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该去哪儿?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医院”。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专门机构,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与压力。每一个寻常日子里,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地接待大量的患者,其间的辛苦非我们常人所能想象。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如果有机会可以投身其间,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也不失为人生的一件幸事。
2018年7月9日和10日两天上午,前后有二批身着常外校服的七(8)中队的志愿者们前往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来到门诊大厅,志愿者们便被多功能自助机深深吸引,护士长走到自助机前,将一张医保卡塞入,并点击屏幕向在场的志愿者们演示了挂号、付款等操作流程。原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院的许多工作也变得越发便捷与智能,“你们今天的服务内容就是协助患者使用自助机!”话音刚落,护士长便将我们分派至医院各台自助机旁。多功能自助机前排队等候挂号或是付款的患者与家属络绎不绝,他们有的神色焦急,四处张望;有的面色沉重,静静等候。志愿者们虽然初来乍到,却毫不怯场,个个面带微笑,热情洋溢地为大家提供服务。起初,将卡插反的情况时有发生,但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大家的动作也随之娴熟起来,没有半点迟疑。每每听到人们感激地说声“谢谢”,大伙儿心里甜甜的,幸福得像花儿一样,或许这就是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所在吧。
二个半天时间转瞬即逝,尽管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已落下帷幕,但它给予常外七(8)中队每一位志愿者的生命感悟却是永恒的。“君子以仁存心”,在医院,志愿者们读懂了白衣天使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受到了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学会了表达同情与传递善意。一台台多功能自助机旁,在每一次简单的帮助里,大伙儿体悟到了爱与奉献的力量。有爱的生命最精彩,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这份爱就如同一道光,也许不似太阳般光茫万丈,却宛若黑夜里的点点星光,当它化作爱的符号,定能为迷途之人指引温暖的方向。
同学感悟一
七月流火,挡不住常外七(8)班同学们的“一院志愿行”。同第一批一样,今天的任务还是帮助人们自助挂号。同学们早早站在了自助挂号机旁,兴奋又紧张地等待着。早晨的第一人民医院熙熙攘攘,就像一个菜市场。居然有那么多来就医的人、居然会出现有那么多种挂号状况(不熟悉挂号步骤、不会使用挂号机、挂错科室等等)。前来寻求帮助的人一会儿就把志愿者们围在其中。面对不同的挂号要求,同学们尽力做到护士长教的:“爱心、细心、耐心”。回答问询、插卡、点击屏幕操作、退卡······一个个忙得满脸通红、口干舌燥。你方问完他方来,没多久校服就被汗水浸湿了,如此冲锋打仗般的导服工作,难怪护士阿姨们会自嘲“天天都是香喷喷来上班,臭烘烘回家”。从这个朴实的语言中,能体会出她们每天 “奋战”的不易和不凡!今天我们能像她们那样,做一个常外倡导的“能有利于他人的人”,如此地“被需要”。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却让人内心充实。头顶上炽热的阳光透过医院高高的玻璃穹顶,洒在门诊大厅里,给忙碌的护士、志愿者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好像有一种东西正在无声地传递着,而我们下一批志愿者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傅鸿恺)
同学感悟二
踏上一片土地,也许那里充满细菌,也许那里充满痛苦呻吟。但从那天起,我知道,那里是一片充满爱的净土。
戴上红飘带,看着上面写的--“第一人民医院为人民服务”我就知道自己多了一份使命;站在自动挂号机旁,看见操作不熟练的病人,我都会热心帮助他们。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服务,不仅让我获得了锻炼,更让我明白了各个岗位工作的不易。
感谢这次体验活动,让我收获了不一样的夏天。(牟若微)
同学感悟三
我在去之前就对这项工作充满了期待。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就开始激动起来,分配给我的工作是帮助患者打印挂号凭据。一开始,我还不怎么熟练,操作起来笨手笨脚的。这时迎来了第一位需要帮助的老奶奶,只见她一脸茫然地望着机器,双手抓着医保卡和发票,颤颤巍巍地不知道该把卡往哪里塞?我主动上前接过了她的发票:“奶奶,我来帮你您挂号吧,您什么地方不舒服,需要看什么科?”老奶奶的表情一下子就放松了,笑眯眯地看着我。我按照老奶奶说的科室,刚开始,粗略地找着,咦,没有。我又认真地对着系统仔细查找,终于找到了,顺利地打印出了挂号凭据。那老奶奶捏着挂号凭据,摸了摸我的头,连声赞道:“小伙子,真聪明!”我害羞地抿嘴一笑。接下来我就越做越顺了,一张张温热的凭据单,递给一个个等待结果的患者,我的心情也由最初的激动转化为自豪。
在志愿者活动中,我们的一个小小善举,对于困难中的人们来说都会是那么的温暖,每一个回报给我们的微笑都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在提升完善自己的同时,也为社会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概就是这个体会吧!(王绎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