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践行《构建更具特色和智慧的高品质学校(2019-2021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高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营造积极主动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和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经研究决定开展常州外国语学校第六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选工作。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曹慧
副组长:黄金松、黄 芸、杨宗奇
领导小组成员:欧云、金菊、李娟、解华志、孙建军、吴辰怡、姜庆军、各教研组长
二、评选对象
1.常外在编、在职、在岗教师,且师德高尚,为人师表;
2.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教学效果好、教书育人成绩突出,且对同行有一定引领示范作用;
3.市“教坛新秀”可相应提高一级参评校级“教学能手”;
4.市“教学能手”及以上称号教师,不在校“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评选范围。
三、评选流程
1.动员发动
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传达评选目的、要求及相关时间安排。各教研组需以组为单位做好宣传发动,对照评选基本条件推选。
2.自主报名
教师对照评选条件自主报名,资格条件详见附件1.2。
3.教研组审核
教研组对自主报名的教师进行资格初审,并在评选呈报表中给出审核意见。基本评选条件不符的教师一律不得报送,以教研组为单位将符合条件的教师名单填写好附件7,并报送课教处。
4.课教处审核
课教处将对上报教师名单进行资格复审,并将审核通过人员报送评审领导小组。
5.课堂教学能力考核
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申报教师,采用同学科同题异构、外聘评委评审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能力考核。
参加过辖市区(局属)教师基本功竞赛(评优课、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并获得二等奖以上者或具有市教科院颁发的精品课证书的,可免于教坛新秀课堂教学能力考核。参加过辖市区教师基本功竞赛(评优课、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并获得一等奖以上者或具有市教科院颁发的精品课证书的,可免于教学能手课堂教学能力考核。
6.综合评审
通过教学能力考核的老师,对照基本条件、参考材料目录(附件3、4)准备纸质材料,装订成册,报送教务员冯立忱老师处,领导小组将组织综合评审。
四、材料报送及时间安排
1.各教研组长将“常州外国语学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自主报名汇总表”(附件7),“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评选呈报表”(附件5、6)于3月29日前电子稿、签字后的打印稿同时报送教务员冯立忱老师处。
2.4月8日-12日课教处将组织所有参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能力考核。
3.4月30日前通过课堂考核教师,对照基本条件、参考材料目录(附件3、4)准备纸质材料,装订成册,报送教务员冯立忱老师处。
五、表彰奖励
(一)物质奖励
教坛新秀:三年内每年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享受每年500元教科研津贴,按年度考核发放。三年期满后,不再享受教科研津贴,继续保留荣誉称号。
教学能手:三年内每年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享受每年1000元教科研津贴,按年度考核发放。三年期满后,不再享受教科研津贴,继续保留荣誉称号。
(二)精神鼓励
1.凡评选为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教师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2.凡评选为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教师,在推荐市级及以上教学类、综合类表彰、职称评审的候选人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三)奖励的中止
凡评选为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若违反本《通知》第六条管理办法中任一条的规定,即中止其该学年的物质奖励和相应的精神鼓励。
六、管理办法
凡被评选为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教师必须做到:
1.为人师表、风清气正,杜绝各类违反师德和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的行为;
2.每学年开一节校级及以上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或讲座;
3.每学期教育教学满意度测评达到90%以上;
4.每学年至少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教科院学科年会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七、本《通知》解释权归常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室。
常州外国语学校
课程与教学处
2019年3月18日
附件1:
常州外国语学校第六届教坛新秀基本条件
(同时具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质量高,课堂教学水平突出,获得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2.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初级及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和相应教师资格证书;教龄2-5年(2016年8月之前、2013年8月以后从教)。
3. 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学生满意度较高。
4. 积极参加见习期新任教师上岗培训和其他继续教育培训,较好地完成培训任务,每年培训不少于72学时(校级24学时,区县级以上48学时)。
5. 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关心爱护学生,能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担任班主任或团(队)辅导员工作,或指导综合实践活动1年以上并取得较好效果(获区级及以上优秀班主任者,优先推荐);音体美等学科教师能对学生进行特长训练并取得较好成绩。
6.从事本专业或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工作量饱满。具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能较好贯彻执行“教学常规”,教育教学实绩明显。在校际开过公开课或实验课,获得好评。
7.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每学年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故事等文章或论文至少1篇。
附件2:
常州外国语学校第六届教学能手基本条件
(同时具备)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质量高,课堂教学水平突出,获得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2.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初级及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和相应教师资格证书;教龄4-8年(2014年8月之前、2010年8月以后从教)。
3. 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学生满意度较高。
4.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较好地完成培训任务,每年培训不少于72学时。(校级24学时,区县级以上48学时)
5. 具有较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关心爱护学生,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担任班主任或团(队)辅导员等其他管理工作,或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不少于3年,所带班级(团队)或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获校级及以上表彰奖励,或本人获校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获区级及以上优秀班主任者,优先推荐);音体美等学科教师能对学生进行特长训练并取得突出成绩。
6.从事本专业或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工作量饱满(中层干部任教周课时数分别为同学科教师标准工作量的1/2以上)。在学科教学中经过一个循环教学或在毕业班任教一年以上。逐步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教学改革能力和有效措施,所任学科学生无过重课业负担,教学效果显著。在校际之间开设过公开课、示范课或实验课,并开设过辖市区级公开课,获得好评。
7.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勇于探索创新,积极参与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实验或课题研究,并有阶段总结。
8.近三年内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故事等文章或论文至少1篇,或在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含教育年会)中获三等奖及以上论文至少1篇。
附件3:
常州外国语学校第六届教坛新秀推荐材料目录
序号 |
材 料 名 称 |
份数 |
页码 |
备注 |
1 |
评选呈报表一份 |
|
|
不装订 |
2 |
学历证书(复印件) |
|
|
|
3 |
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复印件) |
|
|
|
4 |
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 |
|
|
|
5 |
年度考核表(复印件) |
|
|
|
6 |
任教学生满意度测评汇总表 |
|
|
|
7 |
继续教育证明材料 |
|
|
|
8 |
班主任(团队工作、综合实践等)及教学等工作量证明 |
|
|
|
9 |
公开课、实验课材料(计划、教案、评价表等) |
|
|
|
10 |
各种获奖证书、奖状等(复印件) |
|
|
|
11 |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故事等文章或论文 |
|
|
|
12 |
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成绩或基本功竞赛(评优课、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精品课)获奖证书 |
|
|
|
13 |
其他材料 |
|
|
|
附件4:
常州外国语学校第六届教学能手推荐材料目录
序号 |
材 料 名 称 |
份数 |
页码 |
备注 |
1 |
评选呈报表一份 |
|
|
不装订 |
2 |
学历证书(复印件) |
|
|
|
3 |
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 |
|
|
|
4 |
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复印件) |
|
|
|
5 |
年度考核表、嘉奖、综合荣誉证书(复印件) |
|
|
|
6 |
任教学生满意度测评汇总表 |
|
|
|
7 |
继续教育证明材料 |
|
|
|
8 |
班主任(团队工作、综合实践等)及教学等工作量证明 |
|
|
|
9 |
公开课、实验课材料(计划、教案、评价表等) |
|
|
|
10 |
各种获奖证书、奖状等(复印件) |
|
|
|
11 |
开设的讲座等材料 |
|
|
|
12 |
发表或得奖的案例分析、教育随笔等文章或论文 |
|
|
|
13 |
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
|
|
|
14 |
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成绩或基本功竞赛(评优课、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精品课)获奖证书 |
|
|
|
15 |
其他材料 |
|
|
|
附件5:
常州外国语学校第六届教坛新秀推荐呈报表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民族 |
|
|||||||||
政治面貌 |
|
行政职务 |
|
学历 |
|
学科 |
|
|||||||||
毕业学校 及年月 |
|
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及取得年月 及时间 |
|
|||||||||||||
现任教班级及学科 |
|
周任课时数 |
|
|||||||||||||
参加工作年月 |
|
教龄 |
|
从事现专业年限 |
|
|||||||||||
工作 简历 |
|
|||||||||||||||
政治 思想 表现 |
|
|||||||||||||||
获得过的荣誉或受表彰情况 |
|
教 研 组 推 荐 意 见 |
教研组长 (签字) 年 月 日 |
课 教 处 审 核 意 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学 校 审 核 意 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备注 |
|
附件6: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民族 |
|
||||||||||
政治面貌 |
|
行政职务 |
|
学历 |
|
学科 |
|
||||||||||
毕业学校 及毕业年月 |
|
教师技术资格 及取得年月 |
|
||||||||||||||
现任教班级及学科 |
|
周任课时数 |
|
||||||||||||||
参加工作时间 |
|
教龄 |
|
从事现专业年限 |
|
||||||||||||
工作 简历 |
|
||||||||||||||||
政治 思想 表现 |
|
||||||||||||||||
获得过的荣誉或受表彰情况 |
|
常州外国语学校第六届教学能手推荐呈报表
教 研 组 推 荐 意 见 |
教研组长 (签字) 年 月 日 |
课 教 处 审 核 意 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学 校 评 审 意 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备注 |
|
附件7:
常州外国语学校第六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汇总表
序号 |
教研组 |
姓名 |
类别 |
教龄 |
公开课数量(节数) |
基本功比赛 (评优课)次数 |
论文篇数 (发表、获奖) |
其他获奖 |
课堂考核 |
|||||||
总数 |
省 |
市 |
区 |
际 |
省 |
市 |
区 |
省 |
市 |
|||||||
1 |
*** |
示例 |
能手 |
8 |
5 |
1 |
1 |
1 |
2 |
0 |
1 |
2 |
发2 |
二等奖1 |
优秀指导老师 |
免 |
2 |
*** |
示例 |
新秀 |
3 |
2 |
0 |
0 |
1 |
1 |
0 |
0 |
0 |
0 |
二等奖1 |
优秀指导老师 |
|
3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