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乎上,见贤思齐
当秋的身影给校园涂抹上多姿的色彩时,当秋声催晓池塘边的蒹葭时,常外的学子,在校一方。走过七年级的懵懂,畅想九年级的追梦,八年级是个承前启后的日子。
经过一年的培养和教育,新八年级的同学们都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在常外的学习与生活,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素养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熟悉了常外学习、活动的各项常规要求。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推动下,许多班级的建设已经步入正轨,并且在班级管理上显露出实效。但是,初中生尤其八年级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却有其明显的特殊性,有“心理断乳期”一说,也被称为“八年级现象”,这使得八年级成为初中三年学生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目标意识的朦胧,似懂非懂的人际关系,叛逆期的亲子沟通……这些恰恰成为限制他们进步的绊脚石,也致使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上陷入“焦虑”。
榜样教育是指引导受教育者学习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好的榜样是某种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使人们对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易于理解、易于效法,能使人们受到感染和鼓励。因而具有强烈、深刻的教育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就经常举尧、舜、周公、子产等人作为榜样,教育他的弟子们“见贤思齐”,他还强调以身作则,认为“起身中,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但是榜样教育的受教育者就一定是学生吗?为了帮助八年级同学更快的成长,扩大榜样教育的辐射力量,级部从成长、教育教学、亲子沟通上引领学生、教师、家长见贤思齐。
学生层面:胸怀弘毅,择优而从
墨子云“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只有见到“人外人”,才能领悟优秀是如何造就的道理。为了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发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尽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成就自我,开学初9月1日级部依托常外拓邦·杰出人才奖学金的评选举行了现场展示环节。鼓励学生自我展现,树立榜样人物,引导学生见贤思齐,主动发展,形成“争先创优、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展示分为自我介绍、才艺展示和现场问答三部分,尤其是现场问答部分涉及家国情怀,文化积淀,社会时政,个人成长,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八年级的候选人们用多才多艺、沉着冷静的回答向全年级同学展示优秀是如何造就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八年级的同学更该对自己的人生意义有专属的解读,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做最好的自己,能有益于他人?每一位八年级同学都在随笔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9月20日,八年级学生大会在800人报告厅举行。活动分为主题演讲比赛,学长访谈和校长寄语三部分。各班的18位代表就常外成长目标“做最好的自己,能有益于他人”进行了自我阐述。来自八10班的徐艺珊说,做最好的自己首先要做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八12班的朱子健用深情演讲带我们做过南京大屠杀的黑暗,告诉同学们生命与和平的意义,深蓄厚养、潜沉飞跃即是做最好的自己。八1班的卢炯竹以自己受伤却依旧坚毅不服输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坚忍不拔即超越自我。八4班的李佳沐同学更是许下了未来10年的计划和目标……来自九年级7班的学长刘兆洲也来参加了八年级学生大会,刘学长用品学兼优的成绩和自己全面发展的经历告诉大家最好的时间是现在,哪怕半路出家,只要有心就能成就自我。来自九年级语文组的解华志老师针对同学们的仪容仪表,主题内容和演讲效果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最后黄金松副校长寄语全体八年级同学《做向上有为的追梦少年》:做向上有为的追梦少年,要志存高远,勇担使命;要立德修身,严于律己;要善学勤勉,敏以求之;要自信豁达,持续奔跑。永远向上,是一种奋斗者的姿态,是执着追求的境界与持续努力的方向,更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价值观。黄校长期望同学们内化于心,内涵有德,外显有规,做向上有为的追梦少年,圆梦常外!
榜样是一束光芒,可以照耀和传播;榜样是一面镜子,可以对照和检查;榜样是一种力量,可以推动和促进。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除了动态活动的展示和引领,静态文化的布置也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走进八年级教学楼,二楼橱窗的“榜样力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拓邦杰出人物的展现,到学长访谈的交流,主题演讲比赛的演讲稿,同学们驻足楼道间,于阅读间择优而从。
教师层面:敬业乐教,高山景行
八年级教师团队是一支敬业、乐业、专业的教师团队。八年级教师团队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班主任或学科基本功竞赛屡屡斩获佳绩,五级梯队等获得荣誉称号的教师拥有一定的比例,是一支配备了专业素养和较高责任心的教师团队。但随着教育要求的提高和学生特点的更新,常外的老师们不希望“固步自封”,德育的步伐也要更得上孩子们成长的步伐。9月9日开学初级部召开八年级任课教师会议,邀请八10班赵静老师就班主任管理工作做交流。每周级部抽查各班放学常规,每一次都会邀请一位班主任一起参加,于同伴学习中提高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性和文化性。9月9日各级部的级部主任和年级组长还于学生发展处研讨、分工,于前车之鉴和基础重要性各方面部署八年级常规的相关工作。
“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学生教育的时候,不仅是要求学生做更多,我们老师和学校本身也要做更多。学生从日常行为规范,到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过程中,也是考验我们从硬性的管理到柔性的塑造。从管理到塑造,从理念的变化,到具体行为的变化,到细节的落实,关键是“以学生为本”。
家长层面:言传身教,见贤思齐
在中国先民的眼中,家不仅是一个安居栖息之地,更是一个家族代代传承的记忆,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一个人最初所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的熏陶。在一个家庭中,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阅历、经验教训和人生思考,经过积累总结,采用家训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后辈子女读书学习、安身立命的要求和准则。
开学初,八年级的同学们和家人讨论、总结了自己的家训,9月21日,各位同学们行之成文。各班将同学们中部分的家训罗列于每周家校联系册,家长们于其他家庭的相应家风中领悟到家庭的道德修养将影响孩子们的成长。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群学习者。“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负人民的厚望,让我们一起为常外学子的美好未来筑牢希望之基。让我们在德育的路上努力追寻,成长自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