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筑梦AFS文化课程之旅
第一站:常州外国语学校
主题:我们是中华小当家
20位来常的AFS年度国际交流生,在经过一个学期丰富的文化课程和中文课程学习之后,中文水平突飞猛进,对中华传统文化亦可略知一二。不仅如此,在常州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各接待学校以及接待家庭的集体努力下,这20位小“常州人”,对常州的大街小巷乃至风土人情也可谓是了如指掌。
进入下半学期,20位交流生便踏入各个学校,参加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中国文化课程。第一站,他们来到了常州外国语学校。这一周的课程主题是中国文化传统特色之一——中华美食。周一至周五,交流生分别学习并制作了烧卖,葱油饼,麻糕,桃酥以及南瓜饼。
常外校园里书香浓郁,意气风发。蔚然成风的学术氛围和学生们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立即感染了我们的交流生,跃跃欲试地想参与到学生之间的交谈和体育运动之中。一墙之隔的常外双语学校,明亮、安全、空间感极强的构造布局,开放式、互动式学习环境,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实令交流生们眼前一亮。而常外双语的IB和剑桥A-level课程体系、沉浸式全英教学及走班制模式更是让这群交流学生灵感不断,惊喜连连。
本周的文化课程学习地就设在常外食堂。学校点心师早已准备好各项材料,静待我们的小大使们一展身手了。瞧,在厨房阿姨们的指导下,交流生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项操作流程。尽管手法生疏,但经过耐心的反复练习,一锅香味四溢的传统美食成功出炉,还有什么比品尝着经过自己双手制作出来的成果更令人开心满足的事儿呢?!
不分国籍、不同语言、不管肤色,对新鲜、充满挑战的事物我们总怀有最炙热的期待与热忱,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包容、理解,更是让所有从事着跨文化交流的工作者们倍感光荣与责任!
第一周在常州外国语学校开展的AFS交流生文化课程圆满落下帷幕,期待接下来的渗透式中国文化学习与体验,共同感受差异文化的奥妙和精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