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6日12点30分,300人报告厅,我校第二届“我是诗词王”决赛拉开帷幕。
有诗道:“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岂不正是此番场景,旌旗飘,各路群雄齐相会,战鼓擂,四方英豪论千秋。通过一轮笔试的筛选,胜出的无疑都是人中凤,凤中仙。实力之强劲,毋庸置疑。也正因如此,这番龙争虎斗也才显得悬念丛生,令人期待。
随着主持人正式宣布比赛开始,眼前便仿佛有一扇古老而又神秘的大门悄然开启,伴随着扑面而来的书香气息,一场关于诗词的饕餮盛宴就此开始。
首轮题目为必答题,名曰“舞一曲倾国倾城”,听君歌一曲,一舞必倾城。象征着常外学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心性。果不其然,“东南一棒天鼓响”一班选手旗开得胜,一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先将10分笑纳囊中,同时吹响了号角,随后,刹那间烽烟四起,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形容最合适不过。选手们拿出胸中博学,势如破竹,选题答题,行于流水,尽展少年英杰本色。首轮仅是小试牛刀,但选手们已是摩擦的火星四溅,AB两轮后,比分不相上下。
随后,越发激烈的第二环节如约而至。本环节的抢答题给比赛带来了更多的未知性,其名曰“蹁跹影惊鸿”漫步蹁跹,墨影惊鸿,散发着浓重的文学气息,也代表了常外学子,聪颖博学,胆识过人的特点。如名所寓,选手们大放异彩,将自身实力显露无遗,也是因为此轮已为淘汰轮,为了角逐荣耀,众才子必然使尽浑身解数,其激烈程度远超想象,甚至有选手“杀红了眼”,一时情难自禁,抢先抢答,导致倒扣分数,前功尽弃。成则挺进三甲,败则抱憾离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比赛的气氛一点点被推向高潮,最后,八1班,八5班,八7班杀出重围,誓要一较高低。
第三环节的惨烈厮杀就此展开,“引剑锋斩桃花”意味着常外学子在这个时代尽展锋芒,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轨迹。此时更将三路豪强论剑华山的争锋相对体现得淋漓精致。一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豪情从每一位热爱诗词的同学的心底油然而生。话语间,选手间的斗智斗勇已经步入极致,10分20分30分,三种类型的题型选择,给了选手更多机会,也为最后的决战埋下伏笔。
如今,金色奖杯近在咫尺,是谁将会长啸破空拔头筹,又是谁会百尺竿头欠东风,疯狂抢答,一触即发。最后一轮,题名简洁明了却又遒劲有力“醉逍遥”,无比简单的三个字,无比飘逸的三个字,这是象征着浪漫派诗词巅峰的三个字,一醉红尘尽逍遥。现在,抛开学生的身份,每个人都是自由的诗人,场上不再是决战的凝重,只有对诗词最为本真的热爱和理解。此轮调动全场,融入诗词,感受诗词,亲近诗词,领悟诗词。最后,八5班荣耀加冕。
博古通今,博古方可通今,历史长河漫漫,诗词魅力永恒,旧的经典让我们铭记,新的时代由我们缔建!“我是诗词王”落下帷幕,留给大家的是那厚重的文学韵味......
附:八年级“我是诗词王”比赛结果
“诗词王”:八5班(张喆锴、朱凝)
一等奖:八1班、八5班、八7班
二等奖:八2班、八4班、八8班、八11班、八13班
三等奖:八3班、八6班、八9班、八10班、八12班、八14班、八15班、八16班
(各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