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前,沈亚东副校长做了大会动员,在动员的讲话中沈校长结合“德”字的构成指出,“德”是遵循本心、向前发展的寓意,而“育”意味着一种温和感和责任感,从而强调了德育的必要性与价值。之后,全国班主任培训专家丁如许老师做了题为《打造魅力微班会》的专题报告。报告中,丁老师分析班会课的重要性入手,指出了班会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载体,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准备。基于开好班会课的重要性,丁老师又深刻的揭示出了时代、网络、社会以及学生特点的变化孕育而生了微班会。并且,以短、快、小、灵四个方面简单概括出了微班会的特点。同时,丁老师以魏东华老师的一次精彩班会课为例,结合自身的微班会实践经验,为大家详细讲述了包含讲述故事、开展活动、分享照片、善用比喻等多种开好微班会的方式。最后,丁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微班会研究的发展方向,并强调打造微班会最重要的在于班主任的魅力,在于班主任的不断实践。
报告结束后,来自常外以及钟楼实验中学的老师为大家分享了自身的班主任故事。首先,吴玲芳老师所做《做一个学生一起成长的人》的讲演,她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她与学生的故事,并提出要做新时代的班主任,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随后,吴辰怡老师也以PPT与讲演的方式,为大家讲述了她与(10)班的三个故事。每个故事点滴的讲述,流露出了吴老师对学生温柔的关爱,同时也让与会老师们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平凡、细致和伟大。赵静老师与曹婕老师也分别在《和孩子们一起向梦想奔跑》与《感受与学生共成长的美好》两则报告中,分享了各自与学生相处的每个精彩瞬间,展示了做好一名班主任所应具有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精神。
在下午的研讨会中,以小组合作、家校沟通以及师生沟通为主题的报告,分别在三个会场顺利的进行。胡爱彬老师指出,人人尽责、同时互动、积极互赞以及小组自治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所应具备的要素,同时也提出了实施小组合作的几点思考。杨春松老师以优秀班主任的要求为导入,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以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总结出了家校沟通的五项重要经验,成为在场所有老师学习的宝贵收获。第三会场中,戚逍逍老师也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为例,强调师生沟通最重要的在于相互倾听。倾听意味着理解,意味着包容,更意味着共享快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一种情感的投入,班主任工作更是一种智慧的碰撞,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同时,在三个分会场报告结束时,会场的许多老师还积极参与会议发言,总结分享自己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各个会场的沙龙小组代表也及时做好会场报告的记录,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作了精彩的汇报交流。报告交流结束之后,黄芸副校长还以“聚焦项目 推进发展”为主体,就学发处2017-2018年项目管理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这一方案的解读,为打造生活化、人本性、生长式的常外德育理清了思路,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研讨会的最后,曹慧校长以思维导图的方式,从角色定位、教育立场以及师生共成长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首先应当做好角色定位,既当是学生时间的科学规划者,也应当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管理者,更应当是学生生命价值的引路人。同时,教育的立场应是学生的立场。班主任必须要有成就他人的情怀,要为学生的成长积蓄能量。最后,她以管理向引领、简单规定向对话、单一向综合、经验向专业等四个转变,提出了师生共成长的要求。尊重每个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静静的等待每个个体成长开花的花期并积极鼓励,这是曹校长向每位老师传递的育人的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