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我校召开推动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渠道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项目推进会
 
发布时间:2019-03-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程丽琴

3月14日下午第四节课,我校于校会议室2召开了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渠道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项目推进会。与会人员包括项目组全体成员、全体教研组长与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曹慧校长、黄金松副校长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课教处姜庆军副主任主持。

徐丽媛老师首先作开场发言,她先介绍了常州外国语学校智学网的使用情况,其功能优势主要包括便于统计,方便与家长交流,方便错题的整理。随后姜庆军主任向大家汇报了我校目前信息化取得的成果,包括五四杯“微课”、信息化能手比赛等,并分享了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经验,强调要注重培养教师信息化的素养。

黄金松副校长强调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信息化技术与学校教育渠道的深度融合要注重部门制动,学科活动,教师行动。必须让信息化技术,覆盖全体教师,指向全体学生。要让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目前我校信息技术推进主要存在的问题体现在:数字化开发与服务力不够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基本具备,但主动创新不够;融合不够,学科、教师之间差异性大;信息技术下管理、服务体系、应用能力不充分。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黄校长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要开展智慧校园专项培训,既可以“请进来”,也可以“派出去”;二是要进行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索,将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进行深度融合,服务于管理;三是要智慧课堂的改革,改革教与学的方式,让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学;四是要进行智慧教师的培养,培养一支骨感教师队伍。具体要求包括:一是要以项目为依据,任务驱动;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有工具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是要进行项目分解,成立子项目组;四是要形成行动计划,阶段报告;五是要进行探究实践,并作为优秀教研组评价指标;六是要提供经费保障,支持探索与提升。

  最后,曹慧校长对项目推进作了重要指导。曹校长指出,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的精准教学,技术可以丰富我们的教与学,变革教学。本次会议的目的在于组建更大范围的研究共同体,凝聚共识。从宏观层面上我们是“必须做”、从中观层面上我们是“应当做”、从微观层面上是“如何做”。必须梳理任务,完善校园网络环境,推动技术融合课堂。例如,手机APP功能的开发研究;集团化教学联动。具体措施建议如,微课上自动阅卷功能开发研究;作业反馈大数据分析研究;其次,要组建教师团队,组建微团队,开研进行讨课。三是梳理教师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四是要梳理珠峰平台,加强管理;五是要在现有基础上申报省级课题。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实践产生行动效果,形成工作计划组建微团队,定期交流,才能更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渠道的深度融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