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八年级十月份工作回顾
 
发布时间:2019-11-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戚娴雅

以生为本,携手共进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应该确立这样的目标,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不是成为一个专家,而是成为一个和谐的人。和谐的人就应是有个性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健康人格和教养的人。如何真正做到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是学校教育所要做的事情。

常外始终追求“让每一个生命尽情绽放”的教育愿景,尤其在八年级这个承前启后的年龄段,每一位老师就铭记自己的责任。级部在传统教育工作的基础之上避免了经验主义,尤其是如何针对2018级八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时俱进地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级部做了全方位的思考。十月份级部工作从学生、老师、家长三个层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生为本,携手共同促进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学生层面:以生为本,民主自主

原美国布朗大学校长瓦尔坦·格雷戈里安曾说过祖母从小对他的教育“孩子,有两件事一定要记牢。第一是命运,那是你无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丽,但绝不能失去你的性格。”八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常外主张教育和教学的因材施教,因此对待八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日常管理上由学生自主管理。校学生发展处针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听取学生建议,修订了《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修养手册》,并在日常常规管理和督促方面由八年级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自主申报、学校审核、学发培训、级部督管的基础上进行了九月份八年级级部以及全校各班学生常规的督促、管理。但是常规管理需常做常新,与时俱进,十月份在九月份岗位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召开八年级常规管理学生总结和换岗会议,听取学生意见,尤其针对常规管理的细节和管理心得上进行总结、反思,包括校外学生乘坐地铁等行为常规,每一位常规管理的学生均能自由发表对学校常规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各项常规管理岗位的要求进行了轮岗制度。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说“我认为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听孩子,是表达尊重,表达关注,也是促进孩子理解自己的能力。”每一个教育者如果只是从自身出发,却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闭门造车,那我们的教育就如“空中楼阁”,不着实地。级部为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全面了解各班学生的心声,于1024日中午邀请每班一位学生参加级部工作座谈,从学习、生活以及各班文化氛围营造,级部活动的设置等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意见,培养学生参与级部、班级工作的责任性,给级部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给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提供方向,倡导正确的集体舆论,增强班级乃至级部的凝聚力。

老师层面:助力倾心,青春同行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对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深入的研究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以此来不断的改进自身工作方法,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巧妙的运用教育学心理知识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从而实现对初中生的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为帮助八年级班主任更好的了解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家校沟通,师生沟通,级部第三周邀请了中创集团的相关工作人员来校与班主任点对点交流,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分析八年级学生特点,就家校图和携手共进给予班主任们意见。如何观察,如何谈话,如何进行有效交流……虽教无定法,但教而有法,只有了解、洞悉学生的心理并能有很好的交流艺术,才能在“以生为本”的意识下事半功倍。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陪伴。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递者,更应该是给予生命成长力量的灵魂工程师,在迷茫时给予学生指点,在退缩时给予学生勇气;让学生以更完美的姿态,演绎青春的斑斓。出于这样的目的,级部于10月中旬启动八年级学生成长导师制。我们主张着,更具个性化、更具情感化的教育,对学生在思想上引导,在学习上辅导,在心理上疏导,在生活上指导,让他们拥有无畏前行的勇气与力量;我们期许着,当学生回眸过往,念想起美好的青春年华,能有至少一位教师令其感怀,令其难忘;我们更憧憬着,携手共成长的明天,我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收获心灵的悸动。

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前期,经过学生和导师的双向自主选择、班主任调节、级部统筹,每个学生、每个家庭、每位导师已初步结缘。这种缘分意味着信任和交往,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促膝长谈,一个有针对性的建议,一本导师手册的记录见证,都将凝聚成深厚的师生情感、家校情谊,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成为经久留存的内心感恩。这种缘分更意味着责任与使命。

    111日,八年级学生成长导师制启动签约仪式在学校蔼然厅举行,八年级分管校长黄金松副校长寄语,就导师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相关要求进行说明。导师代表陈旭老师和学生代表八3班李雨萌同学及其家长包华女士为大家带来了音诗画表演,表达对于成长导师制的期待;导师代表王晓静老师宣读了成长导师制承诺书,并在现场,学生、老师和家长一起完成了签约仪式。一份承诺,一份期许,一种期待,一种信任,这份庄重的“仪式感”在三方心中积淀下厚重的力量。

 

 

八年级,承上启下,是理想信念和素养的孵化期,是价值观念和品格的奠基期,是心理状态和性格的形成期,是个人习惯和素养的养成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多种发展可能性。唯有学生、学校、家庭协调一致、合力互动,才能使每一个个体顺利平稳度过这一重要时期。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一棵树摇晃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每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不断的引导、激励唤醒。我们坚持每一个生命都重要,也坚信每一个生命都可以绽放精彩。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追求,因此在八年级推行成长导师制”。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指导作用,协同家长的引领作用,唤醒学生的成长需求,构建生命成长共同体,营造温暖人心的教育场域,以期形成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互信、同向的新型家校关系,和谐、温暖的新型亲子关系,携手为每一位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家长层面:集思广益,携手共进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学校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更需聆听家长意见,从而帮助我们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常外从家委会建设入手,推进家校沟通多样化,家长义工增值化,学生教育精细化,搭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连心桥,促使家长成为教育思想的学习者,孩子言行的示范者以及孩子成长的参与者,多渠道传递教育正能量,培育了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共生的教育环境。

10月18日下午3:30,我校在图文行政中心会议室2举行了“强家校合作力,建育人共同体”2018-2019学年家委会工作汇报交流会暨2019级家长委员会成立仪式。会议由学生发展处李娟主任主持,学校领导、各级部负责人及家长委员会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第一阶段伊始,与会人员通过短片《强家校合作力,建育人共同体》共同回顾了2018-2019学年常外家校合作的历程。通过短片,我们能够看到家校合作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立足于班级建设,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家委会的支持和鼓励。

2018 级15家委会代表吴宝琦同志针对家委职责代表八年级家委发表建议,希望家委在面对学生问题时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理性面对家校之间的沟通,把握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美时刻。

 

 

2018级17班家委会代表吴瑛同志和大家分享了《沟通·理解·合作》博进17班班级家委会的工作分享。如何利用社会这片沃土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作为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在自我完善中提升有效性,良好的社会实践是最好的选择并对17本学期的班级社会实践活动有的新的期待和计划。

 

 

会议第二阶段,八年级的家委们进行了交流讨论,级部分管校长、主任和年级组长参与并倾听了家委们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以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期望。尤其针对八年级学生亲子关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激烈而有效的讨论。

111日,八年级家长开放日,通过全方位开放八年级校园生活,让家长走进常外,深入了解常外的课堂教学,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充分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引导家长细致体察和感悟孩子的初中生活;进一步加强家校间的沟通联系,增进理解,默契配合,引领家长寻找适宜的方式陪伴孩子一起适应初中生活,健康成长。同时,通过开放日活动反馈的及时、全面收集,帮助学校各部门广泛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提升常外教育教学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办公室,楼道间,走廊上,我们总能看到辛勤的班主任们与家长们亲切的交流,全方位地沟通,使我们的级部教育更有新的想法,形成教育合力。

 

 

各班以“青春·责任·奋斗·共进”为关键词,在回顾中汲取力量,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在行动中追寻梦想,在展望中砥砺前行。家长参与其中,了解班级活动的开展情况,观察自己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有的家长在教室体验了体育节时学生的精彩项目“珠行万里”,便于家长更有感触地体会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所谓教育,就像是陪一个人经历一场与困难挑战的旅程,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是战友,为了同一个目标,肩并肩一起努力。在孩子成长的路上,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2019年常州中考成绩揭榜,以677分的高分顺利进入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的翟羽佳是常外的学生,成绩的背后她的家庭教育又有怎样的故事,家长如何协同学校一起助力孩子成长?111日,级部邀请了翟羽佳的父亲翟士清先生来校交流。

翟羽佳爸爸从幼小、小初、初高衔接,目标的设立,亲子沟通,家校合作四个方面带来了翟羽佳成长的故事,于孩子求学成长的路上希望家长们能够树立主人翁意识,陪伴、引领好孩子,尤其家长自己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学校同步,和老师一起成就孩子理想。

 

 

著名作家梁晓声曾对文化有这样的理解: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初中三年,翟羽佳同学很好的诠释了“文化人”这三个字的内涵。珍惜现有的生活条件,踏实努力的学习科学知识,尊重理解父母长辈的关心教育,控制住内心不合时宜的欲望,关爱需要更多帮助的人们,努力锻造自己的能力……这样优秀的内在气质注定与钟灵毓秀的家庭氛围分不开,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自身的修养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邀请优秀家庭教育的示范作用,能够引导众多家长见贤思齐。

     除了示范引领,实践也需理论提升和科学引领。重视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也往往有困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拓宽,我们的亲子交流,家庭教育也往往会遭遇瓶颈。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在重视的基础上我们又该如何协同学校共同促进孩子绽放生命华彩?常外与中营教育合作开设家长学校,通过前期的调查和专业知识的指导,111日下午邀请了中营教育首席培训师,中科院心理所,发展心理学研究生笑笑老师给八年级家长做了《积极教育的力量培育优势人格》的专题报告,给予家长们对初中阶段的亲子沟通以更过的思考和启发。

 

 

学校生命场,在生命场中孕育了由学生——导师——家长构成的共同体。在这个场域中,每一个角色都通过各种方式得到成长、收获欢喜。脚踏实地,我们坚定梦想追寻。仰望星空,我们期盼群星璀璨。大爱无痕,润物无声,学生的未来是我们不懈追求教育愿景的动力。祝愿每一位同学,用欢喜化解成长的焦虑,用养分浇灌成长的征程,努力成长为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八年级全体老师和家长定以向上的积极姿态,携手相伴、静心守望、期盼花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外国语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55号    电话:(0519)855578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