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赵敏芝家庭教育工作室展示暨中期评估在常州外国语学校会议室2进行,曹慧校长、黄金松副校长、黄芸书记、课教处姜庆军主任、学发处李娟主任、钟楼分校的朱锋萍副校长、学发张可主任及总校、分校的部分班主任参与了评估、观摩。李娟主任主持本次展评。
工作室领衔人赵敏芝老师以《“心理效应”的学习与实践——加强班主任教育中的专业性》为题,介绍了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的日常工作,围绕“心理效应”开展的学习、实践与探索;以及以“龙城卷起悦读风”为抓手开展的家长“悦”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亲子课堂、时间管理、认识自我等活动。
吴辰怡老师做了关于《善用心理效应,提升学生管理艺术》的分享,结合具体的教育案例,分析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禁果效应、晕轮效应、框架效应、超限效应这五种心理效应在指导学生教育上进行的实践探索。王静老师做了《谈霍桑效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交流,阐述了自己运用此效应,在辅导学生转而支持家长成长上的思考和实践。梅佳老师题为《南风效应的学习与实践》思考,则主要是讲的运用“心理效应”对家长的帮助实践。
来自钟楼实验学校的曹婕老师,分享了分校班主任们在赵敏芝老师的引领下,根据学校、家长实际情况开展的家长阅读分享的情况,展示了学校编制的《家庭礼育报》,让现场的班主任们获益匪浅。
与会领导对本次汇报进行了点评。
黄芸书记说:工作室活动的开展,就是希望在领衔人的带领下,班主任们能抱团发展,共建共享。将德育的研究基于日常,融于日常。工作室成员进行了系统化的理论学习,经过实践,能够提炼出适合自己工作教育的理论,是一次理论和实践的提升。期待成果更全面丰硕,能增加德育艺术的辐射影响能力,用以指导实践。
黄金松副校长说:这样的工作既丰富了教师对理论的认识、指挥手段,还引领了家庭教育的方向、方式、手段。他建议进一步增强针对性,让受益的孩子和家长更多一些;更多看到家长的感悟和反馈。
姜庆军主任说:活动丰富多样有成效,建议要更加聚焦,成果可以扩大化。
曹慧校长说:组建常外名班主任工作室,为老师们搭平台,主推年轻教师成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展评,于学校而言是一次零的突破。汇报中体现了学习与实践,干劲和热情的结合。曹校长还发表了两点期待:1.最好能以课题来引领,把零散的思考作为统一的行动。2.成果能够更加聚焦。
工作室的中期评估虽然告一段落,但成员们的研究和学习还在继续,班主任们将在赵敏芝老师的引领下继续进行教育探索,加强班主任教育中的专业性。
![]() ![]() |