专家引领落到实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