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自我 不负青春 ——记《青春期二三事》心理讲座
9月27日下午第四节课,学校特别邀请了常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会会长陆成老师,为全体七年级同学带来了一堂特殊的心理课——《青春期二三事》。
青春期似乎总是与“叛逆”二字联系在一起,也常让家长、老师头疼不已。陆老师说所谓的“叛逆”,其实是能够充分的表达自己,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到自己,能够个性化、区别化的对待自己。寻求自己想要的关注、认同和权力没错,但不能采用错误的方式。 陆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采用错误方式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一件事。他以前的班上有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从小体弱,所以与其他孩子有很大不同之处,许多人因此嘲笑她,甚至给她取了很多侮辱性的外号,没有一个人在那时候站出来帮助她,最后她只能转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能力有高低,但责任和行为没有高低,正如老师所说的,贬低别人并不能获得关注和认同,即使当时站出来会受到一定的压力和嘲笑,但只要这件事真正值得你去做就可以。
也许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没有发生过,但我们也何尝没有给别人起过嘲笑性的绰号,当时可能一笑置之,但这如果加于一个先天性残疾或者内向自卑的人身上,你无法想象对他造成的伤害有多大,甚至一辈子都弥补不了。每个人都有人格,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而成长就是逐渐面对自己内心的过程。未来的考验会接踵而至,我们会正视自己,尊重他人,逐渐成长为未来世界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
(七(2)张筱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